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玄幻 >>红楼聊斋逍遥仙 >>第一七一章 疯了
第171章 疯了 王蠡也不傻,顾明已经弹尽粮绝了,用不着再摆大款的谱,自己的出价是两百零一万一千两,只高过顾明一千两。 “顾公子,要不要出价?” 那教坊司官员笑的合不拢嘴,瞥向顾明道。 “诸位,诸位,可否借些银子给我!” 顾明完全失了理智,如果王蠡出的价,让他看不到希望倒也罢了,偏偏只比他高一千两,如何肯放弃? 很多人看向顾明的目光,现出了怜悯之色。 明摆着,兴旺百年的顾家,一夜之间,家破人亡了,一百万两银子的债,利滚利,哪里能还得清? 就算典卖田庄产业,可谁都不是善人,必然落井下石,将价格压的很低。 有些人还告诫子嗣,字色头上一把刀,千万不可学顾明啊! 文钦博也是急的满头汗水,顾家肯定会找他一起分担。 又一艘船靠了岸,两个老人,带着几个婢仆踉踉跄跄的奔了过来,大哭道:“你这不孝子,好生生的家业被你败光了啊,快去求求几位大人,咱们不玩了,把银子拿回来吧。” “爹,娘,你们过来做什么,我就差两千两银子,再有两千两银子,我就能压倒他!” 顾明咆哮。 “糊涂!” 顾父大吼:“听说那王蠡曾在文界横扫书山,不知得了多少文华丹,几万两银子一粒,你知道他有多少,凭什么和他斗,快,和几位大人认个错,把银子拿回来,快啊!” 顾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跪了下来,哀求道:“老爷们,我家孩子年纪小,不懂事,求你们千万不要和他计较,我让他向你们认错,阿明,快跪下!” “这……” 李珍、彭林、胡彦、李承举和贾雨村相视一眼,均是不悦,银子进口袋了,哪还能掏出去,再说又没人逼着顾明哄抬苏妙贞的身价。 不过尊老爱幼是道德规范,他们是高官,相当爱惜羽毛,不约而同的望向了教坊司。 教坊司暗暗叫苦,那名官员硬着头皮出来道:“凡事都要讲个规矩,银子已经入了库,本官无权取出,顾家想要回银子,不妨去京城求求礼部,今日是鹿鸣宴的大好日子,两位还是把顾公子带回去罢。” “不,不,我不走,我不走,我只差两千两就能摘得头魁,爹,娘,把家里的地契拿过来,抵给教坊司!” 顾明歇斯底里般的大叫! “你……” “你……” 老两口气的面色苍白,话都说不出来。 众人也看出,顾明已经疯了,暗暗恻然,可是说句现实话,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玩不起就别玩,玩了就要遵守规则。 顾明玩不过王蠡,顾家就想把银子索要回去,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只能说,红颜祸水! 很多人不自禁的望向了风姿卓越的苏妙贞。 “妖女,你害得我们家破人亡,我们和你拼啦!” 顾父突然张牙舞爪的向苏妙贞冲去。 苏妙贞也不知是被吓着了,还是怎么着,面色煞白的站原地不动。 王蠡不管苏妙贞是什么目地,分明不能坐视,提着布袋,一步窜出去,拦在苏妙贞面前,喝道:“够了,认赌就要服输,你儿子败光了家业,和苏大家有什么关系?” “要不是你,我家怎会被那孽子把家产败光?” 顾父又把矛头指向王蠡。 王蠡气极而笑:“养不教,父之过,我从没逼他和我叫价,他自己非得抬价怨得了谁,在场那么多举子,为何就他和我叫价?顾老,你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说着,回头喝道:“教坊司都是吃干饭的么?还不赶紧把两位老人家送走,别留在这里丢人现眼!” “你……毫无人性,枉为人子!” 顾父大骂! “呵~~” 王蠡冷冷一笑。 他发现自己确实挺冷血,可能与现代人的灵魂有关,现代人多数比较冷漠,对于陌生人很难共情,他完美的继承了下来。 教坊司也担心顾父顾母在鹿鸣宴上闹出人命,有些言官和御史就有攻击教坊司的理由了,几个文吏匆匆跑了出来。 一边劝说着,一边不由分说的把顾父顾母给架了出去。 “谁借我银子,谁再借我点银子,我顾家有几千顷地,还有华宅美屋,名家字画,都可以抵钱啊!” 顾明凄厉嚎叫。 没有人借给他,这时候拿银子给顾明,就是为虎作伥。 胡彦忍无可忍的挥了挥手。 又有几人把顾明架了出去。 “还有没有人给苏大家送花?” 那教坊司官员向左右大声询问。 左右彩棚中,自是无人回应。 “恭喜王公子,贺喜王公子,请随下官过来,今晚便为你与苏大家拜堂成亲!” 那教坊司官员又向王蠡笑咪咪拱手。 苏妙贞也向王蠡盈盈施了一礼,俏面透着晕红,娇羞难禁。 如今经没人去关心顾家的败落了,目中无不透着羡慕妒忌之色,却也不敢坏了规矩,横刀夺走苏妙贞。 王蠡微微一笑,随着那官员离去。 …… 梳笼的地点不在菱洲,鹿鸣宴结束之后,包括王蠡在内,五十人按照新郎的标准打扮梳妆,个个身着红袍,戴着纱帽,彼此之间连道恭喜,仿佛自己真的是新郎倌了。 也有不少肥头大耳,大腹便便的员外们和王蠡打招呼,说什么年少有为,前途无限之量的话,也有旁敲侧击,询问王蠡是否婚娶。 讲真,王蠡真不大习惯,心里面怪怪的,就好象和某某老板去洗浴中心,玩的正嗨的时候,他说要把他女儿嫁给你,这不是惊吓么? 好在天色渐渐黑了下来,教坊司派出车船,把王蠡等人分送往各处青楼。 梳笼一如成亲,是姑娘们的新婚之夜,一生中,只有这一夜可以做一次新娘子。 当然,或如前明候方域那样,梳笼过后,住在李香君的媚香楼长达两年之久,这期间,需要承担李香君及随身丫鬟妈子的一切费用开销。 古代青楼女子的开销可不是个小数目,一日日积累下来,也是个天文数字,几乎没人会这样做。 清平居张灯结彩,大红灯笼一直挂到院里,几个丫鬟和妈子在外恭候,见王蠡从马车下来,齐齐施礼:“姑爷来啦,请进来歇息,姑娘正在梳妆呢。” “嗯!” 王蠡笑着点了点头,向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