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冯亦容就一直在给金舆的一些副业写公众号文章,有时候一个星期两三篇,有时候一个星期一篇,冯亦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获得一笔不小的稿酬与提成,这让她在上海的生活有所保障。
她与金舆也一直保持着纯洁的朋友关系,偶尔在一起吃饭,谈天说地,也是什么都聊,只是金舆再也没让冯亦容喝过酒,也再没提过上床的事情。怎么做到的?人与人之间有相互吸引的能力,就有相互约束的能力,也许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契约精神吧,若是心照不宣的人,那何必再相见呢?他们相互朋友圈评论但却很少点赞,因为这是金舆教给她的:点赞的人多半是不愿付出的人。评论的人才真心愿意付出,因为他用心看过。他们的朋友圈都全部可见,他们相互调侃,说这是性情中人的标配。
与其说冯亦容是幸运的,倒不如说她是真实的,她在一步步靠近自己的内心,所以生活的面貌也逐渐呈现出她生命的质感。冯亦容是一个十分注重品质的人,精神与物质洁癖,与人交往喜欢用敏锐的双眼观察灵魂,在意对方的为人品质,内心本质。而在生活上,她处处追求品质,上海这座城市,终究还是适合她的,她总是在寻求微小之处见精致,她的衣服不多,但总是在材质和剪裁上要出色,最后落在她身上要与她相衬,气质与心情,总是要展现在精神面貌上的。都说每个女人的衣柜里面总会少一件衣服,她则不然,她能控制对衣服的欲望,化繁为简,但求自在,但她的首饰盒里还是总会缺少一件首饰,缺少一只耳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她的耳环总是会丢,她也总是丢了买,买了丢,她至始至终无法忘记,最初打耳洞时,给自己的那种痛,既然生活是要用来享受的,那么回报给自己的还是寄托在了疼痛的美丽上。对自己真的狠,才是真正用力活过吧。
她喜欢香水。她最爱男香,木质的味道稳重而踏实,例如爱马仕的《大地》,像一个成熟稳重的男人,给她最长情的保护,可以在她身体上的每一寸肌肤游走,深入内心,直至灵魂。还有罗意威的《事后清晨》,最开始是令她感到清新的清晨阳光与空气,洁白的被单上浅浅的爱人的呼吸,但从中调开始,檀香木与柏树直立向上的风中姿态令她着迷,渐渐地,到了后调,麝香与广藿香,重然一击,她感到脸红眩晕,将要醉倒之时突然袭来的温暖辛辣,她开始重拾自我,用男香的女子似乎就是在用男人的独特味道取悦自己。
还有皮革制品。她会沉迷在皮革的质感与色泽中难以自拔,她认为皮革虽已离开了细胞,但仍具有生命力,它们会通过空气中的水分与氧气,自己的气息与磁场,还有手的温度,从中获取养分,随着岁月,陪伴着自己一同老去,然后你再一遍一遍地从中看这皮革,色泽与质感则变幻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味道。皮革是醇厚而温暖的一类物品,冯亦容认为她越靠近它们,它们就越是能够懂得自己,它们终归是会有记忆的,记得她的伤与悲,记得她的喜与欢,记得她的爱与恨,到头来,她的性情也会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里,她追求品味,相信地球是圆的,在未来行走的路上,终究会遇见一个,懂得自己的品味且气味相投的人,如果没有,那就选择自己一个人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