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其它 >>重生之传奇农夫 >>第672章 认同
对于宋志卿,宋山是寄予最大的厚望的,第一,宋志卿值得信任,作为丰盛农业建立以来,原来级别的技术人员。 如今还是冬小麦研究团队的负责人。 不管是技术,还是能力,或者是对丰盛农业的归属心,那都是最好的。 虽然年轻一点,能力有些不足,经验也可能会差一点,的确不如那些老油田那般的老练,很多事情都掌控不了,但是这都不算是什么。 因为能力可以培养,经验是可以积累。 可信任是很宝贵的。 丰盛农业技术部总监,这个位置,非他莫属,要是换了一个人,宋山还不放心呢。 另外丰盛农业科技研究院是丰盛农业发展的根基,他平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管理这方面,所以必须有人辅助他管理,而管理研究员的这个人,未必是技术最好的,但是必须是宋山最信任的。 宋志卿就是宋山最信任的技术人员。 “志卿,你我都年轻,都允许犯错,而且我们都有能力为我们犯下的错误买单,所以不管怎么样,都不能灰心,不要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我们都要坚信自己的是最好的!”宋山给他灌了几碗鸡汤,来自未来的他,在那个网络信息大爆发的时代,这些小鸡汤都不用经过脑子就能说出来。 不过宋志卿倒是感动的一塌糊涂,他把宋山视为伯乐,更让他感觉羞愧:“院长,你信任我,我也不能让你失望,日后我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院的!” “也不用太在意,技术不能丢掉,至于平日的管理,不能给他们太大的压力,技术人员思维不能固话的,得给他们空间!”宋山笑了笑:“你做好后勤工作就行了,让他们生活无忧,他们才可以全身心的投入研究之中,如果你不擅长这方面,可以多让人事资源部给你招聘几个助理,不要事事亲力亲为,我们还是要记住,我们是一个农业科研者!” 科研的人,都讲究一个灵感,有灵感的时候,研究一个项目,很是顺利,要是没有灵感,就会处处碰壁。 所以宋山特别注重自由感,因为他自己也是一个专于农业科研发展的人。 “是!”宋志卿深以为然的点头。 “至于考察团队的事情,你们科技院要做好接待工作,来的人都是技术大拿,这时候不取经,什么时候去取经啊!” 宋山嘱咐:“任何一个来自工程院的院士,都是我们华国最宝贵的财富,在农业这个行业上,能成为工程院院士的人,屈指可数,你们不要错过这一次请教的机会!” “我明白了!” 宋志卿笑了起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了宋山这么久,他自然知道,该如何在技术上取经,无所不用其极,脸可以不要,技术必须请教。 ………………………………………… 对于丰盛农业西北稻项目的考察团队来的很迅速,第二天就驾临丰盛了,一行有数十人,其中有五个是来自华国农业科技院的技术人员。 以两大院士,闵老和苏老为首,还有三个也是教授专家级别的农业科研人,单单是这五个人的威力,都能媲美一座省级农业科研院了。 丰盛这边,自然是隆重接待了。 宋山暂时不出面,那么为了表示尊重,首席执行官卫安晴必须要从燕京赶回来了,卫安晴在燕京本来还在处理丰盛绿化融资的事情,不过这件事情,相对而言更加的眼中。 所以他提前一日就赶回来了。 以卫安晴为首,副总黄岳等人,加上丰盛农业科技研究院的十余技术骨干,组成了丰盛农业招待队伍,热情的招待了考察团队。 宋山一直没有露面。 除了避嫌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在那一群农业专家门前,他怕自己暴露的太多了,毕竟这可是两个院士级别的巨擘,火眼金睛之下,说不定能看透他的底线。 所以他还是躲一躲风头好。 虽然他不出面,但是丰盛拿出了这么庞大的阵容,也算是对得起来考察的人了,而且这一次的考察进行的还算是顺利,足足维持了足足两日的时间。 