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玄幻 >>国师不修行 >>第二百九十章 且看山道来雾鬼

第二百九十章 且看山道来雾鬼

(求订阅)(求订阅) “就是北陵。” 客栈内的圆桌旁,身材魁梧,蓄着络腮胡,气质沉稳厚重的黄尘吐了口气,扫视一张张年轻,且富有朝气的脸庞,道: “等你们将伤势养好,我们就出发,这也便算是进入了澜州地界,等过了北陵县,前方地势会趋于平坦,入余杭也指日可待了。” 听到“余杭”两个字,少年星官们精神一震。 只是配合上各自身上的伤,以及泛白的脸色,气势就不很足。 自三个月前,一行人从神都出发,一路南下,开启历练以来,经历可谓丰富。 因为是历练,而不是赶路,所以小队的行走速度非常缓慢,尤其黄尘还肩负“寻找重生者”,尤其是“寻找国师”踪迹的任务,愈发拖慢脚步。 每到一地,就打探消息,其间剿灭了一些作恶的邪道修士,也被线索误导了许多次,竹篮打水。 倒也不是没有收获,也成功找到两名重生者,但都不是什么大人物。 考虑到跟随不便,干脆命简庄带二人返回神都。一行人则继续南下。 前不久,更是发现了重生者踪迹,只是追击过去,却竟是遭遇了一名强悍妖族。 便是有黄尘这名坐井星官带队,都吃了一番苦头,击毙了敌人,但少年少女们集体受伤,暂时在此地休养。 “终于要进澜州了,到时候就可以和季平安他们汇合。”林沁笑盈盈说道。 这名曾对季平安表达多次好感的水院少女经历历练,气质仿佛都有所蜕变,柔弱气削减。 脾气与火院监侯相似,有些混不吝的高瘦少年赵星火慵懒地摆弄手指,指尖一颗火球灵巧地在指骨间翻飞,闻言“啪”地掐灭火焰,说道: “余杭那边也不知局势如何,肯定很乱吧,也不知三黄县蛊灾有没有恢复。” 王宪眼神锐利,这位“天榜第二”的金院天才瞥了他一眼,说: “监正在余杭呢,岂能有事?” 角落里,石昊没吭声,这名土院少年一如既往沉默,这时候缓缓开口: “不知道季平安多强了。” 众人面面相觑,上一次双方通讯,还是在蛊虫之灾后。 季平安通过道经,私聊洛淮竹,简单沟通了消息。 “距离蛊虫的事才过去多久?没多少天吧,不是说刚破六?应该在夯实境界吧。”赵星火嘟囔道。 林沁表达质疑: “或许已经破七了,就算没破,可能也在冲刺了。他速度很快的。” 不会吧……众人迟疑。 理智上认为,应该还是停留在破六,但季平安晋级的速度确实很快,所以也说不准。 不过包括黄尘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想过季平安已经破八这个可能性。 至于斗法的消息,更是远远没有传过来。 “让洛师姐问问不就行了?”争辩片刻,有人说道。 众人刷地看向洛淮竹。 相比于其他人,经历过多次历练的“道痴”外形没啥变化,仍旧是单薄的身材,干净的脸孔,碎发凌乱,眼神呆呆的。 闻言这才从自己的小世界苏醒,愣了愣,歪头想了三息,这才从口袋底层角落,掏出道经—— 作为常年离线用户,洛淮竹几乎不看群。 道经内承载的消息,也无法长期保留,不及时看很容易错过。 她笨拙地点开季平安的头像,问道: “发什么?” 赵星火理智分析道: “我们这么长久没有见面,双方思念之情难以遏制,季平安孤零零在余杭,肯定希望收到我们关怀的消息,而不是冷冰冰的询问,所以为了凸出我们大家庭的温暖,我建议你就发‘我想你了’。” 众人一开始还不住点头,觉得他的分析很有道理,等听到末尾才意识到是这家伙在使坏。 可洛淮竹却压根没多想,“哦”了一声,打字过去: “我想伱了。” 众人:…… “撤回……快撤回……”黄尘扶额,忙提醒。 洛淮竹看着道经上出现一个不断转圈的太极图案,说道: “好像没发出去。” “信号不好吗?” 一静斋内,季平安看着道经上缓缓转圈的太极图案,同样有些迷糊,这是他没有遇到过的情况。 但记得之前询问道经功能的时候,姜姜提到过,这传讯法器也不是万能的,虽然距离长,但代价则是容易受到干扰。 