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其它 >>无限硬币 >>第241章 荒唐闹剧
12 荒唐闹剧 这小子是乾圣帝不奇怪,从他敢公然逃课,对礼部破口大骂那一刻起,就注定他身份不简单。 朱莺会出现在这里不奇怪,这是她的人物卡世界,主神直接把我们扔在了即将开始演习的水军校场外——遇到朱常洛,接着碰上朱莺,这是必然发生的偶然。 大明尊贵的皇子皇女一个随从都不带就出门也不奇怪,从朱常洛那满嘴流油的吃相看,他的确是那种‘一拍脑袋就微服私访与民同乐’的人,至于朱莺么……从上一场的信息可知,她是武学奇才,一个练真龙九变的天命之女,需要随从护卫?到底是谁保护谁? 况且,这里是金陵。 奇怪的是,朱莺纵马冲了过来,闹得鸡飞狗跳人仰马翻,上来就对着朱常洛一顿鞭子,那些围观群众不仅没有破口大骂,反而拍手叫好。 “好!” “殿下好鞭法!” “小皇子往这儿躲!往这儿躲!” …… 我对这个蒸汽大明可能有些误解。 司空晦看着‘秦王绕柱走’的姐弟二人,心中想着一路上朱常洛给自己讲的一些事情,有了一丝明悟。 这事很简单,姐姐发现弟弟逃学,逮住就是一顿暴揍。 这事不简单,因为他们是皇族。 或许在私下里皇族的确有儿女亲情,私下里皇姐的确会教训皇弟,可这种场景,不该发生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是很离谱的事情。 为什么皇族要高高在上呢? 因为高贵是敬畏的基础。 为什么要让百姓敬畏? 因为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 失去了敬畏,便会生二心。 可其实纵观历史,许多开国之君并不会过于强调自己的权威,打天下时他们甚至与士兵同吃同住……他们在自己人眼里,父大于君。 反倒是传承几代之后,他们的后人玩起了不知则不可测那一套。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后人脑子很清醒,知道自己比不过先祖,有赫赫之功,赫赫之威,他们不是不想,而是……没那个能力。 强盛的王国一定有骄傲的人民,他们敢于在一定程度上平视领袖,这并非觊越,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豪与爱戴,是最高级别的家国凝聚力。 眼下的大明处于狂飙猛进的上升期,几代君主励精图治,锐意进取,而这里又是旧都金陵,天子脚下,贯通南北的内陆第一雄港,全民习武,男女之间的体能差距本就微弱,再加上工业革命的出现,生产技术飞跃,解放了大量男性劳动力,让他们得以拓疆海外,战死沙场,女性有了更多机会,也必须承担起生产者的责任,地位极大提高…… 一个国家战争不断不一定是坏事,这要取决于战争能否让所有人受益,因为究其根本,人类不讨厌战争,人类只是讨厌打败仗。 而在这一点,大明做得显然很好,强盛,与强盛所带来的开明,让它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封建王朝……欣欣向荣的时代变迁中,民族主义萌芽了。 几千年来,这片土地上只有君与臣,主与仆,贵族与平民宛如云泥之别,虽然现在也是如此,可一旦民族主义出现,它便将成为凌驾于封建等级之上的更大框架。 在这一框架下,会诞生一个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开天辟地的‘共识’。 ——我们是同族。 这,是平等的基石。 实际上在现实中,平等这一思潮的确是基于民族主义孕育的,可它没有发源自大明,而是别的地方,作为一种舶来品传入中土。 司空晦无从去推测如果历史发生改变,那些下一时代的思潮会以何种方式出现,又将导致怎样的结果,如果大明真的已经开始王权世俗化,那么…… 要知道,真实历史中,第一次民族主义兴起之后,紧随而来的便是法兰西大革命。 