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龙火速回到便衣大队,将在这些重要情况汇报给李君安,他打电话到保卫处,周大伟处长喜出望外。
这些线索是一个要大的突破,从中可以挖到潜伏更深的敌特,让李君安指挥赵云龙,便衣大队再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李君安看到了赵云龙从代号老狐狸这个放羊老头居住地,找到的那个红木像框,一眼认出了像片上的女人就是在宫北大街,踪李有财的年青女人。
他又提审了在押的保密局津城工作站长李俊:
“我坦白,我确实不信任李有财,我布置的任务,他总是推三了四。我就给保密局总部发了密电,怕他有变。
他们也答应派出国防二厅老狐狸手下的一个女人监视他,可是这帮蠢材,干什么也是拖泥带水,没个利索的。到了最后,我还是倒霉在他身上了”
李俊这个新口供证实了刘源的判断,这个年青女人与老狐狸同任职于国民党国防二厅。
他又把赵云龙带来的那只“女鬼”跑掉的绣花鞋,与蔡科长,李有财在江西义地余文乐墓碑接头的绣花鞋对照,其图案不一样,形状差不多。
这个“女鬼”也可能是监视跟踪李有财的年青女人,也是老狐狸的假称二闺女的联络员。
李君安也陷入了疑惑:这深更半夜,她穿着一双绣花鞋,扮“女鬼”到已经死亡的老狐狸居住地去干什么?
是和谁接头?还是想吓跑院里的邻居,到死亡的老狐狸居住屋里找什么物品,是找那个镶有她像片的红木像框子?。这都很有可能,李君安己指示赵云龙带领便衣队员严密监视,那个北站旁宙伟路上的王昌平寿衣店。
他马上到北站宇纬路一片当地公安地派出所,了解王昌平寿衣店的情况。北站派出所的小会议室里,市局政治保卫处,李副处长的到来,刘所长就清楚知道案情重大,亲自汇报王昌平寿衣店的情况:
这个宇纬路的王昌平寿衣店是一个老字号在各区还有两个分店,店铺的己开张营业六十年多了,店主的老掌柜就叫王昌平己八十多岁。
现在由大儿子王俊凯经营,他们家风作好,对一些有为百姓做好事的义士死亡了,就无偿提供寿衣。
清未时期,一名为民请命,大呼百姓疾苦,维新改革的义士被直隶总督府判了杀头罪,横尸北站荒野,其家属收殓无钱买寿衣。
老掌柜王昌平就秘密让小伙伴将一套寿衣送去,让义士体面下葬。
这样的事情还不少,还有这些地下党的烈土,抗日的壮士等,只要是为国,为百姓捐驱的英雄,他都尽量照此办理。
这一带民众都知道,都赞扬老掌柜王昌平及一家人的义举,是积德行善之事,他的大儿子也是如此。李君安听了刘所长关于王昌平寿衣店的介绍,也感觉这个店不会是国民党特务的联络站。
那为什么和老狐狸的联系人,这个伪装成二闺女的女特务和店里的人员这么熟细呢?
