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武侠 >>草芥江湖 >>第四百零六章 谢晨叛国,京城沦陷

第四百零六章 谢晨叛国,京城沦陷

翌日。 午时过后。 魏宋派人去查看了一下天琴关的情况。 回来的探子报告魏宋,天琴关已城门大开。 当下,乌寰便说道:“既然天琴关如谢晨所说打开了城门,洪丞相、魏将军,就劳烦你们带兵过去一趟。” 洪信之恭恭敬敬的说道:“老臣遵旨。” 洪信之带着三千多人打头阵,率先往天琴关而去。 而魏宋则带着将近二十万大军紧随其后。 洪信之带着军队在前方行军,缺不时地向后望,他担心魏宋没有跟上来,之前跟谢晨说好的大军,若是只有自己着三千多人,谢晨断然不会投降褚国,更不会帮着褚国去攻打安国。 洪信之收到后方士兵的传话,得知魏宋就跟在后面,这才放下心来。 洪信之带着军队来到天琴关下,城墙上的谢晨收到消息,连忙上了城墙,结果却看到了洪信之带着的三千多人走在前面,而后面,却是人潮涌动。 谢晨知道这是褚国还在防范天琴关,在褚国的先头部队驻扎下来之后,后续的军队才会进关。 当下,谢晨下了城墙,赶到了北城门门口。 见这次来的还是洪信之,谢晨放下心来,笑道:“洪丞相,你我又见面了。” 洪信之淡然一笑,朝谢晨抱拳行礼,“老朽先带了三千多人前来,褚国的军队还在后方。等老朽入关以后,定会派人通知后方的魏将军。老朽说到做到,决不食言!” 谢晨淡然一笑,朝洪信之抱拳行礼,“洪丞相一言九鼎,我谢晨感激不尽。一切,进关再说。” 谢晨迎着洪信之得军队进入了天琴关。 洪信之将带去的三千多人集中到了一起,命人前去通知魏将军。 之后,他便和谢晨一起来到了城墙上。 谢晨叹道:“洪丞相,褚国还是有些不相信我啊!” 洪信之苦笑道:“非也,如果褚国不相信你,老朽也不会出现在这里。只是为了防止万一,这才分两批前来。谢将军尽管放心,答应谢将军的事,只要谢将军能够鼎力相助,谢将军的心愿就一定会实现!” 不久之后,魏宋带着将近二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向天琴关而来。 魏宋带着军队来到天琴关北城门外便驻足不前。 在没看到洪信之的情况下,他不敢贸然进关。 站在城墙上的洪信之大声说道:“魏将军,进来吧!” 魏宋抬头望向墙头上的洪信之,大声问道:“洪丞相,你所带兵马呢?” 洪信之大声回答道:“他们都已入关,正在关内等候魏将军。我这就下来,带魏将军入关。” 当下,谢晨便跟着洪信之一起来到了北城门。 通过洪信之,谢晨得知眼前为首之人便是褚国的镇国大将军魏宋,便朝魏宋抱拳行礼,“降将谢晨,拜见魏将军!” 魏宋下马来到谢晨面前,笑道:“谢将军不必多礼。将军能弃暗投明,乃我褚国幸事。安国皇帝不识谢将军大才,是他有眼无珠。安国皇帝杀害六王爷,更是昏庸无道。将军放心,若能拿下安国,将军只会封侯拜相,而安国狗皇帝的命,也就交给将军了。” 临行之前,魏贤交代过魏宋,既然要利用谢晨,就一定要礼贤下士,以礼相待。 因此,魏宋不得不隐忍下来,即便他很想杀了谢晨和洪信之,但再大事未成之前,他不能这么做。 谢晨问道:“不知魏将军带了多少人马过来?” 魏宋笑道:“既然将军愿助喔褚国一臂之力,我褚国自然也不会辜负将军好意。如今,我带了将近二十万的兵马过来,要拿下安国京城,指日可待。” 谢晨看了看魏宋身后的军队,叹了一口气,“魏将军,实不相瞒,我天琴关最多只能容纳六万人,这二十几万人,很难在天琴关驻扎下来。如果魏将军不介意的话,我可以打开南城门,领魏将军进入安国,直取京城。” 魏宋问道:“不知安国情况如何?将军准备如何对付安国的军队?” 谢晨当下便把自己的计划告知了魏宋。 由于天琴关南城门外驻扎着安国皇帝派来的军队,预估有两万多人,在谢晨打开南城门的那一刻,魏宋得军队忽然杀出去,来个出其不意,将那驻扎在天琴关南城门外的安国军队一网打尽,之后,便兵分两路,一路人马直接杀往京城的北城门,另一路人马绕到东城门发动猛烈进攻。 如此一来,安国京城定会顾此失彼,城破之日,指日可待。 