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亦容接下来的一周,便是反复地投简历、面试、等通知。
冯亦容大学念的是金融,因为分数不高,若想进入理想的大学,就得舍弃自己喜欢的专业——法律,而对于冯亦容来说,其实也说不上喜欢,只是在可以选择的范围里这是最不反感的一个专业了,她最喜欢的自然还是电影,可是毕竟还是没得选啊!学电影的人,怎么也要是半个艺术生出身,光是情怀照人可不够。
但学习是一回事,工作又是一回事,人生总是反复无常,总不能够将人一棍子打死,好比谈恋爱与结婚,世上还是那么多那么多地人,与之相爱的是一人,与之结婚的又是另一人。冯亦容就偏不爱金融,天生清高的气节,骄傲的心态,整天抱着浪漫情怀的幻想,慢悠悠的脚步拖着夕阳西下,最奢侈的时光都留着自己挥霍去了,这还要藏着天真的眼里哪里容得下金融圈子的心浮气躁?哪里契合得了他们的“金钱至上”?资本家也不至于将你压榨死,但总有办法将你整得心力交瘁,想想还是算了,脸一转,头一仰,谈谈罗曼蒂克也不错。
可浪漫是要付出代价的。
钱不一定能让人纸醉金迷,但是能让人填饱肚子,不去做金融,那就去老老实实地去做一个领死工资的小文员,交不起房租的时候不要哭天喊地;买菜的时候不要斤斤计较;买衣服的时候不要选打折季花掉几个小时找适合自己的码数;口红不要永远只有一个颜色用到完;下雨天的时候不要省下打的费提着伞踩着水走一两个公里到地铁站;肚子痛的时候也不要因为害怕被扣工资不敢请假而强忍着难受去上班……生活永远没有最残酷,只有更残酷,残酷到你没有权利说梦想的余地,残酷到你无路可退,残酷到只能死而后生。
跟生活死磕,吃苦受累的是自己。
或者说清高的人,在当今社会上立足是十分吃亏的,冯亦容一来不够圆滑,二来恃才傲物,更具叛逆精神,江湖上走,追名逐利的追名逐利,大都各扫门前雪,谁还有功夫去管个性?
其实冯亦容是尝试过金融工作的,在毕业没多久时,应聘的是一家私募基金与投资公司的总裁助理,岗位指定说要应届毕业生,培养新人。
当时正值毕业季,毕业生蜂拥出来找工作,除了喧闹的竞争,还有十分炎热的天气,当时的上海气温有42℃,走在路上感觉随时都有可能人间蒸发了,头脑发昏,全身疲软,近乎脱水的人是流不出汗,也流不出泪的,这时候你就会分外明白欲哭无泪是什么样的感觉。但是在空调房里面对着电脑筛选简历的HR可不管你路程有多远赶来,有多大几率可以入职,反正就是将你叫过来看看然后随意的问几个问题,反正大批待业者等着可以挑,冯亦容顶着无法直视的太阳,面对着无法考验的人心,在一次又一次的面试中开始迷茫:人是不是要应该懂得保全自己,给自己留退路?不能豁了出去的意气用事,本该可以避免的求职艰辛何来自讨苦吃?但是人,好像总要为点什么而活?
冯亦容面试总裁助理的时候根据邮件上发过来的地址,在静安寺附近兜兜转转找了很久很久,天热到快要爆炸热,她的内心也生出一股巨大的烦躁和愤恨来:这糟心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
大概是觉得这糟糕的不仅是天气,还有自己不可名状的际遇。
她似乎总是要被迷路困扰,不管是职业的路,还是回家的路,终归是前方的路。
但就越是在万分茫然的时刻,她就越想要极力突破困境,想要去一探究竟,看看前方是什么,这股狠劲,她总是时不时用在自己身上。
大海是遇风而起浪的,而且是风越狠,浪越高,冯亦容亦如此。
冯亦容当年去学车,一个教练同时带两个学员,冯亦容与另外一个女孩子同时在路上练习科目三,另外一个女孩子在训练场地练得熟能生巧,但到了路上便开始紧张,一路开一路惊慌失措,心跳随着车速只增不减,不仅自己吓坏了,坐在副驾座上的教练也差点被吓尿了裤子,以最高速度冒着生命危险踩下一次又一次的刹车,教练按捺不下心中怒火,展开教训模式:“为什么跟你讲老是不听呢?叫你踩刹车你踩油门?我冒着生命危险给你陪练你一次次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你那么着急上路干嘛?大好青春!”但女孩被越骂越慌,慌得一塌糊涂,手忙脚乱,近乎崩溃。
坐在后座的冯亦容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对教练与女孩深感同情,最后以换冯亦容开车上路来结束了这危险且无奈的一幕。
冯亦容在训练场地练习科目二时被一点点慢慢移动的倒车入库折磨得快要疯掉,但是到了路上反倒是镇定自若,如鱼得水,她越开越快,越开越平稳,心里越是畅快,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知道了自己适合高速行驶的路面和状态。
冯亦容喜欢挑战,喜欢高速,喜欢风险,喜欢激情,但挑战、高速、风险却不喜欢她,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藏着浪漫主义的诗意,诗意遮挡住了灵魂原始森林的野性。
(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重要事情说三遍了哈!给我投月票就告诉你冯亦容后来有没有去当总裁助理,告诉你冯亦容野性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