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几年的斗转星移,黎元明的大太太己经成为了长江一带着名航运公司的董事长。
李君安到了南京办案子,借机拜访了她。
姐兄两人一见如故,又提起了十几年前,在津城原意大意租的但丁街上,黎元明别墅小洋楼里的往事。
李君安向大太太回忆着:
“大姐,您真是走对了一步,如果不拍卖了您家的小洋楼,那日本人侵占了天津,时间不长就把意大利租界占领了,整个租界的小洋楼就会被日军霸占。到了抗战胜利,那些红了眼的国民党接收大员,也以您丈夫的历史问题,以敌产为名把您的小洋楼收了去。
他也讲到了王太太和好友赵学铭的身世:
回到解放的津城后,李君安也去东北角找过大太太的好闺蜜王太太,可她们搬家了。他打听四合院边的邻居,才知道日伪时期,一个在日伪市政府任职的一个大汉奸,看上了王太太家的四合院,用了一个诡计把她的丈夫打成抗日分子,抓进了日本宪兵队。
这个大汉奸又假惺惺找王太太,说他能救她丈夫出狱,可有一个条件,必须把四合院转让给他。
王太太为了救丈夫的性命,没有法子将四合院子,贱卖给了这个大汉奸,带着丈夫和孩子,通过她舅舅在英租界的关系,远走它乡到了新加坡经商,现在也不知怎么样,没有一点消息。
他的好朋友赵学铭,因在日伪时期,天天吃杂合面,又患了肺结核也病世了,那时真叫国破家亡啊。
大太太也叹了一口气:
“兄弟啊,可不是么,那年抗日胜利了,我还在重庆,我的二妹夫从南京到津城办事,顺便去打听你们的消息。也到了你工作的租界警察署询问,那警署改成了国民党的警察分局,想找赵学铭警官,可一问才知道日伪时期,他得了肺结核病逝了,可从别的警察那,还是没打听到你的音信。二妋夫到了王太太在东北角住的四合院,一家人没了人影,己成了一个国民党警备区副司令的私人住宅。
2
大太太董事长也回忆起,她抗日时期的状况:
上海沦陷,日本鬼子将要包围了南京时,大太太率领黎家和娘家船队,忙乎为南京的政府人员,工矿企业,战略物资,城里民众撤退。
她也不顾不上公司什么赔钱倒闭了,觉得国家要是亡了,这些船队也给让日本人霸占去,就是倒闭了,也不留给小日本。
有的富商有钱人看她的笑话,说这是假积极,傻子一个,不挣钱白忙乎,还搭上轮船的油料钱,公司离关门不运了。
大太太的船队为了抗战运输,黎氏和娘家人都到重庆去忙乎,结果,躲避了南京沦陷的日军大屠杀,船队保住了,也没伤亡一个亲属人员。可看她笑话的那些富商们的一家男女老少,被日本兵杀的杀,抢的抢,有的当了汉奸。
抗战胜利后,太太太的一部分船队从重庆回到了南京,那些活下来富商和家属,亲戚,有的也是倾家破产,有的被国民党抄了家。他们又都赞扬起大太太了,说她是福大命大,有眼光。其实,她还是那时受了李君安的开导指路,才有了这本事,有了这么好的机遇。
李君安听了这段事情,笑了:
“大姐您谦虚了,那时您是沾事则迷,我是旁观者清,你丈夫在世时有才能没发挥出来。您也心底善良,积极进步了,事业有成,我可没能耐干起这么大的一个公司,我还是佩服您。
他又问起大太太的家事:
“大姐,您又成家了?,您的两个儿女挺好的”
这一问让大太太笑出了声来:
“兄弟啊,我一说这事你也给乐我,那时,我卖了小洋楼回到南京,亲戚朋友四邻的拿我当财神爷了,提亲的挤破了门坎,可我给重新成立船队创业,忙了个腿肚子朝天,就时间没搭理他们。
大太太又讲叙道:
以后,她的孩子们也成人了,有个关系户修船厂的王经理,挺关心人,还算老实疼人。
可大太太一考察王经理是个胆小怕事的人,没有李君安兄弟那样有勇有谋,正直钢毅的劲头,她打了退堂鼓。
到了抗日和解放战争时,大太太整天冒着危险,奔波劳碌,又耽搁了年岁,现在南京解放也安稳,她也岁数太大了,再说,谁也没胆量和资历,来娶南京最大船运公司的董事长,就这样子了。
现在,大太太的小儿在西南联大学习机械制造,立志以后要造中国自己的战斗机,打落外国侵略者的敌机。大闺女大学毕业后在公司帮她的忙,主持重庆分司的事务
李君安赞扬了:
“大姐,您教子有方,让一双儿女成了优秀人才。”
大太太也爽朗地笑了起来:
“大姐不如你,你是出生入死,在隐蔽战线的地下党员,在天津时,我都也没看出来,你家庭怎样了,父母好吧”