听到谢晨的计划之后,魏宋满意的笑了起来,“谢将军果然深谋远虑。既然如此,我等先进城,等谢将军打开南城门之际,就是我等杀出去之时。” 在魏宋派人交代好后方的士兵行动计划之后,谢晨便领着魏宋进了关。 魏宋也带了五万多人马进了天琴关。 天琴关里,一时间密密麻麻全是人。 而天琴关北城门外,更是集结了十多万人。 谢晨带着魏宋来到了南城门的墙头上,在跟魏宋简单介绍了几句之后,谢晨说道:“正所谓兵贵神速。我们现在打开南城门,魏将军派大军前去围剿驻扎在南城门外的军队,一定能大获全胜。” 魏宋点了点头,“我同意你的说法。这二十几万人,都需要粮草。多耽搁一时便多了消耗。谢将军打开南城门,我们便杀出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之后,你我大军南下,直捣安国京城!” 魏宋看了看一旁的洪信之,说道:“洪丞相随我一同前去,待我拿下京城以后,还得你安抚安国的百姓。” 洪信之点了点头。 谢晨笑了起来,“魏将军所言极是,我这就去派人打开南城门。” 谢晨骑马来到南城门,命人开门。 南城门打开之后,他的军队和魏将军的军队便一起杀出了城,直接杀到了还驻扎在远处的史鹏和林商所率的部队。 而原本在天琴关北城门等候的士兵,发现天琴关城内士兵减少,也跟了过来。 他们二人所带领的军队,除了一部分被皇上召回驻守京城以外,少说也有四万多人。 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未能拿下天琴关。 他们二人正在商量该如何拿下天琴关之时,忽听探子禀报天琴关城门大开,许许多多的士兵都冲了出来。 史鹏和林商惊疑未定之时,军营外已经展开了厮杀。 这四万多人原本还在歇息,在有人望见谢晨和一个不认识的将军带着众多兵马攻打过来时,他们之中就有人已经拿上了兵器。 但即便如此,在谢晨的军队和魏宋得军队连番冲杀之下,这四万多人转眼便溃不成军。 四万多人,就在双方交手的那短短片刻,便只剩下了两万多人。 史鹏和林商连忙组织军队边战边撤退。 但这一战术,却对魏宋所带来的二十万兵力起不了作用。 在又损失了一半人马之后,史鹏和林商只好拼命向京城方向退军。 而谢晨的军队和魏宋的军队,一路追杀。 洪信之骑着马跟着军队,一路颠簸。 就在快要抵达京城之时,史鹏和林商所率军队只剩下了几百人。 在抵达京城以后,史鹏和林商迅速命人关上了城门。 而此时,谢晨的军队已经杀到了城下。 另一方,魏宋则带着更多的兵马往东城门而去。 收到消息的安石焕大惊失色,在众人的扶持下迅速来到城墙上。 在看到谢晨以及谢晨身后跟着的褚国军队以后,安石焕原本苍白的脸色霎时间又变得极为难看。 此前他断臂止痛,此刻正是虚弱之际,但偏偏这个时候,谢晨杀了过来。 而谢晨身后的军队着装并不像是安国的军队。 安石焕猜到谢晨很可能已经投降了褚国,因此便命人迅速关闭东城门和西城门,同时派人马不停蹄去各地寻找将军前来京城支援。 一行人快马加鞭分别赶往了殷州、酋州、辰州、原州去通知各地将军。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就在安石焕命史鹏和林商组织士兵挡住北城门的攻势之时,东城门已经岌岌可危。 魏宋带着将近十万的军队对东城门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而在魏宋得军队背后,还有更多兵马赶来。 安石焕在得知东城门受到猛烈得进攻之时,气得吐血。 无奈之下,他又命史鹏带军队赶往东城门支援。 但京城的军队只剩下了几万人,在分出一半对付北城门的谢晨之后,东城门很难守得住。 即便安石焕派人从墙头上不断的扔石头和射箭,也阻挡不了魏宋的军队。 魏宋的军队在损失了数万人之后,京城里的石头和箭矢也已用尽。 魏宋带着军队攻进了东城门。 魏宋进城以后,见人就杀,无论是百姓还是士兵,无论男女老幼,都死在了魏宋的军队手里。 洪信之见状大怒,骑马来到魏宋面前,怒道:“魏将军,这些百姓是无辜的。