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武侠 >>贾道长被迫营业 >>第11章 凭良心
“不必!” 当场拒绝,贾明可不想赚民脂民膏的钱。 倒是那个李二跑了不好办。 搞不好还会报复自己,并且养尸的人还没出现。 “董县令好自为之,咱们就此别过。” 说完贾道长扭头就走,见人走了,董家也不好挽留。 刘翠花是不敢面对这一家子的,也跟着离开。 贾明打算找地方避一避风头,岸然观是不能回了,因为房子盖得蹊跷,恐怕有什么猫腻。 正好去财露观借宿几日。 但带着女眷多有不便,贾明又对着刘翠花道:“你还是先别回家了,趁早离开乌龙县去投奔亲戚安全些。” 但此时刘翠花哪有什么去处,站在大街上也不说话,低着头像被欺负过一样。 也不好让人家露宿街头,贾明道:“既然这样,你先跟我走吧。” “谢谢道长!”刘翠花开心起来。 下山时俩个人人,上山时还是人俩个,只不过回的是财露观。 财露观比岸然观要好走许多,路更宽敞,树木也少。 上了山,也没什么香客,直接推门而入,定睛一瞧,赵不道正跪在道祖面前烧黄纸。 奇了怪,贾明提了提嗓子问:“什么日子道兄就开坛搞祭祀?” 听见声,赵不道扭过头,见着贾明这次又带一姑娘来,气不打一处使劲,不小心撕坏一张符纸。 他算倒了邪霉,本想回道统去避一避,谁料碰上一赶尸的,那人二话不说动起手来,好在赵不道本身有些本事,不然恐怕乌龙县都回不来。 这赶尸人古怪的很,一直在乌龙县外头转悠,赵不道也不敢托大,才祭祀道祖,求神保佑。 “你来干什么?”赵道长不待见贾道长。 只听贾道长回答:“贫道化缘来了!” 道士跟道士化缘头回儿听说,赵不道差点气出淤血,指着贾明道:“你跟我化缘对得起自己良心么!” 扣心自问,贾道长对得起。 拍着胸脯又说道:“咱道友之间讲义气,我的就是你的,你的..” “还是我的!” 赵不道起身就把贾明往外赶,不想跟这啰嗦。 但贾道长能走吗?不能走。 直接了当道:“小气什么!本想告诉你外来了术士,既然如此咱们俩一拍两散!” 一听有外来术士,赵不道信了,因为才遇见过。 这对两家道观来说绝不是好事。 轻了说管外来者叫过江龙,拜不拜山头只要不闹事无所谓。但重了说就是来这片砸场子的,你不惹人家,人家迟早找上门。 一山不容二虎,本就只有两个山头斗争,现在迫不得已必须一致对外。 赵不道平心静气问:“你也遇到了赶尸人?” 听到赶尸人,贾明一点不意外,解释道:“我没遇到赶尸人,倒是县衙门里出了个养鬼高手,这俩人好像斗起来了。” “混账玩意!” 赵不道骂了句,因为他找不出别的词形容,外来的术士不拜山头,拿自己地盘搞事情。 恨不能马上去教训一下狂妄之徒。 但又不清楚对方实力,心里没底,干脆坐下来继续烧纸符。 默许了贾明留下来。 贾明嘿嘿一笑,轻车熟路帮刘翠花安排住处。 凭良心说话,这一次真不是来财露观打秋风,贾明在头顶发冠中挠了挠,抠出一锭十两银子。 这还是赚刘翠花的钱,藏在头发中也不嫌沉重,随手丢进祈福箱子里,就当是捐了住宿钱。 见贾道长捐钱,赵不道心里好受些,同样也更加紧张。 对头给自己捐钱说明什么? 来者不善! 外来的两个人是敌非友,又一个养鬼,一个赶尸,赵不道头都大了。 感觉每一次贾道长来访都能带来厄运。 烧完了符咒,不等入夜,就在财露观中布置起阵法。 贾明跟着看,跟着学,一边走,一边记。 