5
大太太的关心,也让李君安依依介绍了起他一家人的状况,这位把他当成亲兄弟一样的董事长,提出许多让他的一家人过上幸福些生活的方案:
一是,要给李君安在津城买一个四合院,有个家,他的儿女可以到南京的轮船公司工作。
二是,还要派人到沧州把他年老的父母接到南京生活,享受一下清福,总之,大太太要真心报答他。
李君安深知:大太太是一个以滴水之思,以涌泉相报,正直的好大姐,她现在有能力,有财力,为他的一家人带来一般人不可得到的幸福生活。
可他都惋言拒决了:
“大姐,我知道您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好大姐,这心意我领了,可我不能接受您的任何一项资助。我和媳妇现在也是国家干部,虽家庭生活一般,但比起我那些牺牲的战友幸运多了,也知足了,父母一家人在老家沧州也过的很好。
您有了这么大的企业,是您无数心血和全体公司职员,工人们辛勤劳动而来的,我不能享其成果。只有我自己心勤创业劳动得来财富,那大用着幸福,我只能祝贺您事业有成,蓬勃发展,没有享受的权益”
大太太听了他的话很感动:
“好兄弟,别看我现在是个董事长,是你的大姐,在你面前我还是说不过你。别管什么,你如果有了困难我一定要帮你,你可不能拒决了,要还这样我就生气了,我就等于拿我当外人了”
李君安点了点头:
“好吧,我听您的,有了解决不了的困难,一定来找您”
6
而后,大太太又向李君安提起十几年前,丈夫黎元明如何被天津警方秘密抓捕一些线索,和那笔巨款的神秘结局。
李君安听后,也不由大吃一惊,终于知道了黎元明为何没有逃脱天津警方抓捕,和那笔神秘遗失巨款花落何处。
原来,大太太第一次回到南京时,到了娘家,就把受到惊吓的两个儿女托嘱给妹妹的照顾,急于去处理丈夫的后事。
几天后,大太太接到意大租界警署的紧急电报,又赶回了天津,卖了那座别墅小洋楼后,第二次回了家。她的两个儿女也好像从悲伤和惊吓中恢复了。
一天晚上,大太太刚睡着,被身边大女儿的惊叫吓醒,她一边安慰,一也询问:
“好闺女,又作恶梦了,别怕妈妈在身边了”
大女儿揉了楺眼,坐了起来:
“妈,我又梦见爸爸了,也回想起住在那幢别墅小洋楼时的一件事情,一天爸爸提着一个大皮箱,去了我上学的小学校,向老师请了假后,将我带出教室,给了我一个精美的文具盒,上有锁扣,让我放进书包里。
然后,爸爸领着我向校外走去,并对我说,己和妈妈商量好,今天要让我跟随他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
可我们刚走到大门口,他好似看到了什么危险事,神情紧张,又改口让我回去教室上课,保存好那个文具盒,就急匆匆而去。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到他,您几次告诉我爸爸去了很远的地方,多少年也不能回来,这是真的吗”
此刻,大太太倾听了女儿的话,泪流满面,也不愿将这个噩耗伤害这个幼小的心灵,还隐瞒着丈夫己去死的事情:
“孩子是这样,你总想着他,我也知道,你就把他留下的那个文具盒,好好保存,永远不要失掉”
“嗯,妈我记住了,我去拿那个文具盒,让您看一看”
女人说着下了床,取来珍藏在自己衣物柜的一个精美大文具盒。
当大太太琢磨好大一会儿,才费力打开了印着小猫头像的,那个彩色金属大文具盒时,不由大吃一惊,里面放有两张英国汇丰银行,共数额在三十八万元的汇票。
她完全惊呆了,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在十几年前的天津,日本人,青帮,天津警察局等势力,为了寻找丈夫,黎元明这批神秘巨款遗款,施展阴谋鬼计,大打出手,搭上了二太太李香玉,女佣人王玉琴,日本人的特务,青帮赵大公子的男保镖,多少条人命。
而今确在神奇的落到自己的大女儿手中,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了,为何丈夫要瞒着她从宝坻县城,来到小学校带走年幼的女儿,究竟他们一同要到什么遥远地方去?