你为什么连他们也不放过呢?” 魏宋看了一眼洪信之,却笑了起来,“你死到临头了,还想多管闲事吗?” 魏宋抽出刀来,一刀将洪信之斩于马下。 洪信之临死之前一直瞪着魏宋。 他死不瞑目啊! 洪信之万万没有想到,这个魏宋,竟是这般歹毒! 魏宋的军队在京城里大杀四方,皇宫里的安石焕带着皇甫皇后、文武百官和一众妃子,在士兵们的护送下,仓惶向南城门逃去。 然而,魏宋却已经杀了过来。 安石焕所带的士兵,根本挡不住魏宋的军队。 魏宋的军队一路上俘获了不少妃子,更杀了许许多多的朝中大臣。 东城门失守之后,紧跟着北城门也失守,谢晨也带着大军进了城。 等谢晨赶到南城门之时,魏宋已经杀了安石焕。 皇甫皇后在安石焕死后也自刎而死。 谢晨大怒,不是说好让自己手刃安石焕的吗? 谢晨刚想发问,却在一旁发现了洪信之的尸体。 谢晨大惊失色,这个魏将军,竟连褚国丞相洪信之都杀了! 谢晨刚想撤退,魏宋带着军队又杀向了谢晨。 与此同时,谢晨背后的褚国军队,也开始对谢晨发难,不断进攻谢晨的军队。 谢晨的军队腹背受敌,谢晨自己也受了不少伤。 此时的谢晨,已经是穷途末路,他没有想到褚国的军队会突然对自己下杀手。 即便在看到洪信之的尸体后他明白了过来,但却为时已晚。 不得已之下,他只能硬拼。 眼见得人越来越多,谢晨也渐渐力不从心。 谢晨的龙髓枪,虽然杀了许许多多的士兵,但双拳难敌四手。 在他的部下都快被杀光之时,谢晨纵身一跃,便想要跃上屋顶。 但魏宋早就防着他,抢先一步跃上屋顶,同时一刀劈向谢晨。 谢晨拿着龙髓枪挡了下来,但自己却落下地来。 地面上,更多的褚国士兵杀了过来。 谢晨筋疲力尽,最终死在了魏宋带来的军队里。 不久后,驻守殷州的大将军秦叶带着五万多士兵前来京城支援。 但此时为时已晚,魏宋已经占领了京城,并且派人在京城的墙头上换上了褚国的国号。 在见到有士兵前来支援,魏宋带着十多万人冲向了秦叶。 双方人马交战,都损失惨重。 不得已之下,秦叶只能带着剩下的一万多人撤军。 而魏宋这边,也只剩下了九万多人。 一时间,京城变成了一片血海,无数人都死在了这里。 魏宋派人关闭南城门,同时开始清点尸体,做些善后工作。 而这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褚国。 在收到魏宋传来的好消息之后,魏贤立刻发动了兵变,一方面派人去杀那些和他作对的大臣,一方面自己带兵包围了皇宫。 当魏贤带着军队来到乌寰面前时,乌寰还沉浸在温柔乡中。 乌寰见魏贤持刀闯入,大惊失色,整理了一下衣冠,怒道:“魏贤,你想干什么?” 魏贤冷笑了起来,“乌寰,你下道诏书,退位于我,我可以不杀你!” 乌寰脸色大变,“你、你要谋反?” 魏贤哈哈一笑,“现在这情况,你还看不出来吗?我要你一纸诏书,是给你面子,也是给你一条活路。你若不肯给,就只有死路一条!” 乌寰极为害怕,大声叫道:“来人,护驾!魏贤要谋害朕!” 魏贤冷笑道:“别白费心思了。整个皇宫都被我包围了,哪还有人救你?你那些大臣们,多数都听我的,少部分不听我的,我都已经把他们杀了。” 乌寰吓得浑身发抖,“魏大人,求你不要杀我,我谢退位诏书还不行吗?” 魏贤命人拿来笔墨纸砚,命乌寰写下了诏书。 之后,魏贤便将乌寰软禁在了这里,自己则带着诏书得意的离开。 翌日。 褚国早朝。 魏贤高坐在龙椅上,听着旁边的太监念乌寰的退位诏书,甚为得意。 为了这一天,他准备了二十几年。 如今得偿所愿,他自然得意万分。 当诏书宣读完毕,群臣都跪在他得脚下,魏贤得意的说道:“众爱卿,平身!朕能登基,乃上天注定。众位爱卿也有功劳,重重有赏!一人赏赐一百两黄金!” “谢皇上恩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跪地臣服。 魏贤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一刻起,褚国的国君,便从乌家变成了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