他和刘所长商议了一会儿,决定不别打草惊蛇,找那个和女特务相熟的帐房先生,他们秘密地先把寿衣店的王掌柜请到一个不显眼的地方,先了解情况。
刘所长选定了离寿衣店不远的宇伟路的街道办事处,他打电话给办事处,一会儿就联系好了。
他带着李君安和一个便衣队员到了办事处,街道的干部给他们安排了一个空间房,又派人以搞店铺消灭四害搞卫生的名义,把寿衣店的王掌柜找了来。
李君安和刘所长刚在这间屋的木椅上坐下,喝了砌好的两杯茶水,王掌柜就来了屋里。
他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长白胡须飘然,圆润的面容,慈眉善目,穿着一身黑色绸缎的中衣唐服,气宇宣昂。他们眼晴一亮,这王掌柜不是一般人,是个正气刚直的老人家,李君安站了起来,给王掌柜让坐,并亲自到了一怀茶递给老人。
王掌柜看到可能看到派出所刘所长,和穿着一身深灰色中山服,目光敏锐的,客气谦逊的李君安就觉得有大事来访。
刘所长向老人家介绍着:
“王老掌柜,这是市公安局的李同志,找您了解一些事情,刚才为了不想让这事情太显眼,就以搞卫生的晃子把您请来了,请您谅解”
老人家微笑着回答:
“刘所长,李同志没事,这天津也解放了,这街面上民众安居乐业,都赞扬人民政府管理太好了,这比解放前是一天一地。
可我也知道解放前,那些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国民党,黑帮恶霸,地痞流氓,这些坏人都不甘心,肯要捣乱破坏这好日子。
在暗处还躲藏不少坏人和特务,公安同志也一定遇到了不少案件。我经历了民国,日伪,国民党时期,什么人都见过,什么事也知道不少。只要我清楚的,毫不保留地向你们提供情况和线索”
李君安听了王掌柜豪爽又如此明智的言语,让他心中十分佩服:
“老人家,刚才刘所长介绍了,您正直善良的一家人让我佩服,您刚才讲的太好了。
今天,我来确时麻烦您一件事,您看这个女人认识吗,她好像您店里的帐房先生很熟,您了解他们的关系吧”
李君安拿出了赵云龙从老狐狸家里,找到的那个年青女人的像片,递给了王掌柜辨认,他看了一会指着像片说到:
“这个年青女人我太认识,她是我店里会计余文立的侄女,叫余美丽,总到店里来找她二伯,他们是一家人。
八年前,这个余美丽是余会计收养他大哥的大闺女,那时是日伪时期,这个大哥被日本宪队兵抓了去枪毙了,大嫂被吓成了疯子不知去向。
那时,这个大哥的有两个女儿,小女儿让在南京的奶奶接带走了,这大女儿在这上中学就寄养在余会计的家里,以后就成了一家人。
我还记得,八年前的一天,来了几个神秘的人员到店里找余会计,告诉他,他们把他大哥的尸体收殓了,埋在了江西义地的公墓,立了一个刻有他大哥名子的墓碑。
以后,每到清明,他都领着这个侄女到墓地去祭奠”
李君安心里一惊:
“老人家,这余会计的大哥叫什么名子,是犯了什么事让日本宪兵队枪杀了?”
王掌柜又想了一会儿:
“他大哥叫余文乐,具体犯什么事,我就不清楚了,这余会计在日寇没占领了津城时,在三区的税务所当所长,管理宇伟路一带店铺的税务。
到了日伪时期,日本人为了盘剥压榨我们这些商户,接管了税务所,由日藉人员当了正副所长。余文立失了业,他也懂得会计业务,又和我熟细,就到我店当了会计”
他这一干就是八,九年很兢兢业业,没有不良嗜好,也没有所长的架子,把我这店里的财物管理很好,成了我的好助手。
他们夫妻没生过女孩,只有三个儿子,对这个漂亮聪明的侄女太疼爱了,比自己的三个儿子还亲。
可是在一九四六年的春节,他们夫妻带这个余美丽回到了南京,与父母团聚过节。可不知为什么,这个侄女不想回津城了,留在了南京。
过了春节后,余文立夫妻独自回了津城,他有一阵经常伤心想念这个养女,向我说白疼这个侄女了。
前一月,这个侄女余美丽,又回来了,我听余文立说,她这次来津一来探亲看望二伯一家,二是要把父亲的遗骨带回南京,让他回归故里埋在其爷爷,奶奶的墓地。
所以,她这些日子常来到店里来,和她二伯研究起墓之事。因为他的养母二婶儿不同意移坟。
这个余美丽不敢在家里提这事,就到店里来和二伯商量,可这事真不好办,她找了好几家殡葬馆,也到江西义地的父亲墓地去了几次,但都没办成”
李君安己经完全明白了,他站起身握着王掌柜的双手:
