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玄幻 >>红楼聊斋逍遥仙 >>第二二三章 琼林宴
第223章 琼林宴 王蠡有些惆怅,毕竟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还是有些感情的,不过随即就晒然一笑,天底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考试已经全部结束,新的人生旅程即将开始,是继续留在京城当官,还是回金陵过逍遥日子?必须要规划好。 当然,不论做什么,前提是不能掺和进四王八公与皇帝的争斗当中。 王蠡在京城没什么熟人,除了薛蝌兄妹和宝钗前来祝贺之外,再无他人,他乐得无人打扰,分别给苏妙贞、小翠香菱和秋容小谢寄了封信,告之自己的情况,其余时间都留在宅子里,消化文界的所得。 尤其是定境第二层与第三层心法,结合秦桧的心路历程,倒也有些收获。 三日后,琼林宴! 大清早,一百零五名贡士进了宫,有礼部官员教授礼仪,其中一甲三人,二甲三十人,剩下的全部是三甲同进士。 一个时辰之后,开始夸街。 “咣!” 有铜锣敲响! “夸官喽!” 瞬间鼓乐大作,队伍前有两队骑兵引路,后面有礼仪官,各持扇、幢、牌、旗。 之后是一甲,二甲,三甲,个个穿着官服,帽插宫花,由王蠡领头,后面跟着一排侍卫。 夸官并非绕城一圈,而是宫中出发,由国子监到礼部,登记户籍名册,自有六百里加急回家乡报喜,并在礼部再一次演练琼林宴礼仪,以备出席宴会。 过程无聊又繁琐,却必不可少,是告诉新科贡士们,别以为中了进士了不起,自踏入礼部的这一刻,只是朝廷的下等官吏,一切要守规矩。 好不容易,挨到傍晚,众人再次入宫,被引领进太和偏殿,有宫女服侍沐浴更衣,焚香洁身。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众人一袭新衣,头戴三梁进贤冠,在太监的引领下,去往太和殿。 殿内灯火通明,影影绰绰,琼林宴作为两年一度的盛宴,不仅仅是皇帝接见,还有京城勋贵与诰命参加。 一行人于殿前停下。 “有敕!” 一名太监从殿中步出,喝道。 所有进士齐齐跪倒,等待唱名。 太监冷眼一扫,有些诧异。 以往琼林宴,谁不是心情激昂,两眼放光? 可这届…… 好象死气沉沉,毫无欢欣? 难道不是十年寒窗苦读日,一朝金榜题名时吗? 太监怀疑自己看错了,揉了揉眼睛,再看去。 “嗯!” 状元王蠡,倒是不亢不卑,气度轩昂,可自榜眼以降,多是神情冷漠,有些人还隐有警戒之意。 “这……” 太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索性照本宣科的诵念诏书。 “永明四年二月十八,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丹墀下,平静的异常,太监居然读出了一种毛骨耸然的感觉,好不容易,一篇诏书读完,匆匆唤道:“礼毕,进殿!” 以王蠡为首,众人陆续进殿。 王蠡作为状元,在序班带领下,向丹墀上方磕头行礼。 永明帝那龙目一一扫过,先看向王蠡,暗暗点头,当看到其他人时,不由一怔,心底隐有怒火燃烧。 他也觉察到了不对劲。 这届的学子,没有活力,没有精神,漠然待朕,那气息表明,对朕并无敬畏,甚至有些还泛着死鱼眼,在偷偷打量他。 不过殿上也不是发作的地方,永明帝笑道:“朕昨夜仔细看了你们的履历,很有感慨,国家取士,两年一比,就是简拔英杰,望你们好生体念朝廷的恩典。” 有礼部官员高唱:“状元率诸进士同进士上表谢恩!” “吾皇万岁万万岁!” 王蠡按照礼部交的礼仪,率诸人齐呼万岁,又恭谨上表,这是礼部替他拟好的,一句自己的感言都不能掺杂。 按惯例,一套流程走完,要恭送皇帝移驾,但永明帝心里不痛快,想弄清楚这届的学子是怎么回事,只挥挥手,顿时,乐声大作,宴起。 上一次在国子监观战,择婿是其次,主要是思想教育,让文臣武将,勋贵命妇,公子小姐看看清楚,若不忠君爱国,死了以后,每三百年也要被揪出来再杀一次。 堪称永世不得超生,就问你怕不怕?敢不敢不忠君爱国? 而今次的琼林宴,确是为择婿而办。 席间众人打量着学子,尤以王蠡最为瞩目,不过有些自知段位不足的,很快就把目光移向别处,倘若有中意的人选,会先着人调查家里的情况,再请媒人说聘。 学子们也打量着众人,很有一些翻眼看皇帝。 ‘此朝皇帝柔弱,想文帝、景帝、汉武三朝帝王在位时,谁敢当着皇帝的面说说笑笑,肆意酒食?’ 中行悦暗暗摇头。 不过皇帝暗弱,对于他也是好事,他生来就不是个安份的人,不仅对汉朝恨之入骨,对继承汉朝道统的中原王朝,也同样有着难以说清的仇恨。 嗯! 稳下来之后,还得接近皇帝,惑之导之,将这大郑江山献与异族。 ‘此帝不及石勒远矣,吾当远离,另寻明主!’ 张宾暗暗摇头。 想当年,他主石勒是何等的气吞万里如虎?皇霸之气贯日,而这位大郑皇帝,只有装腔作势的威严,实则草包一个。 ‘此帝进取不足,却堪以守成!’ 与张宾相反,程遐却是越看越满意。 他被所谓的雄主搞怕了,当初石虎抄灭了他满门,相对而言,还是暗弱之主易于伺候。 永明帝绝对想不到,他的座下,聚集了古往今来,最顶尖的那一拨汉奸逆贼,还对他评头论足,他只是感觉到气氛越来越微妙诡异,一刻都不想多留,于是袖子一挥,转身就走。 皇帝走了,王蠡自然不会留下来,索性也走。 他是状元,连状元都走了,其余学子也纷纷离席而去,转眼间,只剩一群勋贵命妇面面相觑。 琼林宴后,有三天休息,进士与同进士,可以趁这工夫,呼朋走友,或者接受富贵人家的投资,以及谈婚论嫁。 王蠡哪都没去,依然闭门不出。 这日清晨,荣国府正一片忙碌,鸳鸯也在给老太太梳洗,突然周端家的匆匆而来,唤道:“老太太,戴公公来了!” “什么?” 老太太一惊! 戴公公是皇帝的贴身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俗称内相,大清早上门做什么?心里有了强烈的不安。 不过她也不敢怠慢,忙道:“先请戴公公正厅奉茶!” “是!” 周瑞家的离去。 谢谢好友不其名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