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玄幻 >>红楼聊斋逍遥仙 >>第一一二章 赵明伦的毒计

第一一二章 赵明伦的毒计

第112章 赵明伦的毒计 妖精为何难成气候? 因为属于他们的时代过去了,这方天地,以人族为主,自然享气运庇护,而人素来从众,如滚雪球,越滚越众。 所谓天道人心,人心上应天道,两者结合的越发紧密,妖精不可能再有机会,除非融入人类,分享气运。 这也是很多妖精混迹红尘的根本原因,不然仅仅是渡劫,就会要了老命。 而加入门派,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只是高门大派对妖精,鲜有平等对待,多是作为灵兽宠物,致使小翠非常珍惜能加入大罗剑宗的机会。 当然,没人会怀疑大罗剑宗只是王蠡胡诌出来的,毕竟天相有了异常,就相当于天道盖了章,满满的仪式感。 分明是大派的专属啊! 小翠有了动力,非得张罗了一大桌子美味,美美饱餐了一顿,王蠡叮嘱了香菱不要急于修炼,先观察观察再说,便去了县学,与薛蝌交了任务,奖励的六颗文气丹,全给了薛蝌,积分十点,一人一半。 文气丹并不能直接提升文气,而是服下之后,在六个时辰之内,读书的效率倍增,产生文气的速度也会同步加快。 薛蝌的文气才一尺二,恰好需要。 至于积分,王蠡和薛蝌都没有兑换,毕竟太少了,换也换不来什么好东西,不如存着。 “哎~~” 薛蝌叹了口气道:“王兄,昨日大伯母多有怠慢,我替她向你道歉!” “呵~~” 王蠡摆摆手道:“薛兄这话就不应当了,薛姨妈是你的长辈,长辈做事自有道理,哪有用得着你来替她道歉。 你不用多想,你们家大房是生意人,二房才是读书人,我分得清,不会因此心生芥蒂,你也莫要放在心上,平白影响了你我的交情。” 薛蝌点头道:“是我肤浮了,王兄说的是,不知王兄可想知道你走了之后发生了什么?” “哦?薛兄请讲!” 王蠡大感兴趣。 薛蝌笑道:“宝二爷被王夫人从碧纱橱拧了出来,迁去政老爷的院子暂住啦……” 随着薛蝌娓娓道来,王蠡神色精彩之极,这是棒打鸳鸯了? 王夫人终于下手,要折开宝玉和黛玉了,看来已经认定了宝钗做媳妇,但贾母肯定不愿意。 电视剧中,有清虚观打醮这一段,很多人囫囵看了,并未看明白,其实非常精彩,张道士要为宝玉保媒,保的就是宝钗的媒,被贾母一口回绝,彻底断了薛家金玉良缘的念想。 通常人越老,越固执,再说林如海的几百万两家产消失无踪,很可能已经落到了老太太手里,只有把黛玉嫁给宝玉,才能名正言顺的将林家遗产据为己有。 老太太多半不会善罢干休,怕是婆媳矛盾再也掩盖不住,有的闹了。 对于王蠡来说,闹的越大越好,毕竟贾赦狗胆包天,居然敢从他口袋里掏银子,本来王蠡还没想好该怎么出这口气,可真闹腾起来,未必没有机会。 “王蠡!” 这时,县教谕踱了过来。 “见过大人!” 王蠡和薛蝌拱手施礼。 县教谕道:“县太爷叫你过去一趟,有府试的事情和你说,快去罢!” “多谢大人!” 二人再施一礼,出了县学各自分开,王蠡去往县衙。 赵明伦依然在后堂,观赏那一株株梅树,已经枝繁叶茂了,见着王蠡,也不客套,直接道:“你可知,你在苏州做的事,为何如此之快就传到了金陵?” “请堂尊指点!” 王蠡肃容拱手。 赵明伦幽幽道:“皇上为梁王一案大发雷霆,着戴公公给内阁传话,说:苏州官场各级官员,竟无一人将梁实溟僭越梁王向朝廷上报,还得两个金陵来的士子揭开,呵呵,抱团抱的紧呐。 依律,内阁须上表请罪,并辞,皇帝留中不允,内阁也将此事查了个底朝天,甚至有传言,说你与梁连为妙玉尼姑争风吃醋,故而举报梁实溟僭称梁王,你和薛蝌的大名自然天下皆知了。” 王蠡挺无语的,不过他领会了赵明伦的意思。 很可能是皇帝故意污自己的名声,否则地方上一个致仕官员被乡人戏称梁王,又何至于去呵斥内阁? 大郑虽正值盛世,又是超凡世界,但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这是天理,不会因超凡力量而有所改变。 致使大郑并没有走出王朝周期律,表面的繁华,内部早已污烟障气,积重难返了。 