眼前这副荒唐的景象并未完全无法理解,司空晦觉得自己能脑补到这一切是从何开始的。 首先从围观群众的‘喝彩拱火’中可以得知,他们很清楚这两人的身份,这一幕也不是第一次出现。 ——事实上,一开始司空晦就觉得有些奇怪,朱常洛的身份一看就不简单,穆几说他不会武功,他看起来也不傻,怎么就这样大胆的和两个陌生人同行,这要万一遇到点什么危险…… 他不是‘不谨慎’,而是他心里很清楚,这里的人都认识他,若是有人敢对他不利……想想看吧,大明全民习武。 这种我们都知道你是皇子,但我们都假装不知道的奇怪关系,是怎么开始的? 皇家礼教之严,贵胄之血当然不可能结识这些市井小民,但以朱常洛的个性…… 他是逃学以后遛弯溜到了这里。 起初这些人未必知道他是皇子,便也寻常待之,一来二去便混熟了。 可纸始终包不住火,朱常洛第一次是怎么露馅的? 唔…… 兴许也是像现在这样,朱莺追到了这里? 闹市纵马,鸡飞狗跳,以大明今日之风气,必有人要站出来质问,指不定还一言不合动起了手。 总之,事情只要闹了起来,这两人的身份必然掩饰不住。 然后呢? 然后当然是跪倒一片,高呼恕罪。 可这两个人显然都不是那种会‘仗势欺人’的蠢货,挥挥手,就让什么都没发生过。 朱莺暴走朱常洛一顿,把他逮了回去。 再然后呢? 再然后朱常洛不再逃学来这儿了,这事情也就变成了一桩市井奇谭——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他只要仍旧逃学,仍旧来这儿,事情就会变得有趣起来。 这条巷子里的人要如何面对他? 高呼殿下,毕恭毕敬? 一开始当然是这样的。 可只要来得够多,情况又会发生变化,那种疏远与敬畏会慢慢淡化——并非消失了,而是被另一种情感所替代。 “张伯!您这筲箕借我用用!” 朱常洛像条泥鳅般在人群中攒动,他顺手夺过路边小贩的筲箕,便往身后挡去。 啪的一声响,朱莺的蟒鞭本已抽出,却又连忙收了回来。 她这是不想打坏人家的筲箕。 “小皇子往这儿躲!往这儿躲!” “当心呐!小皇子!” “哎哟,小皇子,您这可是该练练了!” 满身是泥的朱常洛在众人的提醒下,又躲过了几鞭,气得朱莺杏目含嗔: “你们到底帮谁啊!?” 龙女发怒,不仅没有震慑全场,反而引起轰然大笑。 司空晦看着这一幕,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一旁的穆几更是几乎呆住了,她也看出来这情况大有问题,可又琢磨不懂为什么: “他,他们就敢这么取笑公主?” “这些人不是一般人,”司空晦道,“你看到那个卖筲箕的老人家了吗?还有开炊饼摊这个。” 穆几循着司空晦的提示看去。 “残疾、旧伤……他们是退下来的士兵,”司空晦悠悠道,“两姐弟一个随从都没带,这不是正式场合,这里没有皇子与公主。” 司空晦看着哄笑拱火的人群,不是没有敬畏,也不是存心取笑。 这是家长,对子侄的宠溺。 …… 不会武功的朱常洛当然躲不过朱莺。 没一会儿工夫,他就在众人的喝彩声中被朱莺摁在了桌上。 接着喝彩声迅速淡去,这场闹剧似乎突然间便戛然而止,围观的人群都回到了自己本该在的位置,做着自己本该做的事情。 炊饼摊的老者迅速收拾了被朱常洛摸得满是油泥的桌子,小心的对着满脸寒霜的朱莺道:“还是老样子么?殿下。” “不了,今儿吃过了。” “是,殿下。” 他深深一颔首,躬身退去。 几乎也是同一时间,司空晦拽着穆几起身,站到了一旁。 不管刚才的闹剧有多么荒唐,但大明始终是高度集权的封建王朝,你得像围观的众人一样,有眼力见,你凭什么和皇子公主坐一桌? 朱莺端起了桌上的茶杯,浅抿一口,她目光直视,甚至都没有瞟一旁的司空和穆几一眼:“说吧,今儿又是为了什么?” “我早就跟你说过了,皇姐,我不想待在冠军院……” 啪!—— 朱莺猛的一拍桌子,这一次,巷子里安静了几分,看来龙女发怒不是没用,只是得分时候。 “我大明男儿怎能不习武!” “你大哥像你这么大时,已领兵在漠北冲杀,你看看你自己,成天待那破屋子里鼓捣那些奇淫巧技,没出息的东西!” 朱小皇子憋着嘴:“我觉得那挺有趣的,练武才没意思呢……” “讨打!” “别打别打!脸要打烂了姐姐!” 这声姐姐似乎是让朱莺心头一软,她放下鞭子,语气也温和了许多: “你若不想练武,也行,但这身体总得练练吧?听到方才人怎么说你的?——连个蟊贼都打不过。” “我就在金陵我能遇上什么蟊贼,就是遇上了,也有张伯保护我呢,你说是吧,张伯?” 他这最后一句话是对着另一侧卖筲箕的张伯说的,后者听到这话,抬头讪讪一笑,正要开口称是,马上又缩了回去。 因为朱莺正瞪着他。 “姐姐你这可没意思了,总吓唬人张伯,人家大小也是个小旗呢。” “我没工夫搁你这儿耍嘴皮子,”朱莺端起茶杯一饮而尽,站起身,“北边还有事,我得赶回去,你,给我马上回院里报道领罚,要是敢耍小聪明,看我回来怎么收拾你。” “好啦好啦知道啦皇姐——哦对了,你怎么知道我跑了的?明明没人看到,而且这么快就赶来了。” “自有人替我盯着你。” “是不是又是那姓阮的王八蛋!?皇姐你可不能信他!他肯定不是好人!” “他怎么个不是好人法了?” “他的脸又白又小!——所以就是他告的状对不对!” 朱莺没有理会他,骑上马走了。 自始至终,她都没有看过司空晦和穆几一眼。 本来司空晦还以为,这里会和她发生些互动什么的,但转念一想,堂堂大明大公主,凭什么搭理你?就凭你一看就是朱常洛的狐朋狗友? 这些下人的事情不必理会,要是谁敢把小皇子往歪路上带,哼。 与来时不同,她出去时是勒马缓行,两旁的人自觉让开了道路,低头颔首,而她则目不斜视,面无表情。 所以这位朱小皇子才是个荒唐的异类,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才会出现刚才那荒唐的一幕。 而对朱莺来说,她仍旧保持着高贵的距离,不为难他们,已是她能做到的最大默许。 朱常洛目送着朱莺离开,然后无奈的朝司空晦一摊手: “你看到咯?我得回去了。” “额……殿下,我……” “你近日会留在金陵吧?” 既然身份已被拆穿,朱常洛倒也没有故作扭捏——他要是在这时候说什么别叫殿下叫我小朱就行,司空晦会觉得他是真傻子。 “是,殿下。” “那便好,司空先生,可愿到我府上一坐?” “当然愿意。” 司空晦已经发现了,这小子对玉清宫格外感兴趣。 朱常洛当即招过了炊饼摊的一名帮工,让其领着两人去他府上,既然皇子在此,什么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当然不用操心,两人只管住下等他回来就行。 而朱常洛自己,则在另外几名‘街坊’的簇拥下,出了巷子,朝着冠军院的方向去了。 就在他们的身影消失在长街尽头的一刻。 任务提示出现了。 ------- “所以你们当时接到的任务是‘保护朱常洛’,司空晦让你马上去追他,而他自己则去找长公……” 古晟顿了顿,这个时候朱莺还不是长公主:“他去找朱莺报信,接着,朱常洛遇刺,而你及时赶到,把他给保了下来,你们由此成为了开阳公主府的门客。” 穆几点头:“是的,就是这样。” 古晟和蓝,是在五分钟前响应了她的召唤,但实际上,她召唤他们的时间,应该是一个月之前。 “那司空呢?”古晟问。 “在那里,”穆几指着窗外空无一人的街道,“那边拐角过去,就是当日我们遇上朱莺的巷子。” “我们的任务就是调查刺杀,对吧?” 穆几点头。 “你们查到多少东西了?” “目前只能确定,是罗刹人干的。” “北边的罗刹?” “是。” 古晟揉了揉太阳穴,信息量太大一时间有些消化不下。 改变历史引发的连锁反应是难以想象的,这个大明开局就灭了带清,又开了海禁,攒出工业革命,可始终不迁都江南,不是没有道理。 因为国门,的确在北边,那里的boss一个比一个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