尤其是传信的双方之间,天地灵素波动较为剧烈,或存在干扰源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发送消息延迟,甚至“数据丢失”的问题。 “因为天地灵素变化愈发剧烈的缘故吗?”季平安若有所思。 在确定了要前往北陵,接回陈玄武的目标后,他尝试联络南下的钦天监小队。 本打算,若对方距离更近,可以让他们提前去接触陈玄武,避免其被其余势力捷足先登。 “不行吗?”神皇站在旁边,踮着脚努力抻脖子看。 季平安摇摇头,说道: “道经传讯不通,罢了,准备一下,我们尽快出发。” 斗法已经结束,虽说还有一些善后事宜,但辛瑶光尚未回返,老监正也坐镇余杭。 季平安也没什么事情,及时离开,还能避免因为名气扩散,导致的麻烦。 “正好出去避避风头。” 想到就做,二人当即开始收拾行囊。 这次出发,考虑到是与老朋友重逢,季平安决定留下黄贺与沐夭夭看家。 加上俞渔也还在三清观,便干脆与神皇二人,汇合那名陈家书童三人上路。 乘坐快船,虽然路远一些,但倘若一切顺利,也不过几日功夫,就能将人接到。 翌日清晨。 当秋日的朝阳光耀大地,整座城市,仿佛仍旧沉浸在昨日斗法的余韵中。 大清早。 隔壁书画店老板,便抱着一大摞空白的画轴,伙同一大堆拎着各种乱七八糟东西的街坊,以及街坊们的亲戚,浩浩荡荡上百人,堵在了一静斋的门口。 当黄贺推开店门时,整个吓了一大跳: “你们这是做什么?” 书画店老板堆起笑容: “季司辰起了么?那什么,我这是仰慕他许久,想请他给咱题个字,签个名。” 旁边的街坊无情戳破他心思: “你就是想着蹭人家季司辰的题字,拿去卖钱。” “就是,就是,厚颜无耻。” “我们才是单纯的感谢季司辰,替咱们争了光,打败了和尚。” “这是自家做的饼子,季司辰尝尝。” 一阵喧闹声里,书画店老板脸庞涨红。 抱着一堆画轴死活堵门不让,满口里都是“风雅”、“文化”、“庸俗”之类难懂的词儿,店铺内外充斥着快活的空气。 黄贺哭笑不得,拱手道: “我家公子天没亮,就已经外出云游去了。” ……秋风飒飒,荒草起伏。 远处天边凝聚一团团灰云,沿途的地上草木衰败,呈现褐色与绿色间杂的状态,风中更有泛黄的树叶打着旋卷过。 季平安一行人,沿着官道一路北上。 虽说修行者不畏惧寒冷,但为了避免引人注意,他还是换上了稍微厚实些的袍子,容貌也做了一定的伪装,但仍旧是道士打扮。 “阿嚏!” 忽然,季平安听到一声喷嚏声,眼角余光扫向旁边的傀儡。 傀儡这次是一副青年侠客打扮,身后照旧背负着硕大的黄梨木书箱。 神皇本体蜷缩在书箱里,神魂连接傀儡,在外行动。 似乎是察觉到他的视线,以傀儡之身行走的神皇面无表情,扭头看向旁边的第三人: “你冷么?” 那赫然是一名青衣书童,容貌寻常。 这会揉着鼻子,脸颊略显泛红,闻言一个哆嗦,嗫嚅道: “没……多谢大侠关心。我没事的。” 离开余杭已经几日,三人起初是乘船,一路沿着大运河往北,抵达了北陵县境内后,三人登岸,没有租到马匹。 考虑到距离不远,干脆步行赶往陈玄武所在的镇子。 是的,陈玄武这辈子所在的“陈家”,乃是一乡下豪绅,在县城里虽也有铺子,但宅子却在县城外的镇里。 镇子也就叫“陈家镇”,典型的地方宗族。 陈家乃是商贾出身,但后来子嗣通过迎娶官宦家的女儿,改了身份,有了科考的资格,也养出了一两个读书人。 再通过花钱运作,逐步在北陵当地成了有头有脸的大宗族。 而陈玄武这一世的身份,则是陈家年轻一辈。 自幼尚武,家中还想着供出一个武状元,但武道进境却极为缓慢。 几个月前,其外出游猎不慎撞到了头,昏迷不醒,醒来后却仿佛开窍了,武道修为一日千里。 这些资料,都来自这名前来送信的书童。 按照他的话,是少爷反复叮嘱,要他瞒着家里人外出送信的,但除此之外,什么都不知道。 季平安要去接老兄弟,当然要带上这个书童,一路上接触下来,性格怯懦的书童对这两位“钦天监”的高人也留下了刻板印象: 那个穿青色袍子,道士打扮的很是温和,有一股读书人的感觉,但比他见过的所有读书人气质都更缥缈,神秘。 