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其它 >>我的漫画师女孩 >>第171章 人情世故是一种很复杂的东西。

第171章 人情世故是一种很复杂的东西。

“知嬅,早点起床,今天去舅舅家拜年。” “知道啦知道啦,别催!” 方知嬅一脚蹬开被子,顶着乱糟糟的头发,面色不悦地坐起身。 “玉婵,我们今天也要去。” 吕依依已经穿戴整齐,化了淡妆。 “哦!” 闵玉婵淡淡应了一声,开始往身上套衣服。 对于方知嬅家的亲戚,她不太情愿去见。 她也不太理解,为什么要去见方知嬅娘家那边的人。 人情世故这东西,太复杂了。 方槐对于自己的小舅子,其实也没太深厚的感情。 但他是个重感情的人,方知嬅的妈妈生前曾对他说:“青盛这人,有点势力眼,但人不坏,没什么小心眼。平时还是多走动一下吧,要是遇上了困难,咱们能帮也就帮一下。” 这些话,方槐记了很多年。 苏松屹早早起了床,给鱼丸倒了水,又准备好了猫粮。 至于铲屎,还真不需要。 这只成了精的猫,自己会用马桶。 方知嬅的舅舅家离这里不太远,大概一个小时的车程,所以也算是走动比较频繁的亲戚。 苏松屹对方知嬅的舅舅苒青盛没什么好感,但也没什么恶感。 他能理解,自己对苒青盛只是一个外人。 苒青盛只有外甥女,没有外甥。 “怎么了?不开心啊。” 方知嬅伸手在苏松屹的眼前挥了挥。 “没……昨晚没睡好。” 苏松屹缓缓摇头,拿出手机看了看。 郑雨婷撤回了一条消息,他没看到。 至于撤回了什么,他没问。 不因好奇心去追问别人不愿意说的事,是他和朋友相处的准则。 “没事的,有我在,没有谁敢给你脸色。” 方知嬅看出了他之所想,握住了他的手。 她在说这话时,声音很轻,却透露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没事的。” 苏松屹看着窗外往后奔去的风景,满不在乎地摇了摇头,悄悄握紧了她的手掌。 方知嬅的手很软,带着淡淡地,让人心安的体温。 当一个人去一个不喜欢的地方,他会很迷恋沿途的风景,去喜欢的地方,则会嫌路太长。 “不吃就不吃,谁稀罕吖,我们回家了,爸爸天天给我们做龙虾吃!” “爸爸,快点起床,去给我买龙虾,我和弟弟要吃龙虾!” “闺女啊,现在是晚上十一点,我去哪给你买龙虾啊。” “呜呜,我不管,我就是要你去给买龙虾。都是你的错,你不带弟弟去走亲戚,弟弟就不会哭了!” …… 看着身旁女孩的侧面,苏松屹轻生呼喊道:“知嬅姐!” “嗯?” “我有点困,让我靠着睡一会儿。” 苏松屹戴上耳机,点开陈慧娴的《情意结》,倚靠在了方知嬅的身上,轻轻抱着她的胳膊。 方知嬅故作嫌弃地撇了撇嘴,任由他枕在自己肩上。 一个小时的时间过去得很快,吕依依停车熄火的时候,苏松屹都不想从车上下来。 他其实很想装睡,就赖在车上不下去。 “松屹?睡着了啊。” 方知嬅柔声询问道,冲方槐喊道:“爸……” 她正想说“让苏松屹在车上睡一会儿吧”的时候,苏松屹睁开了眼睛,下了车。 “以后早点睡啊,别老是熬夜。” 方知嬅挽着他的胳膊,傻乎乎地道。 “有些失眠了。” 苏松屹搪塞道。 “失眠了啊。” 方知嬅闻言,拿起手机打开百度,再搜索栏里输入“失眠了喝什么可以缓解。” “热牛奶……” 她低着头查了好一会儿的资料。 苏松屹只是随便撒了个谎,这胖丁就傻啦吧唧地在网上找了半天。 苒青盛在乡镇上自建了一个独栋小别墅。 看起来很有小资情调,车库里放着一辆白色的宝马5系。 在大门口坐在躺椅子上晒太阳,翘着二郎腿和几个亲戚聊天的中年人便是他了。 笔挺的西装和西裤,皮鞋擦得很亮。 一副成功人士的做派,只是领带选了粉色的,白衬衣也没有扎进去。 头发挑染得非常时髦,但脸上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皱纹。 苒青盛一边抽烟,一边说着自己当初创业有多么多么艰难和不容易。 坐在他旁边的中年大妈嗫嚅着,笑着点头,几次想要张口说话,但都被苒青盛呛了回去。 “青盛啊……” “哎呀,姑妈,别看我赚了多少多少钱,我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做的都是最脏最累的活。” 苒青盛摊着手,说得痛心疾首。 “能赚到钱就行了,职业是不分高低贵贱的。” 大妈笑呵呵地道,趁着他说话的间隙,正准备开口,苒青盛却是突然说道:“赚不到多少钱啊,我这车每个月都要还贷款,儿子还要上学,压力好大,我头发都愁白了啊。” 他一边说,一边指了指头上挑染的那一撮黄毛。 大妈微微一愣,心里有些急躁。 “青盛啊,你姑父他……” 苒青盛像是没听见,只是躺着长椅上,两眼无神地望着天空。 “唉,这都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啊。” “我要是能多上几年学,有了敲门砖,哪会碰那么多壁啊?” “现在在厂里上班,人家都得大专起步哩。” 苒青盛意有所指,姑妈闻言,苦笑了两声,不再说话了,只好起身黯然离开。 从她身边经过的时候,方知嬅侧目看向方槐。 “她老公喝酒误事,摔断了腿。治病得不少钱,来求你舅舅了,估摸着是想让他安排一个轻松点的差事。” “不过有点难,他老公嗜酒如命,而且好吃懒做,有这下场,也是自找的。” 方槐压低了声音。 方知嬅闻言,顿时恍然。 “姐夫,你来了啊。” 见方槐到来,苒青盛笑容满面地走了过来。 “今年的生意做得怎么样啊?肯定赚了大钱。” “没多少。” 方槐只是笑着摆了摆手。 “姐夫,你这车,不便宜吧?落地多少钱啊?” “舅舅,新年好!” 方知嬅不冷不热地打了招呼。 苏松屹和闵玉婵也挥了手,但出于某种默契,两人都没有出声,旋即相视一笑。 苒青盛忽略掉了方知嬅的问候,至于苏松屹,更是都没有正眼看过一眼。 他只是目光灼热地看着吕依依开来的S系奔驰,眼睛肿得跟兔子似的。 “这车不是我的,是我老婆的车。” 方槐淡淡地道,看向一旁的吕依依。 苒青盛这才把视线放在她身上,满脸堆着笑。 “姐,别在外面站着了,都进来坐吧!进来坐!” “家里来客人了啊,老婆,快去倒水。” 苒青盛朝着里屋吼了一嗓子,一脸谄媚。 “姐,你这车多少钱啊?” “公司的车,270多万吧。” 吕依依面色平静地道。 用公司的名义买车算作公司的固定资产,不会算在本人的名下,可以合理避税。 这其中的门道,苒青盛还是懂的。 一听吕依依有公司,他心里想要巴结的心思就更甚了。 “改天,我也搞一辆这车。” 苒青盛这话说得很随意,声音很大,但听来却有一丝不自信。 闵玉婵闻言,轻轻掩着嘴笑了起来。 “这车很好吗?” 方槐有些纳闷。 骑习惯了电动车,他对车其实没什么兴趣。 尽管以他的财力,全款买一辆奔驰S系也不在话下。 “那是,一分钱一分货啊,姐夫,我跟你说,姐买的这车,有档次!” 苒青盛竖起了大拇指,接下来一顿吹嘘。 “那座椅,那内饰,简直了。我之前试驾过。” “引擎声和车身稳定性那也是杠杠的。” 吕依依听他吹嘘了半天,面无表情地道:“其实也就那样,没你说的那么好。” 苒青盛脸上的笑容顿时僵硬,突然有些下不来台。 苏松屹侧过脸,忍不住想笑。 方知嬅低着头,用手捂住嘴。 “姐夫,姐,喝茶。” 一个约莫三十来岁的女人穿着睡衣和拖鞋走了出来,头发有些乱,应该是刚从床上起来。 这就是方知嬅的舅妈,陈怡,她用两个一次性塑料杯接了两杯温水,递到了方槐和吕依依面前。 “谢谢!” 吕依依道了谢,坐在了沙发上。 “松屹,过来,到妈这里坐。” 她将一旁站着的苏松屹拉到了自己的身旁坐下,很是自然地挽着他的胳膊。 她似有若无地在“妈”这个字眼上加了一丝重音,咬字格外清晰。 苏松屹有些好奇,只见吕依依看着他微微笑着,俏皮地打了个wink。 果然是玉婵姐的亲妈,这wink,母女俩简直是一脉相承。 苒青盛看着两人亲昵的关系,眼皮略微挑了挑,不动声色。 闵玉婵见状,凑到了方知嬅耳边。 “咱妈这是要给松屹撑场子呢。” “嗯,看得出来。” 方知嬅微微颔首。 虽然她一句话也没有说。 