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不在乎他是怎么想的,我只做自己的事情。
这个城虽小但是也有一万人,找一些身强力壮的来挖窑洞并不难,只要我愿意出佣金就可以了。
所以我的窑洞很快就动工并且在几天之内造好了,挖出来的土并没有浪费,可以用来拿来烧土砖或者用来填平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这些挖出来的土用途很多的。
我来到封地打算好好地在这里经营一番,可是容易也不容易,容易的原因是很简单,不容易的原因是有阻力。
这个城池里面也有一个奇葩人物是一个爱讲故事的老道士,而且这家伙自来熟没经过我的同意就到我的土窑来了,非要给我讲什么传奇故事,我让护卫们撵人,可是女护卫们看不到他,只有我一个人能看到。
“年轻人我只是看你与道有缘才和你讲两句,别人要听我还不说呢。年轻人你是不是修仙的?”老道士问道。
“我是修仙的又怎么样?收我为徒啊?我有师傅,我师傅是二郎真君。”我很得意地说道。
“二郎真君收徒?我怎么就不信呢,不管了,贫道只负责讲故事,贫道要开始讲故事了。”老道士直接开讲,也不管别人愿不愿意听他讲。
他讲的第一个故事和秦始皇有关,可是秦始皇的故事我知道的也不少。
古往今来最想成仙的就是秦始皇,秦始皇其实是很有机会成仙的,可是机会总是被一次次的错过。
秦始皇第一次遇到的神仙是叫做王次中的人,这个人挺有名气的。
王次仲是一个神仙,他成仙之时正是周朝末年战国时代,各国正互相纷争征伐,策士们到处游说”合纵连横”策略的时候,王次仲正住在大夏山小夏山中。
他认为当时通行的篆体字,写起来很费事而用处不广,而且人们很难在短时期内学会使用篆字。
如今天下这么纷乱,事情繁杂,文字的普及是很重要的,要不然还会浪费很多的人力物力。
王次仲就把篆体、籀体字变化成隶书,这件事功在千秋,省去了很多大的麻烦。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认为王次仲改革文字为统一大业立下了功勋,就请他到秦国来作官,但王次仲拒绝了,一个仙家怎么可能给凡间的帝王做臣子呢。
如果是黄帝还差不多,黄帝一统天下,是整个人间的主人,而秦始皇一统的不过是六国,版图太小了,做不的人皇。
秦始皇很生气,又派了使者去传诏让王次仲入秦,并对使者说:”我征服了各诸侯国,统一了天下,谁敢不臣服我!王次仲不过是一个书生,竟敢违抗天子的圣命,何等狂妄。
这次你去召他,他如果再不来,就杀掉他,提他的头来见我,以正法纪,让他这种人再不敢傲慢抗上!”使者到了山里见到王次仲,宣示了秦始皇的诏命,王次仲立刻变成一只大鸟振翅飞去。
使者又惊又怕跪在地上不住的磕头哀求说,”您这样做,叫我怎么回去向皇上交差啊,皇上非杀了我不可。请大仙可怜可怜我吧!”
那大鸟在空中盘旋了半天,故意落下三根翎毛,使者只好拿着这三支羽毛回去向秦始皇复命。
秦始皇向来爱好修道求仙的事,听使者说王次仲已经变成了神仙,自己得罪了仙人感觉挺悔恨的。
这是秦始皇第一次遇到神仙,秦始皇一统天下,自以为了不起了,结果得罪了神仙,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秦始皇越到后来,越觉得自己应该长生不老,所以就到处搜罗宝物,宝物在民间,很多宝物到手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赶山鞭。
赶山鞭可厉害了,是人皇大禹留在会稽山的宝物,大禹治水的时候赶山鞭是立了大功的。
赶山鞭本来在会稽山颐养天年,结果被秦始皇找到了,还当成了玩具,于是南地一带多了很多大山。
秦始皇看到赶山鞭果然厉害就开始玩移山填海,打算把大海也变成陆地,几座大山丢进大海里就变成了现在看见的大岛屿了,据说海南之地就是用赶山鞭填出来的。
秦始皇在这里玩填海,海里的人可坐不住了海神波塞冬正带着儿子来东海求亲,公主们觉得波塞冬带来的这个儿子有点丑,谁也不愿意嫁。
双方还在商量的时候,就有大山被丢进大海里了,东海龙宫受到了震荡,东海龙王知道是秦始皇在移山填海,可是波塞冬不知道什么秦始皇,见龙王这么害怕,以为是什么强敌,就带着儿子要去给未来的亲家出头。
于是就有了秦始皇大战海神的故事,秦始皇有赶山鞭还有别的宝物,结果是把波塞冬的儿子打死了,波塞冬也受伤逃走了。
本来是给人家出头的,如今头没有出成还死了儿子,波塞冬是没有脸再去龙宫了,逃回大西洋不提。
可是龙宫的危机还在,秦始皇打败了海神,就更没有什么能拦得住他了,他就继续移山填海。
龙王有心思查看一下战况,可是刚一出现,几座大山就飞过来了,不是龙王跑得快就被大山压住了。
龙王逃回水晶宫愁眉不展,龙子龙孙们知道龙王的烦恼就决定想办法解决现在的困境。
龙王有个小女儿,聪明、美丽又善良,她变成了一个光彩照人的凡间女子,被秦始皇选进了宫中。
龙女的美貌深深打动了秦始皇,可是她却在秦始皇面前装作一点儿笑容也没有。
秦始皇总想使她笑起来,于是拿出了神鞭对龙女说道:”这宝物可以移山填海。”说完手一挥,一座大山腾空而起,飞到了海中。
龙女笑了起来,秦始皇一见龙女笑了,高兴得不得了,忙命人设宴庆贺,秦始皇多喝几杯后不省人事,被太监扶到了龙女的宫中,龙女趁机用一个头簪变了一条假鞭。
龙女盗取神鞭之后,化作一股清风飞回了东海,后来她又用神鞭将赶到海里的大山,赶回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