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其它 >>追牦牛的人 >>第155章 吴辰也有烦心事

第155章 吴辰也有烦心事

古人说“成家立业”,现在的林力,至少已经基本“成家”了,“立业”也初具雏形。 他返回查古后的一段日子里,除了每日沉浸在爱情的滋润里,还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进步,看来,“福无双降”未必真实。 贡嘎鸡场与续霍村牛场运行已渐入正轨,牛场已实现稳定带动就业8人,月均工资2500元,县城牛肉销售店的2名营业人员工资更是高达5000元,几户务工群众总能喜笑颜开,逢人便说,“党的政策好,村里达瓦书记好,我们一定好好干,跟着党走,就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至于鸡场,尼玛查果已能熟练掌握鸡苗及成年鸡各个环节的饲养要点了,产蛋率也稳定保持在50%左右,百余只产蛋鸡的成功试运营,让安心有了做大做强藏鸡产业的决心,他同林力讲,“成活率起来了,产蛋率也不低,为什么不做大做强呢?” 林力表示认可,但同时不免担忧,“试点虽然不错,但毕竟数量有限,别的不说,少量鸡粪可以还田,如果大面积推广,环保怕是过不了关。” 这一点,鸡场与牛场区别很大,因为牛粪在雪区是作为燃料的一种而长期存在的,群众在冬季往往需要采购牛粪取暖,鸡粪则不然。 “我们先以500只为限,环保应该问题不大,如果满负荷运作,当产蛋鸡达到400多只时,每天200余枚蛋,按照每枚2元算,也有近500元的收入,淘汰鸡还可以销售给县里的机关食堂,应该是可行的。” “2块钱,能卖的到吗?” “差不多,藏鸡蛋比普通鸡蛋贵。” “这个我知道。” 然而,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根据组织安排,书记刘强去县里已经定了,安心慌慌张张,“书记,你要是走了,我们的鸡还养的成吗?” 放心,据我所知,我应该是去农牧局,新书记很可能是乡长。 安心瞬间安心,“您要真去了农牧部门,我们养鸡可就放开手脚干了!” 8月初,刘强按期报道,也真的被任命为县农牧局局长,乡长同样顺利接过了书记的“接力棒”,一切并无太大波折,与此同时,一向沉稳的吴辰也接到了是否去县里上班的“征询意见函”。 那日,夕阳微偏,烈日当头,吴辰少有的纠结。 “上次唐超忠不是说让你去县里吗?怎么没下文了?”他在院中踱步,正巧遇到林力,便问。 “他说的单位不怎么想去,然后就没然后了。” “唉,我也不怎么想去,但又不能一辈子待在乡里。” “嗯,反正我是无所谓,这事得看自己怎么理解了。” 二人也不嫌阳光炽烈,索性沿乡政府门前的道路徐徐而行。 “最主要的,我已经在乡里待了三年多了,你懂的。” 林力似懂非懂,却也听出了话外音,“那你去县里一样可以解决待遇啊。” “想啥呢,去新单位至少不得干个两三年,刚去就解决待遇,你见过这种好事?何况现在只是借调,编制还在乡里。” 林力故作深沉,“确实很纠结。” “你要想去县里得抓紧,有些事宜早不宜迟。” 吴辰的话提醒了林力,作为一名公职人员,虽然明知“当官”无望,待遇却是想要享受的,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二人走出很远,道路两旁绿油油的青稞在微风的轻拂下翩翩起舞,日头虽晒,却不热,不远处若干支流汇聚而成的河流发出哗啦哗啦的水声,像极了天籁之音。 “要不干脆别去了,现在乡里人手本来就少,坚持一年,先把待遇解决了,比啥都实在。” 吴辰没有反驳,只是示意林力折返。 “就怕待在乡里也晋升无望,那就亏大了。” “安心就是例子嘛,怕啥。” “不一样,他是大家公认的,我嘛……” 林力不便妄下结论,作为行政干部,职业生涯的晋升制约因素实在太多,就算如何小心翼翼,也不见得一定会有好结果。 但吴辰的今天不正是林力的明天吗? 林力不敢想,因为他风风火火疯疯癫癫的工作作风及态度,不知已得罪了多少领导、同事。 他们返回乡政府时,安心正安安静静地值班,两只硕大的耳机让他沉浸在不知名的音乐里,“喂,安乡长,值班好好值,干啥呢!”林力喊。 安心摘下耳机,歪着脖子,“吓老子一跳,中午让值班人员回去休息了,我在这待会儿,话说你们俩不值班瞎晃悠啥呢!” “天机不可泄露。”不等吴辰开口,林力率先发话。 “切,还天机,要说吴辰有机密我还信,你有个毛的秘密。” “瞧不起人是吧?” 吴辰礼貌性地笑,“那你好好值班吧,我们回去了。” 安心又戴上了他的耳机,一点不像领导干部该有的严肃作风。 他的一头几天不曾洗的秀发,更是一撮一撮地黏在一起,十足的中年油腻大叔。 回到宿舍,吴辰的话让林力陷入沉思,是的,没有人会一辈子待在同一个乡里,既然需要在不同岗位历练,自然是越早越好。 这样的例子,不光在查古,雪区的所有地方均比比皆是,实在无需举例。 “好像上次超忠说的就是农牧局,正好是老领导,可以试试。”他忽然开窍,且马上拨通了唐超忠的电话。 “农牧局是要人吧?” “之前是这么说的。” “我说现在。” “现在还不清楚,得问问。” “没有人去吧?” “好像没有。” “那还问锤子,书记去当局长了,应该不会不近人情吧?” 挂断电话,林力开始构思如何巧妙地表达所思所想,但他明白,自己需要改变的东西很多,至于是否能被县直部门接纳,除了老领导的“特殊关怀”,最大的“阻碍”还是组织部门的“允诺”了。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凡事都是有化解之法的,在真正的破解之道明确前,心如止水稍安勿躁当是上上之选、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