“老人家,太感谢您了,我了解了很多重要情况,为了您的安全千万不要把这些事向任何人讲,我们一定找到破坏人民群众好生活的坏人,粉碎他们的阴谍。
您回去悄悄告诉余会计到这来一趟,就说街道主任找他,帮作几张报表,这样不会引起他的神情变化,让别人看来,以保证他的人身安全,谢谢您了”
王掌柜站起身高兴拉着李君安的手赞扬着:
“李同志,我一进屋看到你就是公安局的大干部,一表人材,还这么客气和蔼,这人民政府就是和国民党官面不一样,解放前,那旧警察局的警官一见到我们这商家,像恶狼见了绵羊一样。
平常不用钱喂好了,如果让他们招了去就没好了,不是挨训骂就是挨打,你的话让他不爱听,就吐你一脸唾沫。
李同志,我们这些从那些年代过来的人,能不从心里拥护人民政府吗?我要想起什么重要的事和线索,就告诉刘所长,再见啦”
刘所长也起了身和李君安一起把王掌柜送到院子,他们挥手告别。
又过了不到十分钟,女特务余美丽的二伯来了,他也有五十多岁,神情平静地进了屋里,见到了他认识的刘所长,就知道什么事情了。
余会计刚坐好,说出了使李君安和刘所长吃惊的话:
“刘所长和这位同志,今天你们不找我,过两天也会去你们,你们是为我侄女余美丽的事来的吧?我虽然,过去很疼她,但我不会护着她。
她没有孝心我们养了五,六年,回了南京后,只给我们来了几封信,以后两年没来过一封信。原来她去了重庆,我也不知道她干什么工作。
她这一回来,我觉得也不是三年前那个聪明伶俐,天真活泼的侄女,而是变成了一个让人琢磨不透,行为诡异和她的爹一样的人。
原先,我这个被日本人枪杀的大哥,我们一家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究意是什么事情被枪杀的。
日本宪兵队指责他是抗日分子,是什么军统,地下党。直到抗战胜利,这国民党官面也没下结论。他不明不白地就死了,让人琢摸不透。我这个大哥的大闺女又和他一样,神神密密的,不知中了什么邪了。
她一回到我的家,就嚷嚷着要起她父亲余文乐的坟,要挖开墓收抬遗骨,送回南京老家葬在爷爷,奶奶的墓地。我的夫人一听不愿意,从风水讲,这不是女孩子办的事,要起坟也给在南京老家的老伯一同来办啊。
我们给老伯打电报一问,老伯来电说,根本不知道这起坟的事。而且这次她回到我的家里,是东奔西跑,也不知道干什么,有时间一夜不归,到一个夜总会去玩,这不气死我了。
最让人担心的是,前些日子,我的夫人不经意拿错了女挎包,把这侄女的包当成自己的了,可打开一看都吓傻了,挎包里有一把精致的小手枪。
我夫人问了她这事,她确不在乎说,从夜总会半晚回来怕遇上坏人,防身用的。你们听听还是一个闺女说的话吗?我怀疑她被坏人勾引了,才想到派所儿找警察说一说”
李君安听了余会计诚肯的讲叙,和焦急的目光里,也认定他说的是实言:
“余会计,我十分相信您,您反映这些事,也是我们正要调查的,您的这个侄女余美丽不是被人勾引这么简单,我们怀疑她可能参加了国民党特务机关,是带着任务来津城的,具体她执行什么任务我们还在调查。
您怀疑她也是正常,可千万不要从神情中留露出来,包括今天您说的一切,千万别向任何人暴露。那是很危险的,这帮特务心黑手辣,什么事都干的出来。
您回去后一定要和往常一样,别让您侄女看出您有什么异常。
如有她的可疑情况立即到这里,假借给办事处帮忙,打电话告诉刘所长。我们会派人急时来见您,打电话的事别让任何人知道,更不能让您侄女知道”
您有大哥余文乐的照片吗,拿来一张让我看一下,我们可以帮您一家弄清您大哥余文乐的事情”
余会计高兴地回答:
“这位公安同志,那我太感谢您了,那照片店里就有一张。八年前,有几个神秘的人员拿着我大哥的照片到店里找我,就是他们告诉他己被日本宪兵队枪杀了,他们收了尸体,把他理葬在江西义地墓地。
这张照片至今我还留着,夹在了店里的一本帐册里,我现在就去拿”
余会计起身回了寿衣店,一会儿就回来了,把一张发黄的照片递给了李君安,他仔细端详,不由心中一震:
他认出了这个余文乐就是当年日伪时期,在塘沽洋港区和他一起进行地下抗日活动的,军统津城工作站的余长安站长。这可是最重要的收获,余会计又详细讲起他大哥一家人悲惨的情况。
在江西义地第一公墓,那余文乐墓碑下埋葬是什么人的迷团,终于解开了,可是围绕着这个墓碑的激烈斗争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