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松屹是我家的人,你们客气点,你们要是怠慢他,那就是在轻视我。 “你舅舅是做什么的?” 闵玉婵低声问道。 “养猪的,前几年猪肉行情很好,赚了不少钱。” 方知嬅淡淡地道。 “啊?养你的?” 闵玉婵眨巴着眼睛,掩着小嘴故作吃惊。 “滚!你才是猪!你全家都是猪!” “你为什么要骂你自己?” 闵玉婵非但不生气,反而笑得前俯后仰。 “我……” 方知嬅一时语塞。 “小伙子长得越来越帅了啊。今年高三吧,听你爸说,成绩也很好,可以啊。” 苒青盛也难得地对苏松屹热情了几分,以往他都不会主动提起关于苏松屹的事。 “我们家松屹保送北大了。” 方知嬅微微扬起脸,声音很平淡,但仍旧无法掩饰那一抹扬眉吐气的快感。 哼,让你看不起我家松屹,我家松屹可优秀着呢。 保送北大? 苒青盛瞪大了眼睛,心里猛然一惊。 他认识一个大老板,听他说起过他在北大的儿子,搞科研研发的,一个专利可是赚了一千多万呢。 乖乖,一千多万啊。 这得让他再养二十年猪! “来,吃点糖和瓜子。后厨正在做饭,很快就可以吃饭了。” 苒青盛脸上的笑容更甚了,指了指桌上的果盘和零食。 苏松屹看着,觉得他脸上的笑容特别假,像是用胶水粘上去似的。 “青盛!青盛啊!” 隔着大老远,都能听见老人的嗓门。 “四姨父今天怎么有空来这里啊?” 方槐有些纳闷。 在他的认知里,这个四姨父跟苒青盛感情并不是很好。 “唉,家族里那么多人,总会出两个奇葩亲戚的。在外面赚了点小钱,就三头两头地找上门。” 苒青盛掸去烟灰,见苏松屹望着玻璃烟灰缸出声,他还以为苏松屹不喜欢烟味,于是不动声色地将烟头按在了烟灰缸里。 “青盛啊,我家孙女今年要去上高中了,但是家里,实在是拿不出钱去供她上学了。” “能不能借点钱给我?我一定还!” 四姨夫说话直来直去,一身破旧的工装,带着绿色迷彩帽,手里拎着一篮子鸡蛋,脸上的皱纹将眼睛都挤成了一条缝。 苒青盛沉默了半晌,带着他去了院子里。 两人之间说了什么话,大家没太听清。 就在方知嬅和苏松屹都以为苒青盛会拒绝借钱的时候,老人顿时涕泗横流。 “谢谢你啊,谢谢!青盛。” 老人没有久留,放下一篮子鸡蛋就麻溜地出了门。 苒青盛有些黯然地回了沙发上,长舒了一口气,本来想摸出烟盒点上一根烟,但是突然又想起了什么,悻悻地作罢,抓起两颗果盘里的花生,剥开壳扔到了嘴里。 “借钱给他了?” 方槐也有些意外,按照苒青盛那铁公鸡的性子,借钱给亲戚还真是一件稀奇事。 更稀奇的,是他和这四姨夫的关系极差,老死不相往来的那种。 苒青盛沉默了好一会儿,又吃了好几颗花生,才慢悠悠地道:“我们爸妈走得早。” “我现在还记得,我上高中那会儿,凑不出报名费。” “四姨夫那年在外面包了两个工程,发家了。我找他借钱,” “他没给,然后我辍学了。” 苒青盛说着,眼眸黯然了下去。 “我当时,真的是很想去上学啊。” “99块钱的学费,过去了十几年,现在我都记得一清二楚。” “姐夫,你知道他当时搞了多少钱吗?我就不信了,他连99块钱都拿不出来。” “后来他赚了点小钱,飘了,跟别人去澳门玩赌马,被人做了笼子,赚的钱赔个精光,还欠了一屁股债。” 苒青盛说着,有些幸灾乐祸。 “唉,后来我四姨婆寻短见死了。” “这就是我觉得那老东西讨人嫌的原因。” “我四姨婆对我和我姐是真的好,我寻思着,不能让她孙女辍学打工吧?” “这年头不比以前了,没学历能干嘛啊。” “还不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我只能去养猪啊。” 苒青盛絮絮叨叨说了很多,目光游离不定,端起水杯喝了两口。 花生吃了太多,容易口渴。 方知嬅在一旁安静地听着,倒是对这个满身“小市民”特质的舅舅有了些许改观。 苏松屹也觉得很微妙,人情世故,真让人捉摸不透。 这或许是因为,人本身就是各种矛盾情感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