为何丈夫黎元明将这笔神秘巨款存单放入一个金属文具盒,给了大女儿,放入了书包,这些迷团如终悬绕在大太太的脑海里,至今都不能解开。
如今,李君安听了大太太这些叙述,心里比谁都明白:
黎元明的这批神秘巨款落于大太太手里,是天经地义,也了去他多年的一桩重大心事,更不想在节外生枝,不想帮于大太太解开那些迷团,不便透露他所知有关神秘巨款所的事情,只是微笑着祝贺这位董事长。
7
他们姐兄两人越聊越热闹,大太太又回忆起着李君安的往事,也埋愿起他:
“好兄弟,我也知道你的脾气,就是太正直了,只会帮助别人,有了困难和危难,从不麻烦别人。你失联后,我们断了通信联系,那时,你为什么不来南京找我们,我们也有约定好的吗?我和二太太李香玉的大哥,二哥都商量好了,一定会保护好你。
这二哥在美国领事馆工作,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官员都怕美国人,救你是轻易而行的事情。你可以先在我的公司帮忙,这不就躲过一劫,过了这阵子,你再去找地下党,我会支持你的”
李君安对大太太的怨意,也解释着:
“大姐,您可不知道,那时,我己经被国民党特务机关认定,是头号追杀的人员。我躲过他们的追击到了塘沽,也有来到南京,上海的打算。可我想到的,特务们也猜到了,会追击到你们这里,会给你们惹大麻烦,我这毛病一辈子改不了”
大太太大笑了,拍了他胳膊一巴掌:
“你说了实话了吧,我猜你那时就这样想的”
大太太还讲起李香玉的大哥和二哥的去向:
“南京即将解放时,李香玉的大哥押送中央银行的黄金,带着一家人到了台湾,也可能回不来了,二哥经领事馆一个美国朋友的介绍,去了美国,在一家跨国公司任职。他们也见议我,虽然新中国成立了,时局还会动荡,让我转出公司带着一大子家人去美国,最保险安全,可我下定决心在这新中国干下去,不离开故土”
8
忽然,董事长办公室门响了,打断了大太太的话语,李君安望去,近十个人一齐进了屋里,个个穿得华丽漂亮,他的这一身打扮真像进城土干部了。
李君安礼貌地站了起来,走在人群第一个就是大太太的二妹妹,他十分熟细。当年二妹妹随大姐到津城处理丈夫的后事,是他安排她们,住进了一家安全的旅店。
大太太的二妹妋快步走到了李君安面前,微笑地打着招呼:
“好兄弟,你可来了,一晃十几年了,这不是作梦一样吗?”
李君安马上亲切地问候:
“二姐好,刚才,我向大姐还问起你呢”
大太太的二妹真诚地说着:
“我也惦记你了呢,那时你失联了,我和大姐很担心你,打处打听你的消息。一到初一,十五就到夫子庙烧香拜佛,保佑你平安无事,这回我可放心了”
大太太把来的十几个的人,依依向李君安介绍了,有二姐的丈夫和两个儿女,和黎家的亲戚。
因她的三妹,小妹还在重庆,没有来此。
从这一家人的热情和恭敬的身态,李君安没感到自己是一个打扮土气,不待见的客人,和家人一样。
黎家和娘家人几乎全到齐了,大太太董事长喜笑颜开向大家宣布,到了中午,她请大家到南京饭店参加宴会,为李君安兄弟接风洗尘。
房间里的众人鼓起了掌,大太太马上让二妹夫打电话联系,组织好车子,又和她二妹又陪李君安参观着公司大楼的各个地方。
这是一座意大利议会大厦风格的楼房,大门前四个高大的乳白色石柱,浅黄色圆形大屋顶,花岗岩的宏伟墙体。
五层大楼里,各种工作部门齐全:
内河运输部,沿海运输部,财物部,董事长,总经理办公室,电报电话总台等。
不知不觉,临近中午,李君安和大太太的一家人,亲属坐着五辆豪华的轿车,向城里最着名的南京饭店驶去,一场盛宴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