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玄幻 >>红楼聊斋逍遥仙 >>第一九零章 宋真宗救命

第一九零章 宋真宗救命

第190章 宋真宗救命 荣国府! 大雪过后,地面一片洁白,妙玉在小院里,栽种的几枝腊梅绽放出了鲜花。 “阿弥陀佛~~” 妙玉喧了声佛号,观赏着梅花,可是心怎么都静不下来。 回京城已经有好几天了,贾家待她也不错,尽量不打扰她,衣食颇为丰厚,另于几个月前,荣宁二府响应太上号召,开始营建大观园,届时园中有她的一席之地。 可贾府待她越宽厚,她的心越是难安。 她想走,却开不了口。 “哎!” 暗暗叹了口气,却是陡然间,妙玉的精神无限升华,入了一种佛门梦寐以求的境界:空! 道家讲虚,佛门讲空! 这种境界,大自在,大逍遥,大圆满与大解脱,与修持无关,只关乎心境,可遇而不可求。 恍惚间,妙玉回到了蟠香寺的佛堂,看到了王蠡,在观音像下礼佛,不待她思恃王蠡为何在此,就已经跪在了蒲团上,与王蠡一起诵唱金刚经,并且敲动木鱼。 梅花香韵滚滚而来,玄墓山的内气被引动了,金刚经的精义一层层的缭绕在心头。 妙玉彻底陷入空境,心头唯余喜悦逍遥。 这样的状态,足足持续了三天。 三日后,山之内气退潮,妙玉再次恍惚,睁开眼时,还在荣国府的小院里,眼前的一切都没有变化,可是艳阳已经高照,院外的积雪也融化了。 如果不是院子里保持原样,妙玉真以为自己做了场梦。 “嗯?” 突然妙玉心神一动,体内梅花香韵充沛,灵魂都透着芬芳,修为也从真血境巅峰一步迈入了紫府境! ‘怎么可能?’ 妙玉懵逼! 难道那梦幻里发生的一切是真的? 妙玉仔细内察,好一会儿,才确认,自己真的入了紫府境。 原本她已经入了真血境许久,只是心神不宁,不敢去冲击紫府境,却没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梦境推动自己踏入了紫府。 妙玉又想到了佛堂中王蠡的身影,是他把自己的精神拉过去的? 他是如何办到的? 妙玉想不明白,心头莫名有些惆怅,不自禁的回忆起了在佛堂中与王蠡齐声诵念金刚经的情形,心里似乎多了份牵挂。 她知道,这是自己的劫数,她并不是天生的清心寡欲,而是幼时父母双亡,入了佛门,在师傅的管束下,不得不装作清心寡欲。 可世间事,宜渲不宜堵,平时压制的越狠,爆发起来就会越猛烈。 王蠡也怔怔站在佛堂中,他难以相信,自己用咏叹读书法念了三天的金刚经,意外的触碰到了金刚经的精义。 众所皆知,金刚经的精髓就在于四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字面的意思也很浅显,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做到呢? 知易行难,不外如是。 能做到,便是知行合一! 王重阳曾有名言: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在某种意义上,儒释道是相通的,王蠡也不排斥佛门。 再回想起这三天来的经历,王蠡突然有种猜测,也许出现在佛堂里的妙玉……是真人! 眼神略有闪烁,王蠡放弃了探寻真伪,不过这三天的连续诵经,让他的神魂中梅花香韵弥漫,那代表天谴的灰点仿佛失去了活性,再也窥探不到任何波动,这无疑是个好现象。 说明梅花香韵对于天谴有着良好的克制效果,但是要想消磨,还远远做不到。 不过王蠡也没有将之消磨掉的意思,他打算以灰点作为两仪神魂的支点,将结构完善。 这显然是个大胆的想法,如有大能得知,肯定会指着他的鼻子骂他不自量力,可是现代人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有唯物辩证法这种思想利器,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天谴固然可怕,却未必不能利用。 ‘咦?’ 王蠡突然发现,自己的修为已经踏足了紫府境中期,不禁神色复杂的望向观音。 观音依然嘴角勾勒,绽现出笑容,只是这次的笑容落王蠡眼里,既不是悲悯众生,也不是嘲讽,而是善意中,又带着几分狡黠的笑。 ‘菩萨,是你么?’ 王蠡也不怕和观音结因果,深施一礼,转身离去。 出了玄墓山,王蠡再次渡江,没两日,回到了泰山脚下的小山谷里,以咏叹读书法默诵《至虚极,守静笃》篇。 心绪渐渐沉静,抽离于肉身,通灵眼自行打开,眼前的山,已不再是熟知的泰山,而是承载着诸多王朝气运的厚重光点。 突然之间,所有的光点扑面而来,浑如泰山压顶,王蠡有种要被压成肉泥的感觉。 潜意识告诉他,一旦被压趴下,不仅吸收不到山之内气,还会受到反噬,只怕真的会被压成肉泥! 这比第一次吸收钟山的内气还要凶险,那时,尚有小翠、秋容和小谢与他分担,如今只能靠自己。 而且秦山的历史厚重沧桑感也远远大于钟山。 王蠡的双腿喀喀直响,随时要断折,紫府里,两仪神魂如同被狂风吹拂拉扯,渐渐稀薄,王蠡除了神魂剧痛之外,头脑还阵阵昏沉。 “不行!” 王蠡深吸了口气,强运大罗剑经,阴德、通灵玉髓气息、两种山之内气、剑气与文气疯狂运转,稳固神魂,如果神魂被吹散,那就是魂飞魄散了。 还亏得修成了紫府,并晋阶紫府中期,如果仍是识海,根本坚持不了这么久。 不过泰山的山之内气太过于刚猛,远远超出了王蠡的承受范围,怕是道境才能过来吸收,眼下的局面只是延缓了神魂崩溃的时间,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嗯?” 突然王蠡留意到,泰山的山之内气也是有区别的,有的明亮异常,有的色泽晦暗,其中有一股非常晦暗,带有大量的负面气息,被其他光点排斥。 “难道是……宋真宗?” 王蠡隐隐有了猜测,被排斥的那簇光点,很可能宋真宗封禅遗留,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帝王来泰山封禅了。 主要是宋真宗德不配位,拉低了封禅的下限。 不过这倒是让王蠡看到了一线曙光。 宋真宗的封禅气息较弱,也易于吸收,如果成功吸收宋真宗的光点,可以提升神魂强度,由易到难,逐渐吸收泰山的山之内气。 情形刻不容缓,王蠡强忍痛苦,集中精神,接引那团晦暗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