听了于承祖的的问话,于小兵仔细地想了想,说:
“爷爷,你还记得我小时候上树摘酸刀子,胳膊让贴树皮给贴了吗?就是那天晚上我妈跟我说的那句话。”
“可是‘吃一堑,长一智’,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还是不太一样吧,爷爷?”于小兵又问道。
“去查查字典啊,看看有什么不同。爷爷累了,歇一会儿。”于承祖跟于小兵说了那么一堆话,加上今天于老太太的事,感觉自己真的是累了,所以他对于小兵说了这话。
说完,他就躺在了炕上,闭上了眼睛。(本文正版在云起书院)
“爷爷,那您好好睡一觉吧,我自己去查字典。”于小兵拉过一条平时炕上盖的小被子,给爷爷盖在身上,就下了地,上北炕,悄悄地拿起书包,找字典查去了。
于小兵掏出自己书包里的字典,看了看,觉得他这本小小的《新华字典》太小了,根本不能查出那么长的词语来。
于小兵抬头看了看姐姐的放在窗台上的一摞书本,就上到了北炕上。
他记得姐姐放暑假的时候,用自己攒了一年的零花钱,花了五块九毛钱,买了一本很厚的《成语字典》,天天捧着看。
爷爷有时候自己在家,也总是没事儿就拿去看。
可是他不到用来着急的时候,从来是不看字典的。
因为他觉得,凡是字典,都是用的时候才去查找的。
所以他就觉得姐姐假用功,净做些用不着的事,浪费时间。
今天听爷爷说话,似乎说了好多成语,他就想起了姐姐跟爷爷没事总看那本《成语字典》的事儿来了。
他走到火炕的北边,站在窗台边,低下头,查看着那一摞书本。
一下把最下面那本最厚的书拽了出来,低头再一看,正是那本《成语字典》!
于是,他就靠在了被垛上,查了起来。
他先找到了“B”,然后又按照顺序找“不”字开头的成语。
很快,他就找到了“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跟“吃一堑,长一智”这两个词语。
他仔细地看了看,明白了其中的区别。
只见“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的解释是这样的:不亲身经历某一件事,就不能增长对这件事的认识。也做“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而“吃一堑,长一智”的解释又是:堑:壕沟,比喻挫折。智:聪明,才智。经受一次挫折,就会长一分见识。用在总结经验,西区教训方面。
他又想了想妈妈为啥跟他说“吃一堑,长一智”这个词语,也想了想爷爷为啥跟他提起“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心里终于明白,这些都是妈妈跟爷爷为了让他增长见识,教育自己好好做人的话
看完了这两个词语的解释,于小兵就躺在了炕上,愣愣地望着天花板,想了半天。不但把词语的意思搞明白了,也明白了爷爷跟妈妈的良苦用心。
突然,他又想起了爷爷说的那句“生离死别”,觉得还是没能够明白这里的意思。
于是,他又坐了起来,拿过《成语字典》,翻找了起来。
找到这个词语,他就又很认真地看了下去。
生离死别:死别:永别。形容极难再见面或永久的离别。南朝.陈。徐陵《与杨仆射书》:“况吾生离死别,多历暄寒,孀室婴儿,何可言念。”[例]在战争年代,很多人都都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悲痛。
看完了这个解释,于小兵就想起来爷爷曾经给他讲过的,在解放前,跟爷爷的两个哥哥分别就再也没有相见的事情。那该就算是生离了吧?
这一次于奶奶的去世,就应该是死别了。
这两个分别,都是永远都见不着的意思。
可是,到底哪一个会是最痛苦难过的呢?
于奶奶不是至亲的人,所以她的去世,于小兵还没感觉到刺骨的痛苦,所以他还不能完全理解。
至于生离,长这么大,他只有跟大哥于兵有分别的经历,可是他觉得他跟大哥似乎不能算。
因为毕竟于兵只是去支援农村建设,还离的不是很远,至少每年过年的时候,还都能见到。
所以,对于生离,还是没感觉到有什么值得难过的。
想到这里,于兵摇了摇头。
“算了,不想了,等这个枝丫到了长出来的时候,可能就明白了。”于小兵心里想着,就又躺了下去。
十二月的东北,天黑的很快。
五点多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
家里除了于承祖和于小兵,一直没人回来。
一直到五点都过了,于红才领着于小红进了家门。
原来这一周于小红是下午上课,放学就四点了。
而且这一周于小红所在的小组值日,放学后要打扫教室。
可是,于小红才只有八岁,于红心疼妹妹太小,就每天放学去到于家小学,帮助妹妹值日。
打扫教室,需要把桌子摆好,椅子先搬起来,倒扣在桌子上。
教室都是用红砖铺的地面,为了防止起灰,还要用水桶打水,抬到教室后,把水弹到地上,再开始打扫。
打扫完了,还要把椅子重新放下来,塞到桌子下面。
擦黑板,扫走廊,还有分到班级的厕所蹲坑也要打扫。
通常每个小组也就十三四个孩子,所以没有大人的帮忙,他们就会做得很慢。
所以,一般下午放学的时候,低年级的孩子都会有家长来帮忙。
进了屋,于红就把自己和于小红把书包放在炕上,然后看了看爷爷,对于小兵小声问道:
“爷爷睡着了吗?今天他怎么样?”
“爷爷没事儿,不用担心。爸爸跟庞大爷去火葬场送于奶奶去了,妈妈在跟庞大娘收拾于奶奶的家,一会儿大概就该回来了。姐姐,咱两做饭去吧。”于小兵也小声说道。
“好吧,得赶紧做饭了,不然爷爷他们都饿了。”于红说。
“二丫儿,你自己先写作业,我跟你二哥做饭去。你悄悄地看着爷爷,有啥事叫我们两。”于红又对于小红说道。
“知道了,姐姐,你们去吧。”于小红答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