皇帝不可能不清楚,呵斥内阁根本没用,却偏做了,目地是断自己的后路,没法投靠清流? 不要把皇帝想的多么高大上,什么心怀九州万方,都是场面话,其实皇帝也关注街头巷尾的鸡毛蒜皮事。 也不怪王蠡疑神疑鬼,自己随口胡诌个门派,都能引发天象异常,被皇帝关注,又不算什么。 王蠡有七成把握断定,自己确实是简在帝心,不由心里沉了下来。 本朝的清流,可不是地球上无事呻吟的一批文人抱团那么简单,在大郑,有两个衙署皇帝控制不了。 一是典狱司。 二是国子监。 国子监听命于文界,一系列科举官员围绕国子监自命清流,是对皇权的重要掣肘,时常在政事上与皇帝唱反调,遇到不公正对待时,官员也会抱团反抗。 因此,皇帝需要培养自己的心腹,除了厂卫,便是于微末中拨擢良才,确保没有投靠清流的可能性。 林如海便是皇帝的心腹! “贤侄想明白了?” 赵明伦似笑非笑。 “这……学生真不知该从何说起。” 王蠡苦笑着摇头。 赵明伦叹了口气道:“你我同病相怜呐!” 王蠡颇为感同身受。 本来兴了一桩大狱,皇帝该看在眼里了吧,可皇帝看归看了,却没有什么动静,赵明伦还是憋在上元县,动弹不得。 这事很好理解,以皇帝仰慕嘉靖的品性,不可能放着这等人才不用,这只能有一个说法,熬鹰! 等你想明白了,朕再用你。 这和王蠡的情况虽然相反,但效果是一样的,都被皇帝盯着了。 有话说的好,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永明帝完全是东施效颦,华夏历史上,只有一个嘉靖,早被人研究透了。 永明帝再学嘉靖,无非就那些故作深沉的狗逼倒灶事,掌握到了规律,并不难应对。 他猜测,赵明伦把自己找来,多半是有了应对之策。 赵明伦又道:“本县和贤侄说件事,想必贤侄已经知晓你二叔重新得了势,此事是卫若兰与张语之唆使,王善保从你家掏了一两万的银子,恐后背后还有贾赦,其中分了不少给卫若兰,张家又抵押产业,给他凑了三万两,去京里打点了。 呵呵,几万两银子,足以把他的大伯给保出来,没准儿还能保住他爹的性命,卫家的造畜案算是翻篇啦。” 王蠡眼神一沉。 他是现代人,对于法律有本能的敬畏之心,很难想象古人会玩的这样花。 卫九渊如果保住了性命,对于赵明伦是个重大打击,而卫东流官复原职,也会在官场上竭力报复自己与赵明伦,可不就是同病相怜么? 王蠡眼里,不由现出了一抹狠色! 娘的,我和你讲法,你和我玩花样,那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贤侄可是有了定计?” 赵明伦捋须问道。 王蠡突然有些明白赵明伦把自己叫过来的意思了,这是要拿自己当刀啊,可这把刀,不得不当。 赵明伦是进士功名,充其量不过罢官,而自己如果不能狙击卫东流复出,区区一个童生,如何能斗得过他? 不过话不能由自己嘴里说出,于是道:“堂尊但有吩咐,学生照做便是!” “好!” 赵明伦点头道:“本县要你去劫狱,把卫九渊劫走,死活不论。” ‘果然够狠!’ 王蠡哪怕早猜到了结果,也不由暗赞,成大事者,向来不拘小节,这还是朝廷的七品命官,堂堂的上元县县令,自己学到了。 “学生这几日便动手,尽量动静小点,也不往卫家身上带,让人疑神疑鬼最好。” 王蠡拱手道。 “嗯~~” 赵明伦现出赞许之色,如果王蠡硬要往卫家身上栽脏,他还担心呢,能把握分寸火候,自是最佳。 “老夫已为你准备好了,县衙后街,左数第三道门是一间空置两进小院,明面上,和卫家没有关系。 但若仔细盘查,是属于卫家一个不受重用的家奴的远房亲戚所有,暂时赁给了一个湖广商人,此人外出经营,家中无人,你可于房中打条地道,这是图纸,你且看看,莫要打错了。” 一边说着,赵明伦从袖中取出一份图纸,递给王蠡。 王蠡接过一看,详细之极,地道需要挖十丈左右,直通关押卫九渊的牢房,并且狱卒换班巡视的时间都有。 果然姜是老的辣,只要卫九渊被劫走,卫家有十张嘴都说不清,皇帝虽未必能抓住卫家的马脚,但卫东流的居家待勘,恐怕就要落实为罢官革职了。 如此一来,卫家除了修行的那一房,只要再找机会将卫若兰干掉,将不足为虑。 谢谢好友爱的都是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