项目考察接近尾声,接下来的时间,在丰盛农业科技研究院的死缠烂打之下,华国农业科技院的团队去和丰盛农业科技研究院交流起来了。 同为农业科研人,自然是有共同的话题的。 而作为这个考察团队的负责人,来自农业部的许老,名为许渡江,已经年过六十五了,出生的时候还在打仗,他的父亲正在进行一场渡江战役,为了纪念胜利,就起名字为渡江了,他算是根苗正红的红色世家子弟。 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许老的精神头还是挺好的,他在部里面有些佛系,对于这一次考察项目也是很上心。 许老老家也是西北的,从西北走出去的人。 他对于西北这一块土地,太熟悉了。 西北种植小麦,那是没问题,但是种植水稻,他十分怀疑,不过既然丰盛提出了西北稻的种植,他还是比较相信丰盛了,他只需要知道最终的技术考察,是不是有可行性,就足够了,而技术的事情,交给专家去考察。 相对而言,许老更加注重的是丰盛村的这种发展。 这些天,他算是走遍了丰盛的每一寸土地,河岸边,农田,蔬菜园,草莓园,果树园,南北水渠,还有平安寨的旅游景区。 丰盛这个农村模式的发展,让他很有想法。 如今经济全面复苏的时候,华国的注意力,不仅仅放在城市的发展,对于乡镇农村的发展,也很有的计划性。 华国最多的是农民,农民工如今已经占据城市建设的主流了,但是农村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气色。 新农村的口号,叫出来不知道多少年,可发展性却不是很强。 这些年,其实农村发展,也是有一些的榜样出现的,江南的华西村,滕头村,江东的花园村,燕京的韩村河村,滇南的福保村…… 这些都是新农村发展的榜样。 但是大多都是发展经济而形成的新农村,或许有借鉴的地方,但是很难普及,反而是丰盛,以农业为根本,形成的一个新农村发展。 这样的发展方向,适应全国大部分的一些农村。 不说走向富贵,但是如果农业能让农民奔小康,这就是迈进的一大步的发展。 “小宫,你怎么看丰盛?”许老心中有了一些感觉,但是他倒是更加在意的考察团队之中,宫一山的想法。 “许老,我也不知该怎么评价!” 宫一山很谦虚。 “你主要说说,丰盛这村子的发展,有没有借鉴的可能!”许老微笑的说道。 “有!” 宫一山道:“农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一番!” “我知道,如今丰盛有今时今日,那是因为宋家的宋山,你和这人,挺熟悉了吧!”许老若有所指的说道。 这一次付老板让自己带队,倒不是对宫一山不信任,更多的是让宫一山避嫌。 “算是吧!” 宫一山点头:“此人特别有能力!” “我对丰盛的发展,很感兴趣,你让他们写一份的报告上来,新农村的发展,就要借鉴各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农村的经验!” 许老想了想,说道。 “好!” 宫一山点头。 …………………… 又过了两天的时间,考察团队对于西北稻的项目已经考察差不多结束了,特别是技术方面,两个院士亲自和项目技术负责人韩年交流起来了。 从一开始的怀疑,到最后被这些试验田,还有那些试验数据,一步步的征服了。 在农家乐招待的山村田园风格的小别墅里面。 许老他们自己开了一个碰头会,先自己把考察结果给确定一下。 “闵老,在技术这方面,我们比较相信你,你先来说说吧!” 许老的目光看着一个老者。 闵老,闵院士。 闵老其实是善于研究海水稻,而且在这方面小有进展。 在农业科研界,他不仅仅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前辈,还是一个先行者,他当年做研究的时候,条件不知道多差,但是依旧坚持下去了,海水稻能取得一定的突破,他功不可没。 这一次下来考察西北稻的项目,他也是充满了好奇了。 宋山,如今可不是默默无闻的少年,在农业科研界,算是一个后起之秀,但是他的名声却不弱,特别是在树木种植方面,已经是的专家巨擘级别了。 