至于整日背着书箱的大侠,总是面无表情,很凶的样子,让他有点怕怕的。 “没事个屁,你都冻成这样了。” 神皇骂骂咧咧,他统兵半辈子,对于书童这种一副怯懦生态的后生,看着就来气。 书童委屈巴巴,不敢吭声。 季平安笑了笑,忽地屈指一弹,道: “越往北,秋意越浓,天也越冷,正常。” 书童忽然只觉体内一股暖流流转周身,小腹处仿佛出现一座火炉,瞬间浑身燥热,周身舒泰,不禁感激而惊叹地看向季平安。 深感“仙法”的奇妙。 “多谢仙师,”他先道了谢,然后才有些纳闷道: “不过今年的秋天感觉格外的冷,咱们北陵虽然不如余杭暖和,但终归也不算太往北,还没彻底进中州呢,往年没这么凉的,今年不知怎么了。许是地煞犯了。” “地煞?”神皇疑惑询问。 书童忙解释道: “就是地里的煞气,是咱们北陵这边民间的老话。据说几百年前,就是西边的妖怪和咱们打的时候,这边曾经是一片古战场,死了好些厉害的仙人,还有妖怪,山间鬼怪也更多。 在一些特殊月份,还有年份,地里的尸骨煞气会钻出地面来,周边各种神神鬼鬼的事情就更多,我们这管这叫地煞。” 季平安并不意外。 关于这段历史,他也算是亲历者。 当年妖族一度打到中原腹地,钱塘的水灾是最浩大的一次灭城之战。 但死的主要还是普通的人族。若说修士死伤多的,则是发生在北陵的一次战役。 彼时以“道盟”为首的人族修士与妖族强者厮杀,打碎法宝,死伤强者无数。 这也是“北陵”这个地名的来源,便是后来人们打扫战场,将这里称为“人与妖的陵墓”。 不过所谓“地煞”就纯粹是民间杜撰了。 在季平安看来,其实就是天地灵素的扰动聚集。 北陵死了那么多强者,影响了周围风水,便成了灵素周期循环的一片独特的“能量场”。 如今天地复苏,北陵这边灵素扰动剧烈,从而影响了气候,也不意外。 不过书童口中的“鬼怪”倒非虚假。 大抵还是昔年众多湮灭的残魂汇聚的缘故,导致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死后的神魂消散速度会更慢。 “唔,难道干扰道经传讯的,就是这片区域么?”季平安忽然有所明悟。 神皇的注意点则在另外一块:“鬼怪多?官府不管么?” 书童叹了口气,说道: “道门的仙师老爷轻易都不出县城的,除非是大事,才会露面,至于咱们乡间偶尔一些鬼祟,还是要靠断背山上的高人出手。” “你说什么山?”季平安愣了下。 书童纳闷道: “断背山啊,是咱们这的一座有高人居住的山头,上面有个三江阁,说是‘阁’,其实是一个门派,山上有一株可大的大柳树,冬天都还绿着,这三江阁里有一些仙师,便会时常下山铲除鬼祟,在我们这边很有名。” 大柳树……是它啊……季平安想起了什么。 久远记忆中的一些东西翻腾,心中感慨: 当年那株小柳树,已经发展出了个门派了么…… 神皇对这些倒没啥感觉。 在他看来,这所谓的三江阁,无非是当地的一些很小的、不起眼的修行门派。 与五大宗门这种庞然大物截然相反的存在。 身为神皇,关注不到的小势力。 “咦,你们有没有觉得,周围越来越黑?” 忽然,神皇疑惑道,“好像起雾了。” 只见,山道上不知何时,弥漫出淡淡的雾气,将周遭的景物都仿佛罩上了一层脏兮兮的滤镜。 “不好,是雾妖。”青衣书童忽然想起来什么,脸色一变,抻长脖子看到前头有一座破庙,忙道: “快些,咱们先进庙躲躲。” 说着,这小书童径直朝着破庙飞奔,季平安和神皇虽疑惑,但还是跟了上去。 很快,三人便进入破庙,发现这里废弃已久,但地上却并不算脏乱,有明显的清扫痕迹。 还有一些柴禾树枝堆在角落,似乎时常有来往的人歇脚。 青衣书童大口喘息,扭头看向庙外,发现只是这短短的功夫,雾气就明显浓郁了一层。 他连忙走到柴禾旁,想要生火。 季平安看的有趣,正要询问,忽然耳廓一动,扭头望向庙外,只见雾气中奔来三匹马。 马上三人。 两男一女,其中一位男子穿儒衫、戴儒冠,背着书箱,似乎是个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