这让赵不道十分得意,更加显摆起来,东边门上贴一张符箓,西边窗上贴一段咒语,将整个道观组成一个简单的八门阵法。 实际上赵不道也只会这一个迷行阵法,外来的东西闯入其中会迷失方向,只有懂法门的人才能自由行走。 其道理跟鬼打墙一样,只不过是借符箓去摆弄风水。 有人亮出了手段,贾道长也得拿出真功夫。 来到厨房中找了罐香油,趁着没人察觉泼在了门口地上,行为相当败家。 要知道一罐子香油可是不少钱,又想起刘翠花捐的十两银子。 贾道长忍不住去问:“翠花,你从哪筹来的十两银子钱?” 刘翠花脸一红,她一介女流之辈哪里能筹到钱,实际上是她的嫁妆钱。 怎好意思说,姑娘拿嫁妆算命,不是败家可以形容的,那叫鬼迷了心窍。 不敢说,编了个谎,蒙混过关。 “我哥留下的钱。” 说是这样说,贾道长应该信了,但瞅着刘翠花眼神躲闪,心里估摸着也不尽然,没准是从神人手里拿到的钱。 神人究竟是赶尸的?还是养鬼的? 难道真跟赵不道所说,自己取了吊绳就要背负上刘家的承负因果? 越想越感觉害怕,偷看一眼刘翠花。 人长的水灵,又懂得些文笔,放在哪里都是鹤立鸡群,属于百草园里的牡丹花。 又想起自己给人家乱算命,心底发虚,算的准了还好,万一算不准万一她让自己赔个郎君可怎么办? 坚决不行! 贾道长谋长生,大道无形,路遥远乎! 怎能与一介女流扯上关系。 既然赵不道知道这吊绳承负因果,八成还能有解。 天公不作美,落雨如梭,打在窗纸山噼啪响,像烧红的碳火,映在人心里,忽明忽暗,渐渐变冷。 两个人头戴斗笠,一前一后并排走在泥泞中,上了左角山,见到岸然观内灯火通明,似是有妖,有精,有怪,又像是有无上道祖讲经说法,百气升空,生生将落雨织成了伞。 赶尸人转身下山,头也不回退缩了。 他惹不起这个道观。 下山后与一人擦身而过。 又是怪事,这人竟顶雨上山,不过上的是右角山。 财露观中赵不道正在找香油罐子,要给长明灯添油才能点。 可来回都找不见,偏巧不巧贾明来问吊绳,丝毫没有做贼心虚的觉悟。 “赵道兄,吊绳之事可有解法?” “烦着呐!” 赵不道不想回答问题,非常不配合,同是小观主,修行不到家跑这来补经验。 自然是不高兴,又不是一脉道统,应当老死不相往来。 主人家生气,贾明哪里看不出,忙释放善意问:“道兄在找什么?小弟帮您一起找。” 赵不道回答:“在找灯油,就是平时用的香油。” 撞枪口上了,贾明不敢摸着良心说话,为了掩盖连忙劝道:“不就是灯油吗,换点别的一样用!” 怎么能一样! 财露观之所以聚财,除了靠忽悠,就是因为对道祖心诚。 别人家点灯都是用菜籽油,豆油,花生油之类,只有宫里才用动物油。 可财露观用的却是芝麻油,芝麻油能有多贵? 赵不道每次花银子时都会心疼,急道:“去去!别烦我。” 末了,贾道长也没敢问吊绳事。 按规矩,点灯也有个简单流程,作为借宿客,得跟着一起。 刘翠花虔诚拜倒在地,对着道祖喃喃诉说愿望。 贾明则帮着赵不道为道祖上香,因为俩人虽然道统不同,道祖却是同一个人。 弄好了香火,摆上供台,这一夜就要听风话雨了。 雨水拍打窗子,不时闪过白光传来雷鸣。 赵不道没找着香油,虽然心中不悦,也得点长明灯。 不知从哪里找来一些菜籽油,将就凑合着用。 随着油灯点亮,一簇墨绿色火苗燃起,摇曳在道祖面前,笔直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