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其它 >>仙农天下 >>第166章 天经地义
送温暖居然有人要跟仙师动刀子。 宋老大跪拜在地,闻讯而来的三个弟妹,也跟着跪在后面。 可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最小的小姑娘还被这里的气氛吓的哭泣,被一边的姐姐搂在怀里安慰。 周富贵就坐在院子中间的木墩上,没有管小孩子,他感觉这里面有事。 现在院子外面已经有不少人在围观,但都安静的不敢说话。 “说吧,谁来收你的米?” 宋老大回答干脆,“我家借了本村聂启才的钱,没有还清,前天他家来把家里的水米都拉走了。” “什么时候借的,借了多少钱” “快五年了,我父母生病没钱,看病请大夫时借的,借了多少记不得了。” 借了多少都不知道? 老宋老大也就不到二十,五年前就是十四五岁,父母病了,病急了乱投医,想着是花钱治病,可钱花了,人还没了。 借了多少自己不知道。 周富贵自己想的,应该是这种情况,但也不能确定。 “你还给聂启才家多少钱了?” “没有还钱。” “没还钱?那还的是什么?” “我家的八亩田。” “就这些吗?”刚才还说拉走你家的水米了。 “其他的…” 周富贵看宋老大说不上来,看他身后,大妹妹都有些急了。 “你说。” “我家兄妹三个,从五年前都去给他家干活,还有年前大哥给仙师干活分得农具,用我妹妹上山采蘑菇换的水米。” 看看最小的姑娘也就八九岁,都自己上山采蘑菇了。 那山是那么好上的吗? 周富贵胸中积攒着怒火,我就说吗,这里面一定有故事。 一个好故事。 “还清了吗?” “没有。” “你知道借了多少?” “我也不知道,那时候小不记得。”说到这,她眼泪都下来了。 她这样五年前有十岁吗? 两个大的是哥哥,两个小的是妹妹说到此处都哭了起来。 不记得了! 这钱就是还不清。 总有人记得吧。 周富贵回过头,对着院子外看热闹的几个汉子道:“你,去把金留根叫来,你去把聂启才叫来,要快。” 看看这四个穿的破衣烂衫的兄妹四人,还在早春,就只有单薄的一层,又加上营养不良,能过了去年的冬季,都是运气。 这里面也有周富贵的功劳,有一说一,要不是周富贵叫李大厨允许宋老大连吃带拿的,去年冬季说不得真的没一个两个的。 “起来吧,站在一边,等着。” “柳成回家把我去年冬天的衣袍拿四件过来。” 现在还有点凉,周富贵身体好没有事,可看他们穿着露肉装,太刺激眼睛。 仙师来宋家问借贷的事,不一会儿就在这个村庄传开了。 柳成回来时,金留根和聂启才,这也才刚刚到。 周富贵的衣服对他们来说都大,反正去年冬天的衣服今年冬季就不用想着能穿了,他的个头还在长,有一米七了,这些都要送给人。 先给宋家四人披上,都是普通布衣,也不厚。 这还是葛兰花加了一层布的,要是周富贵看来,一个单衫就可以过冬了。 金留根是老见的,聂启才昨天也见过,胖胖的,一付笑模样。 “仙师找我们?” “是的,老聂呀,听说宋家借你的钱了?” “借了,为宋家老弟看病借的。” “借了多少?” “仙师问这事?” “我就问问。”周富贵笑呵呵的道。 刚才还笑模样的聂启才,脸上的肉都收回去了,笑模样变成严肃面孔,仙师问话,回答还是不回答? 这是个问题? 聂启才犹豫着,周富贵没有急着去问,就在等着他回答。 这是个态度问题。 聂启才偷眼看着仙师,仙师笑着,看着他,压力不由得就从他心底产生。 可借钱还钱,天经地义,自己怕什么? “谷泉六十八个。” “有借据吗?” “没有。” “有人可以作证吗?” “没有。” “金老哥,你知道吗?” 金留根哪里知道借了多少钱,就只是知道宋家借了聂家钱看病了。 别看当年金家是仙师家,可金师叔祖没有法力,在气势上就没有底气,自然是不能完全压制住聂家。 除了金家自己的事,还有对上丙组的事,原来村民的事情,还是聂家说了算。 可金留根一直没有跟周富贵交这个底,这不是显得金家在村里管不了事情吗! 可现在他要怎么回答? “知道借了钱,具体怎么情况不是清楚。” 金留根还想要面子,可看周富贵今天的意思,好像有些不对,他果断的忍怂。 “聂老哥,宋家还你多少钱了?” “没还多少?” “还了多少?” “真没还多少,就不到二十个谷泉。” “还剩下多少?” 不是周富贵不识数,村里这些地主老财们借贷,不可能没有利息。 咱可是借过房贷的人。 还剩下多少,这个问题,是个秘密,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要说出来,会有什么结果呢? “好多年了,老了记不住了。”聂启才拍了拍他的大肥脑袋。 “宋家还了你多少钱?” “这…。” “这也记不住了?” 你想拖,老子可要今天就有一个结果,要不满村的老少爷们都看着呢!以后本仙师的话说出去,谁还听。 “他家也没有什么钱,没还多少。” “我家的八亩地,你们都收走了,这还没还吗?”宋老大道。 地是命呀! “地是我收走了,这还不够。”聂启才说到这里,一脸的贪婪模样。 “聂启才,现在宋家还欠你多少钱?” “不记得。”聂启才梗着脖子道。 好。 “金老哥,宋家的八亩田,值多少钱?” “他家有三亩好田,五亩差田,可以卖谷泉一百一十四个。” 这八亩田他金家也早就看在眼里,可没有来得及下手,就被聂家收走,这田地的情况他比宋家这四个孩子还清楚。 “聂启才,宋家的人这些年是不是给你干活了?” “我还管他们的饭了。” “给你们吃的什么饭?”周富贵问宋家人。 就你那贪婪模样,不用想就知道。 “就是喂猪吃的糠皮饭。”宋老大道。 “三个人,就算一个半工,五年,工钱没有三十个谷泉?” “没有,看他们的干瘦样子,没一个工顶用。” “去年分给他家的新农具和换水米,也是你收走了吧。” 周富贵一步一步紧逼,聂启才总于控制不住自己。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不还钱就收东西。” 好个天经地义。 老子就给你来个天经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