如今放眼全球,沙漠化的情况也逐渐的严重,可这时候宋山研究出沙漠树,先是在澳洲,然后是在埃及,先后都已经确定了,沙漠树的种植是成功了。 单单是这一点,已经能让他受到农业科研界的重视了。 这是一个人才。 当然,目前来说,如果他们选择太过于抬举宋山,反而是对他的一个伤害,毕竟宋山的年纪太小了,容易被人妒忌,而且小时了了,大时未必佳,所以很多人默契的把他压一压,但很多人都知道,以宋山如今的年纪,已经闯出了如今的成就,日后在农业科研界,绝对不是默默无闻之辈,甚至在未来的华国工程院的院士,也有他一席之地。 只是很多人可能都没想到是,宋山才在树木种植上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居然在水稻上也发展起来了。 想要压,也压不下去的感觉。 丰盛先后进行粤东稻,新一稻的研究。 粤东稻,也就是昔日的零七水稻项目,虽然成功了,但是更多的功劳是来自昔日粤东农业科技研究院,他们已经拿走了九十九步了,只是最后一步失败了,然后让宋山和华振邦两个人捡了便宜。 所以粤东稻虽然成功的增加的亩产,但是却并不能算是丰盛的科研成果。 至于新一稻,非常可惜,突然被叫停了,因为牵涉转基因技术,目前国际上对遇转基因的技术,都有些不敢定性,华国也不敢冒险。 而新一稻才刚刚消停下来,突然杀出一个西北稻,让很多人都是措手不及了,这丰盛农业的科研力量,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之中。 这一次考察,闵老是抱着很大的希望而来的,而丰盛农业,也没有让他失望,他亲自在考察基地,不仅仅是丰盛村,还有周围几个考察基地,包括江兵农场的试验田基地,他都亲自去考察过了。 西北稻的项目,说老实话,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如果西北能普种这种水稻,绝对能解决西北粮食问题。 “西北稻,在技术上有些天马行空,但是不可否认,他们落实的很到位,说老实话,西北这样的土地,不管是阳光,气候,温度,湿度,还有土壤成分,都是不合适种植水稻的,只是很少的一些地方能种植一些水稻,一年也就是一季,产量少的可怜!” 闵老铺垫了一番之后,才开口:“如果你问我的立场,我支持他们,他们所做的努力,他们技术团队的斗志,我都认可,丰盛农业科技研究院,那是一个擅长于创造奇迹的地方!” “苏老呢?” 许老闻言,心中倒是没有多少意外,毕竟自己都能改变立场,闵老他们这些单纯的技术人,更多的是看技术不看人,如果西北稻当真是有可行性,他们支持也很正常,不过他还是谨慎,在一次询问了旁边的另外一位老者。 “我同意老闵的观点!” 苏老显得年轻一点点,也是院士级别,但是主攻研究并不是水稻,这一次他下来,更多的是协助闵老的。 不过丰盛农业科技研究院,倒是给了他一些刮目相看的感觉。 他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水稻种植的技术方面,闵老比我更加精通,我就不说了,我就从其他方面,分析一下丰盛在西北稻上的信心吧!” 他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我这几天看过丰盛农业科技研究院的不少研究项目,在农产品上,其实水稻并不是他们研究的主题,他们在冬小麦上的技术攻克更加好,在小麦上的种植技术提升也是不错,按道理来说,西北更容易种植小麦,但是他们最后选择了在西北这样的土地上,种植稻谷。 西北稻,以西北为名的稻谷,在西北的土壤上种植,他们得耗费多少精力,多少科研力量,才把种苗和种植方法给研制出来了,花费了这么多人力物力,我相信他们是有信心能把这个项目做好了,毕竟丰盛农业不是慈善机构,说到底,他们只是一个企业,企业就要盈利,浪费自己的人力物力,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们不会做这样的傻事!” 苏老认可西北稻,更多是认同丰盛农业科技研究院的科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