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武侠 >>仙在大明 >>第31章 死人
然而拿来报告一看,朱标就更吃惊了。 报告上没有朱桂与老朱的对话。没有锦衣卫敢监视老朱。但正因为没有,朱标才更吃惊。 因为朱桂竟然交税了。给朝廷修御道不用交税,但是出售石器就要交税,其实以朱桂的身份,没人敢管他要钱,哪怕他现在被老朱免了王爵。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老朱早晚会恢复他的王爵。就是朱桂也有这个自信。 只不过朱桂觉得,对暗能的采集,他还是可以多试验一下的。不定他的某个行为,就会产生暗能呢? 至于因此而产生的那点儿税,实在是算不了什么。不过才4%罢了,比起后世的20%可低太多了。更不用后世一些奢侈品的200%、400%的税了。 反正这产业工人一培养起来,数钱都会数到手软好吧,不在乎一点商税! 他是这么想的,也如数上缴了。 320贯,一文不少! 朱标简直要哭了,要知道自打他当太子以来,下面的人一个个不断告诉他的是,百姓苦,少收税。 甚至有一个茶产地的县令,茶税一年只收了2两。这样的人,他不仅不能治罪,反而还要升他的官。因为他太子府的属官一齐劝他,此人不收税,是爱民如子的大清官。 这样的人,朝廷都不奖赏,那还有什么人会为朝廷卖力呢? 开什么玩笑啊!没有税收,朝廷怎么运作,全喝西北风不成? 怎么也是陪老朱从困苦中走出来的二代,朱标当然没有奖励那人,反而下旨申斥了一番。 然而就是这,他的属官也有人发出怪话,太子爱财胜过爱才。 可把朱标郁闷坏了,朱标生病,未尝没有这个原因。 现在朱标从朱桂身上发现了。忽悠,全他妈是忽悠。 要知道石材根本不是主要的产业,那些粮行,绸缎庄,车马行,邸店,瓷器店,牲畜市场,盐铺,酒庄……能产生多少的税,又有多少流失了? 而茶税……去尼玛的2两! 朱标呼吸急促,手背,太阳穴的青筋都跳了起来。 如果那个县令出现在他面前,他非活活抽死他不可! 太子是真的红了眼睛,大明百万大军,十万的官儿,张着嘴要吃的,不把这帮人喂饱了,随时都会起来造反。他老朱家是怎么得的下,朱标又不是不知道。对大明来,钱从来都不仅仅是钱,是命! 如果有钱,大明根本不会亡于崇桢。 “商税,一定要收上来!”朱标对自己的属官。 …… “该死!没想到不仅没有害到朱桂,反而让太子注意到了商税。” 太子手下真的没有想到会是这样。 你可是皇帝的儿子,不仗势欺人就已经是贤王了。你还交税? 这不会是让陛下一脚踹的大脑失常了吧。 “齐大人,接下来怎么办?”黄子澄不甘心道。 “不能让他再乱来下去了。” “是啊!商税若增,我怎么对的起家乡父老。” 黄子澄能到现在的位子,恩人是梁寅。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着佣石门词》。 历史上建文四年,燕军逐渐逼近南京,明惠帝谋求与朱棣谈和,便把黄子澄和齐泰眨谪到外地,仍密令二人募兵。 黄子澄便是借助了南江苏士绅的力量。 毕竟老朱的工资太低,王爷才四千两,官们除非家大业大的,否则从为官那一起,便已经是地方士绅的代言人。 这是大明自建立那一起便存在的现象,并终其大明一朝。 “商税倒是其次,但是十三皇子若再这么受宠下去,非太子之福啊!”齐泰。 “既然这样,要不派出人手毁了十三皇子的工程。”黄子澄出了一个邪恶的主意。 做事,他们不行,但是搞破坏,他们却是行家里手。 …… 一大早,朱桂就被敲门声惊醒。 烦躁的爬起来,朱桂恨不得把敲门的人锤死。 这些朱桂努力修炼,不管是精力,还是体力,都很累,大清早的,不休息好,怎么修炼。 穿上衣服,朱桂面色难看的走到门口,打开门,顿时把想骂饶冲动憋了回去。 站在门口的是不仅仅是自家的宫女,还有那个石匠。 两没见,没啥变化,就是表情丰富了些,不再像是个石头人,喜怒哀乐,全都有了。而他现在的表情就是惊。惊慌失措的“惊”。 这也就是现在的朱桂,如果是原朱桂非拿大鞭子抽他不可。一个工匠,白不做工,跑自己这儿来,扰自己清梦。 “你怎么来了?”朱桂虽然不会像原朱桂那样不拿工匠商贾当人看,但是被人这么一大早来堵门,这起床气,还是有的。态度什么的,自然就不用想了。 当然,石匠深刻认知自己的身份,朱桂的态度从来都不是问题。甚至如果不是出了大事,朱桂哪怕不出现,他也不会有任何的怨言。 这位是殿下,是王爷。工人干活的场地,哪儿有让王爷到场的道理。 “殿下,死人了。”可他又不得不来,因为死人了。 “什么?谁死了?” 听到死人。朱桂也是一惊,下意识便觉得自己手下工匠死了。 石匠道:“殿下。不是咱们人。没人认识他们。” 朱桂不爽了,不认识个毛线。不要大明,就是后世,也没少死人。对这样的八卦,朱桂一点儿也不感兴趣。 “不是咱们的人,就不用管。”朱桂随手就要关门。锻炼的时间还没到,他还可以再睡个回笼觉。 然而石匠却:“人是不认识,但他们却死在了咱们工地上。” 哈?这重要的竟然不早。 “走!去看看。” 朱桂什么睡意也没有了。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死在自己工地上,但是据二十一世纪的电视新闻来看,但凡工地死人,这负责人都会很麻烦。 也就是,朱桂下意识便明白:麻烦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