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悬疑 >>黑色虚言 >>黑色虚言(45)
总感觉我似乎有什么地方想错了,我不得不放弃在这个问题上的持续探究,因为我们已经到地方了。 “这里就是黑河镇的杂姓。” 在摄像师这样跟我说明地方后,我对这个名字不由产生了疑惑和好奇。 “这里为什么叫杂姓?是因为这里各种姓氏的人很多吗?” 有一些问题真的很有趣,就放在大家眼前,但大家却习以为常,从未去思考这其中的内涵是什么。 摄像师显然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地名的涵义,回答不上来,就只能转头去向吕先知求助。 吕先知笑了一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然后给我们解释了一句。 “你说的没错,这里确实是因为各种姓氏的人很多才会被叫做杂姓的,而黑河镇的大姓是姓周。” “还真是这么回事啊!” 被肯定了是这么一回事,我感觉还真是挺好玩的,也不知道这个地名到底是何时形成,而以这种东西作为取名的依据也是让我有点说不出来的感觉。 “我们要找的这一家人姓张。” 往那边找过去的时候,吕先知这样跟我说明,我就点点头表示了解。 很顺利就找到了这一家人,敲开门之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挺年轻的女人,她疑惑地看着我们这一群人,不清楚我们的来意。 “你们有什么事吗?” 吕先知开口。 “你好,我们是《晨光报》的记者,之前我们《晨光报》给你们报道过你们家里有人患病的事,现在我们是来做回访的,那位病人现在怎么样了?” “噢……是你们呀!” 女人似乎是想起来了,脸上是掩盖不住的惊讶,这样说后,她马上打开门请我们进去。 ——应该是非常普通的家庭。 从他们家的装修、布置,我得出这样的判断,并不是那种大富大贵的家庭。 “你们先坐一下,我去把我外公外婆叫出来!” 女人马上去里面喊人,我们就坐在这里等,就看到吕先知伸手进口袋里掏了掏,摸出来一支录音笔,在手上摆弄着,而其他人也各自做着采访前的准备,只有我在这里没事干。 这种“不合群”的感觉还让我挺不舒服的。 无事可干,我就把手机摸出来翻了翻,并没有看到有信息和其他东西,我就给手机关机了,以免影响等下的采访。 很快,女人就和一对老夫妻从里面出来,男老似乎身体不太好了,由女老搀扶着,还拄着一根暗红色的拐杖。 “你好,张老先生!” 见老人出来,吕先知马上站起来跟他打招呼,看到其他人也马上站起来,我就跟着做。 “哎呀,是吕记者吧,真是好久不见了!” 面对吕先知的老人显得有些激动,踉跄着快步往前走,和吕先知握上手。 “是很久不见了,张老,您身体还好吧!” 松开手之前,被搀扶着坐下来的张老笑着回答。 “还挺好的,估摸着起码还能有好几年的活头吧!哈哈~” 老人家活了大半辈子,对死亡这种事情早就看淡了,还能活着就活着,到要死了也别说有什么遗憾。 寒暄之后,张老主动将对话拉到正事上。 “吕记者,我听说你们这次来是为了回访我儿子的事?” 吕先知点点头,同时示意边上的摄像师准备开始做事。 “没错,可以麻烦你们接受我们的采访吗?” “这没问题。” 得到许可了,吕先知这才把录音笔打开,然后示意摄像师开始工作。 “今天我们来到了黑河镇的杂姓,将对一户我们先前采访过的家庭进行回访……” 在吕先知对着摄像头说这些开场白时,张老和他的家人都表现得非常自然,想来也多少有点习惯这样的做法了。 等把先前的采访情况进行说明以后,吕先知就对着张老问了。 “张老,能请您告诉我在那之后的事情吗?” 张老点头。 “经过你们《晨光报》的报道以后,我们家的事确实得到了各方的关注,市里的医院还组织了一个专家组来对我儿子的病情进行调查、会诊,可惜呀,他的病实在是太奇怪了,那些专家们都是束手无策。” 就在这里,吕先知猛地抬手挥了一下,让摄像师停下来。 我不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就往他脸上看过去,只见他换了一副神情,对张老问。 “张老,您儿子现在……” “人已经走了。” 吕先知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说不出话来,而我就在心里摇头,果然是这样。 老人的儿子死了,这次采访的主角已经没了,这件事可就怎么说怎么尴尬了,吕先知先前的采访计划只能作废,我们一块去给老人的儿子上了柱香。 “张老,您能跟我们说一下后续的事情吗?” 在这之后,吕先知又让摄像师把摄影机打开,还准备往下再录点什么,我不清楚他到底是怎么打算的,就只能在边上看着。 张老点头。 “在医院那边派来专家以后,他们把我儿子拉去医院观察了一个星期,尝试了很多种办法,都没什么效果,那些专家就一个个都放弃了。” “之后又在医院待了一个星期,医院方面就跟我们说,如果还让我儿子继续在医院待着,我们家里就要交钱,可我们家里哪还有那么多钱,就只能把他又接回来。” “他在家里躺了半年,在一天晚上,人就走了!” 张老的话里说到了一些让我不得不在意的事情: 医院方面先没有跟他们说过收钱的事,但在专家们都束手无策之后,他们就开始要钱,这里面的原因无非两个。 其一,医院方面对这病实在是没办法,继续让病人在医院待着,万一那边出了岔子,医院也麻烦,就干脆以要交钱为借口,让患者家属自己把患者接走。 其二,这件事的热度已经过去了,医院方面没办法再为了应对舆论的压力而负担着这位病人的一切开销,所以这位病人就哪来回哪去吧! 第二种情况并不少见,也是媒体、舆论武器要命的弊端之一,没有持续力。 一件事情通过媒体的报道可以瞬间发酵成全国关注的热点,而各种资源就会跟着投入到这件事上,而当新的热点关注走进几乎只有“七秒钟记忆”的网民眼中,他们的目光就会纷纷跟过去,将之前那需要更长时间关注的事情给遗忘掉了。 伴随着热度与舆论的退出,原先倾注在这件事上的资源也会快速退出,就是这么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