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武侠 >>仙在大明 >>第359章 斥侯回来了
心中想着,朱桂脸上就直接表现出来了。 在黄子澄怼九尾的时候,朱桂就让系统“休息”去了。 没法子,系统也是“坑”货。 系统的学习与科研优先级别很高。 在黄子澄怼九尾的时候,系统竟然建议朱桂开启捕捉程序,把九尾搬上实验台。 真是脑子有坑! 九尾不过是苏妲己的一个身外化身。 抓捕她?而且是上实验台。这是要死了吗? 甭管干不干的过九尾,朱桂也不会这么干的。 人心都是肉长的。一件死物,处的久了,还会有感情,更不用说活人了。 “嘟--她不是人。”系统分析。 “她长的像人。”朱桂回答。 “嘟--李景隆李惠宁是人,宿主也开了实验。” “嘟--宿主也没少研究系统。” …… 这可真是尴尬了。没有智能,但是却有大量的数据支撑。朱桂还没找好理由,系统越列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事实。 解释不了怎么办? 也只能让它关机休息下了。 没了系统,朱桂的表情便丰富起来。 太子察言观『色』的能力并不低。一直以来,单是老朱的存在,便够他把察言观『色』能力刷到合格了。 所以,在看了朱桂的脸『色』后,他立即解释道:“老十三,你不用担心。修神道不等于死。我是阳寿尽了……” 太子的解释真心很牛比。朱桂算是明白为什么太子好几次差一点儿被老朱打死了。 这语言,它真的是门技能。 同样是劝人去死。刘伯温劝老朱,老朱是坦然接受。 再看太子。 什么叫“阳寿尽了”,什么叫我“早晚也会死,现在死,大哥做主给你留个好位子”? “大哥,不用了。臣弟是修仙的。”朱桂的脸发青。 “老十三,修什么仙,仙是假的,神才是真的。神……(省略一万字神的好处。)” 朱标也有做唐僧的潜力。 “大哥,真的不用了。臣弟觉得活着挺好。你看,臣弟至今尚朱成婚。也没有一子半女的。就这么死了,臣弟的楚王传给谁?” 不信仙可以长生的太子,竟然愉快的接受了朱桂这么一个理由。 “这倒也是。老十三至今没成亲,没后代,死了也就成青头鬼了……” 只不过他的接受,却那么地想让人揍他。什么叫死了变青头鬼。青头鬼那是没碰过女人便死的鬼,自己可不是没碰过女人的雏。虽然只碰了一次,但是碰了就是碰了。 那么太子是二货吗? 不是。这是可以肯定的。朱元璋不会选一个二货做大明帝国的继承人。 这不过是时代差异带来的认知差异。 在古代,在大明,一个王爷没有王妃,就是雏。只有他有了王妃,才会被当作正式成了家。至于这之前的女人,呵呵……皇家人可不认。 说青头鬼,并不是真当朱桂是青头鬼,只不过是他在关心下的“恐吓”罢了。 大体上,也就是大人吓唬小孩的程度。比如小孩不乖,不乖不愿意睡觉,大人便吓唬小孩,再不睡觉,鬼就会来抓你。而朱桂并不大,特别是他没有王妃的情况下。 皇家的人,没有王妃,哪个拿他当大人看? 只不过朱桂的情况有些特殊。有钱,任『性』。 是真的任『性』。朝廷命官,说打就打了,一点儿情面也不留。 现在他的手上又握有十万大军。 得给他找一个什么样的王妃? 至于“仙”,这反而不是什么优势了。 大明阴廷一立,只要大明不亡,他们就是神,不死的神。而“仙”在这个世界可是会死的。 世界的天花板都出现了。与天地同寿的仙可就没了。 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辉。那说的是地仙之祖,镇元子大仙。 镇元子地位显赫,他的弟子解释:“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镇元子只将“天地”二字侍奉香火,为此其弟子还说:“这两个字,上头的礼上还当;下边的还受不了我们的香火。是家师诌佞出来的。”镇元子是地仙之祖,所以敬天“礼上还当”,敬“天地”可能取其和谐。他在道家的位置与玉清、上清、太清平列,或者在“三清候补”之级。 这绝对是准圣一级的大能。 互于比他次一级的人物,比如五老也要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 五老不是准圣,至少也是金仙级的人物。 而现在的地球连天仙都不许,又哪来的金仙。 神道不同,信仰不绝,神明不死。不见连苏妲己都转了神道。 太子脸上阴晴不定,现在的他,确实是为了朱桂考虑。 是该成亲了。不成亲,就这么死了,可不好…… 他的考虑很正常,就是不那么讨人喜也就是了。 虽然他没有出声,但朱桂还可以感觉出来。 一人一神都没有说话,整个云宫范围一下子沉入到压抑的安静之中。 不知道过了多久,朱桂还是沉默着,没有说话的意思,这样的朱桂,朱标这几天见的多了。他想了想,再一次主动开口道:“对了,下面的人传讯回来了,他们已经发现了越国的鬼神。” 斥侯的运作自有一定的规定。比如找到敌人大营,需要立即派人回报。然后再度潜入,了解更多的情报。 直接一头扎进去,要么带回所有的情报,要么全死在里面。没有一支斥侯部队会这么干,除非是新手。 而太子的速报司没有一个生前不是精锐的。在他们被发现前,已经回来了两个人。 这两个人不是一起回来,而是分波分时间回来的。 这是为了避免被敌人拦截、伪装成自己人。 敌人可以拦下一波,不可能拦下所有。只要有一个漏网之鱼回去,便可以破了敌人的伪装。 比如有名的宋帝发十二面金牌召回岳飞。连发十二面,便是因为这命令太不和常理,不连发,前面的军将万一误判了,也是很正常的。 一般来说古代军队是非常注重信息通畅的。不管有没有情报。一个时辰回报一次是常态,一天的情况也有。这要看具体的环境与人力马力。 只要拥有充分的人力马力,大多会一个时辰通报一次,以备主帅有一个反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