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武侠 >>玄隐剑 >>三六五.对弈
踏入钧天殿,已有人等候多时。 虽然并不是他日思夜想的那个人。 “你看起来,好像并不意外?” 闲坐在阶下首席,且带着一抹玩味的笑,沈雁回仍是儒雅温和的书生模样。 “意外嘛……那个位置,本就是我走到目的地前的必经之处。” 抬起眼眸,高台之下的身影捻动指尖,正在独自弈棋。江朝欢步履丝毫未缓,说话间已走过大殿中央,“而作为那个位置的主人,你从不会缺席。” “可并非人人都能如愿走到终点。” 沈雁回手腕一顿,凝住了落子的动作,投来意味深长的一眼:“或许随时停下来,会发现任何道路其实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你驻足之处,完全可以成为你新的目的地。” “如果我能这么心安理得地骗自己,从一开始我就不会出发。” “看来你已经有了十足把握?” “不是把握。”江朝欢已然穿过冗长的大殿,站在了他的面前。 “这是势,亦是道。有人告诉过我们,无论什么路,只有亲自踏上去,才真正存在。至于停在哪里,唯独取决于我这条命在何处终结。” 两人相视半晌,俱是一笑。 “不如手谈一局?” 沈雁回目光点了点桌上的棋盘,发出邀请。 “准确的说,这是两局,不是吗?” 江朝欢从善如流地坐下。 摆在面前的棋盘,或者说像是棋盘的东西,乌沉沉的没有一丝光亮。 不是纵横交错的七七之数,却只有纵向的格线陈列铺就。每条首尾相接,共计十二之多。 更奇怪的,是那些棋盘上的每个格点都被玉白棋子占据,没有一处空隙。 沈雁回饶有兴味地望着他,等待他的反应。 “形与神俱尽,这局棋,还如何走得下去?” 淡漠而笑,江朝欢已捞起角落里一子,随意弃于棋匣。 空出来的一角黑色稍显突兀,江朝欢毫不迟疑,又继续取下白子,直到最右侧一列全部空置。 指尖探向与下一列相连的棋子时,一柄折扇架在了他手腕之下,阻住了他的动作。 “既然并非一无所知,为何还不停手?现在,还为时未晚。” 抬眼,是沈雁回虽不解却仍有期待的苦笑。 “能告诉我,你始终站在他身后的理由吗?”江朝欢依从地收手,却是掠过折扇捻起另一颗棋子:“或者换个问法:如果一切都在证明是你错了,你会停下、甚至调转方向吗?” 会吗?为什么? 这个问题沈雁回从没想过,因为追随顾云天这件事,没有是非黑白之分,就像是他本质的存在,是和呼吸、吃饭一样的--本能。 不用思考、理应如此。所以-- “不需要原因,也没有答案。” 他慢慢说道。 同时,他也真正意识到了:面前之人与他,其实毫无区别。 终于死心,他转回折扇,将棋局全部让予对方。 空旷的大殿里绵延着棋子撞击的回响,转眼间,右半的六列棋子都被江朝欢取下,现出棋盘漆黑的底色。 半明半昧,泾渭分明。 十二条首尾相接的格线,对应着顾云天身上的十二正经。 在世人眼中,他的经脉从“中渚”开始逐一崩毁,最后与神秘人大战、加之为救谢酽性命,被迫散功。十二经已然尽灭。 堵满了白子的棋盘,就是沈雁回的试探。 试探他,到底知道多少。 此刻,撤下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侵占了六条经脉的棋子,他放下了手。 但还没完。 在无声的默许下,他再次抬起手,落在了最左的一列-- 足阙阴肝经,也并未毁损。 依次拿走棋子,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直到棋盘上仅剩居中一列。 吕隙“中渚”所在之处,“余音绕梁”的起点-- 手少阳三焦经。 这,是顾云天唯一真正受损的经脉。 或者说,是他用折红英移穴易脉调养后,仍未能恢复如初的唯一一条经脉。 “失望吗?” 沈雁回盯着他的眼睛。 “谈不上失望。这本就是预计范围内的事实之一,而且,还不是最坏的那一个。”江朝欢平静回视。 “可我,很-失-望。” …… 棋盘旋转四分之一周天,原本纵向的格线变得与两人平行。 江朝欢把指尖轻轻落在靠近自己的线条尽端,微一用力-- 沿着格子,玄铁所铸的棋盘陷落下去,线条被他抚平,只留下了一道新鲜的凹痕。 在沈雁回的注视下,他依次施为,消去了四条格线。 “接下来,该下第二局了。” 指着残存八道的棋盘,这次,是江朝欢对他发出邀请。 沈雁回久久不语,只是将方才卸下的白棋重新铺满格子。 “还没这么糟糕。” 江朝欢淡淡一笑,把之前落在中渚手少阳三焦经的那排棋子又一一拿走。这下,八道棋子中间空置一行,漆黑棋盘终究没完全被白棋侵吞。 沈雁回心中惊涛骇浪,但很快压下了周身的僵硬,缓摇折扇。 “这一局,却是你略占上风了。” “倒也未必。”江朝欢并没那么乐观。 “虽然定风波已经发作到了奇经八脉中的大半,但这也代表着,教主已经打破了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之间的桎梏,并且藉此找到了定风波与余音绕梁之间的平衡。虽然这个平衡之术,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更大的损耗。” “比如?” “--折红英。” 再也不必更多试探,沈雁回推开了只余残局的棋盘。 “你,确是教主的对手。虽然我并不想承认。”沈雁回悠悠叹了口气,蕴满了痛惜与无奈,“不过,你是如何想到的?” “一个主动暴露的问题,往往是为了掩盖真正的症结。这句话,是你曾经的教导。” 君山之会后,顾云天一反常态,将音伤遗害展现在幽云谷、乃至天下人面前,这绝不是他的作风。 可惜数次亲自查探,包括受顾柔之命上连云峰为他渡气续命,都没发现任何不对,反而更加证实了“余音绕梁”的说法。 因为这本就是事实。 但它聚焦了所有目光,只是为了遮掩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定风波内伤。 没错,当时被轻描淡写带过的、被顾柔描述为音伤勾起的定风波遗症,才是真正困扰他的沉疴。 根本不是因为大傩十二仪音伤引起了定风波,而恰恰相反,是一直存在的定风波之症,因为音伤激发而江河日下,很快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十二年退隐江湖,并不是他的筹谋与规划,其实只是因为自淮水之役中了江玄的定风波后,他一直在忍受不断恶化的内伤,无心、也无力踏出幽云谷。 直到迫于慕容义“威胁”,不得不再次出山,又因随后江朝欢的设计、教坊及任瑶岸等人的动作,再受重创。两种内伤循行交织,每况愈下,陷入最危险的境地。 所以当时昏迷不醒、几人轮流用真气维系其性命不仅不是顾云天装伤,而是比他表现出的伤势,还要严重得多。 “后悔吗?那次,是你唯一能杀他的机会。” 沈雁回定定凝视着对面的人,目中是难以名状的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