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体育 >>羽人为善 >>第十五章 宝剑赠英雄
6点半的闹钟一响,秦越睁开眼睛,回味着昨天的梦。 是羽毛球的抓拍和花式转拍的练习。。 秦越转动着手指,感觉不到变化,要是有把拍子就好了。 快速的冲向厕所,洗漱完,喝了杯凉开水,秦越就出门了。 清晨的花坛里,五色梅格外娇艳,顶楼不知哪家的月季开满了半个园子,红红的像极了朝霞。 白花花的茉莉,说着温馨的情话,探出可爱的小脑袋东张西望。 小巧的红胁绣眼鸟和蜜蜂比勤劳,筑着精致的巢。 今天的球场,依然是两个乒乓台有人打,光头张帅和秦越打着招呼,钱姐和赵姐边切磋边开心的大笑。 意外的是刘伯通和儿子已经在球场了,在拉伸腿脚。 看到秦越到了,让他也活动一下。 刘伯通又教了一组拉伸动作,可以让全身各部分肌肉和筋膜打开,进入运动状态。 “运动前的拉伸非常重要,可以避免马上进行的剧烈运动对肌肉造成损伤。”刘伯通解释道,“平时的剧烈运动前都要先拉伸,一定不能偷懒。” 顺手递给秦越一把9成新的拍子,对称的黄黑漆分布两边。 拍框的顶部和底部遥相呼应明亮的红色漆,略方的拍头穿着黄色球线。 牌子不重,但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 一半红一半黑色的球杆,手柄的位置是黑色的手胶,和球杆的下半部非常契合。 手胶上YY的LOGO非常醒目。 “这是李宗伟曾用过很喜爱的一个型号,球头较重,适合杀球,”刘伯通恋恋不舍的看着这把球拍,“你的爆发力强,力量大,目前用这款比较适合。我送给你了。” “这怎么行,”秦越非常感动,不知道说什么话好了。 “不要矫情,这也是我一个学生送给我的,打过几次,对力量的要求比较高,我很少用。” 刘伯通边转动拍子边说,“磅数先不要拉太高,25磅就可以了。” “磅数?”秦越疑惑道。 “奥,这个是拍线的一种参数,”刘伯通明白遇到的是一个真正的菜鸟,“是指拍线弹性的一个指标。” “这么说吧,我们平时打球的控制力是由三部分力量合成的,”刘伯通耐心的解释着,基础知识很重要,对以后能力的提高比较重要,不能马虎。“一是我们身体的力量。 第二是球拍弹性带来的力量。 还有就是球线紧绷带来的弹力。 我们所说的拉多少磅的线指的就是拉线的参数。 25磅以下称为中低磅,这个磅数,拍线弹性带来的力量会起到不小的作用,但也会因为线的缓冲导致力量产生损失,产生滞留感。 25-27磅,称为中高磅,在这个磅数下,拍面较硬,拍线的弹性急剧下降。后场球会感到无力,但是控球会更精准。 28磅和以上,称为高磅,高磅使拍线的弹性降低,但这样能保证球员用多少力就有多少效果,尤其是小球的处理方面,非常给力。 但是,要打高磅不容易,首先要有力量,要有爆发力和手腕的控制力,高磅要求控制能力强,力和方向的改变很明显。 手腕需要微妙的变化,如果不能适应,球路就无法控制,还容易伤手腕。 “在你的腕力和臂力等综合力量没有上去之前,一定不要拉高磅,否则很容易受伤。” 秦越轻轻握着球拍,手腕熟练的转了几下,顺手来了个花式转拍。 刘伯通不禁大叫起来,“你会了,怎么可能。” 一边让秦越再来一次,秦越莫名的连续做了三次,还说:“不是这样吗?” 刘风也赶忙来了一下,当,又掉地上了。 “你昨天回去练了多久?”刘伯通还是很激动,“用什么练的。” “没练呀,我没拍子的嘛。”秦越当然不敢说在梦里练的,这也没人信呀。 “老天,你不会是天才吧。”刘伯通抓着秦越的手,“衔接的时候要这样,大拇指和中指的发力比例要注意,大拇指主要发力,中指为轴,轻带过去。” “不错,其他地方都很到位,再改进一下我说的地方。”刘伯通看的出来还很兴奋,当然他没敢说自己花了接近两个月才练成的这招,而且当时还没秦越如此的熟练。 看到秦越的握拍也非常标准,不觉狠狠的批评着儿子,“那么大个脑袋,用点脑子嘛,看看秦越进步那么大。” 刘风摇摇大脑袋,不敢说话,心里暗自腹诽秦越运动的天分。 今天刘伯通教的是挥拍的姿势,从举拍到引拍再到导拍,发力击球。 因为怕他们的基础太差,接受不了太多,就只教了高远球的挥拍,并且通过分解动作进行练习。 同时点出了拍面在各个阶段的角度,身体转动的配合,小臂内旋发力的要点。 秦越和刘风一遍遍的重复着看似简单的动作,刘伯通不断的纠正他们做的不对的地方。 一个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刘伯通看着两个弟子像模像样的挥拍,鼓励道:“不错,回去要抽时间继续巩固一下,明天继续练挥拍,基本功一定要打好。” 然后又教了一组运动完放松的训练姿势,就解散了。 回到家的秦越,爱不释手的把玩着拍子,越玩越高兴,眼看着时间不多了,才匆匆煎了个手抓饼全套,喝了一杯牛奶。 然后把拍子放在卧室库里画报的旁边,心想,“我就是羽球届冉冉升起的库里呀。” 坐在办公室桌子旁,秦越的兴奋还未褪去。好奇的打开网站查了一下这款拍子的情况。 致密性纳米碳素拍框、音频滤清器,搞不懂的一定是高大上。 超高弹性碳素拍杆,有种高级钓鱼竿的光环呢。 翻到价格那栏。 不禁差点叫起来,老天,接近2000元了。 心里不觉对刘老又多了一分好感。 毕竟,没有几次的见面让人能够如此的奉献,除开刘老心内对秦越的私心。 他的倾囊相授也是不争的事实。 人们总是抱怨朋友或亲戚对自己的支持和理解不够。而总是不看自己做过什么。 付出和回报永远很难是一个等式。 即使有,也不能替代感情的真实。 秦越心里计划着,那么重的礼,该如何回报一下。 要不请刘伯通一家和夏姐一家一起吃个饭? 当然是自己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