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悬疑 >>津门迷案 >>第十六章 别墅鬼影
胡明一快速来到黎元明小洋楼院子的街头,赵学铭早于他到来。他在别墅对面街旁的一片小树林里,观察了一会儿周围的环境,见到了快步而来的胡明一就迎了上去。 他们一同回到树林中走到僻静处,赵学铭把一只意大利制造的手枪给了胡明一,这把手枪虽射程不远,可在百十米内射击很精准,又重量轻,精巧便于随身携带。 这两把手枪是抓捕赵友军从警署武器室领到的,配发了两个弹夹十发子弹,胡明一收好手枪。 他们前后分开,仔细环视四周围的地方,没有别人跟踪和可疑迹象才靠近别墅的院门。 胡明一用大太太给的一串钥匙打开了院门的暗锁,他们进入了院子里,赵学铭又把院门反插上。 此时,夜空中飘来一片乌云遮住了明亮的月亮,楼院里漆黑寂静,他们只听到自己的皮鞋踩踏石板路,嘎嘎的声响。 当胡明一就要走过楼门口时,猛然看见,二楼阳台的玻璃窗里,一个白色的影子闪过,他拉了一下身旁的赵学铭: “学铭,我发现二楼阳台窗子那闪过一个白影,你看到了吗” 赵学铭只盯视着黑暗的院子,并没看见那个影子,可他立即警惕起来,拔出手枪打开保险拎在手里。 胡明一小心地打开了楼门的暗锁推开了楼门,楼里也是一片黑暗。 赵学明来过这几次,精心地观察过楼里的设施,他顺着楼门旁的墙上找到大厅大吊灯的开关,打开了吊灯。 稀那间,一楼大厅一片光明,他们清楚地看到了二楼的楼梯,上了二楼。 二楼被大厅的吊灯映得也明亮了,他们也没看到各房间门前和阳台上有人影,楼道里确实空无一人。 胡明一有些迷茫了:他刚才看到阳台窗闪过的白影是幻觉?, 还是真的有人隐藏在这里。 他也拔出手枪打开保险,举着枪逐个拉动各屋的门,赵学铭侧身逼在门口掩护他。可各个卧室,卫生间的门房都锁地好好的,哪个也拉不开。 胡明一和赵学铭举枪上了阁楼,而那里也没有人,他走近阁楼窗前忽看到方窗己打开,从窗子钻出脚下是楼房的斜顶,要顺着溜下去就是粮站仓库的平顶。 他没继续追寻下去,返身回到阁楼里关好方窗,插好窗销子,赵学铭己经明白,胡明一刚才看见的楼里“鬼影”确实是一个人,他己从这里逃出。 这个人是从楼顶上进来的,到了事先打开的阁楼窗户来到楼里。 白影究意是谁?为什么穿一件白色衣服,是不是那个穿着白旗袍的女特工呢?,今天她来到这里又干什么呢? 他们两人猜测起这个鬼魅之人,因夜里无法看清其人痕迹,一时无法下出结论,只能白天再来查看。而她来的意图好判断,无非是冲着保险箱和巨款而来。 胡明一和赵学铭从阁楼出来,进到了大太太卧室,他们挪开床头柜露出了,那个镶在墙中的德国造保险箱。 赵学铭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箱子,令他感到不解的是这个箱子上,有两个钥匙孔。 他拿那把从二姨太客房里找到的钢制钥匙,插向其中的一个钥匙孔,没有进去。他又插入第二个钥匙孔,还是失败了。 胡明一又试了两次也都没插入这个保险箱,任何一个钥匙孔里。他们彻底失望了不得不承认,二姨太在客房隐藏的这把钥匙,不是这个保险箱的钥匙。 胡明一和赵学铭只能锁好楼院里所有的门,一无所获地离开了。他们又回到了同住的警员宿舍,带着疑问躺在床上: 二姨太这把如此重要的钥匙是干什么的呢?,那个存单是不是有关联呢?他们两人反复商讨也没个头绪,只能睡觉了。 胡明一翻来复去地回忆着进入小洋楼院的每个细节,到了后半夜才进入梦乡。 早上,天边露出灿烂的阳光,胡明一就来到小洋楼旁的粮站,敲了敲大门,里面一个好熟细声音传出: “来了,谁啊这么早。” 院门开了,胡明一见到的那个熟细的青壮年搬运工: “噢,是胡警官吧,案子办完了吧,我看隔壁的小洋楼里这没有人了,您快进来”他认出胡明一。 胡明一进了院子随搬运工到了门房,微笑地回应: “案子办的差不多了,今天又来麻烦你” 青壮年搬运工让胡明一坐在一个木椅子: “胡警官,快坐,别客气有什么事尽管说” 胡明一问道: “昨天晚上是你值班,九点钟时,你听见这院里有什么动静吗? 青壮年搬运工很快回道: “是我值班,前几天,常年夜在门房看夜的老头被小偷打伤了,这老板才让我们年青点的搬运工,分别夜班,防小偷。 昨晚上九点,我听到那仓库房上有劲静,拿起门房的一把铁掀跑了过去,看见了一个白色的人影一晃就不见了。以后就没了声响。 胡明一又仔细寻问: “那看夜的老大爷,是让小偷怎么打伤的” 那青壮年搬运工摇了摇: “详细的事我也不太清楚,您给找我们老板再问问,他呆会就来了。 昨天晚上,可我也没看清那个白影是什么样的人,不像是小偷,好样这个影子很轻,有长发飘飘的像个白衣女鬼。 我也很害怕,以为是上吊的那个女人显灵了,下半夜我都没睡好觉,总作恶梦,这个夜班我不想再上了” 胡明一安慰着他: “兄弟,别害怕,这世上哪有什么鬼,其实有时这人比鬼还可怕。你听过老人们说,鬼把人杀了的,打伤的吗,都说是怎么吓人勾搭人。 可这坏人才杀人放火,乱伤无辜,什么缺德事都干。走咱去看看那个库房” 胡明一请那个青壮年搬运工带领着走向粮站的库房。 这个粮站很大,院子的两面是高大的库房,中间是一排普通的平房。这里平房有老板的办公房,有放工具的房屋和员工休息间,还有一个马棚,是运粮马车的马匹吃草料的地方。 右边的粮食仓库正好与小洋楼相连,中间只隔一道三米左右高的砖墙。从小洋楼阁楼的窗户出来,就顺着不高的斜楼顶,跳到了仓库的顶子上。 胡明一仔细观察着右边库房顶和平房顶,这两房顶的落差有三米多高,普通人要跳到平房上是很危险的。 要是有武功和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可能轻松而过。胡明一查觉道,这个白衣人有一定的功夫,跳上跳下非常灵敏,可打伤看门老人是谁呢? 胡明一又问青壮搬运工: “兄弟,这院中间平房后面是什么地方” 那搬运工回答: “那平房紧挨着院墙,墙后面是一片树林,我猜,那个白影女人可能跳到平房顶上后,越墙跳到小树林了” 胡明一也赞同他的猜测,而他们身后有一声招呼声: “噢,你们在这了,警官先生您来了,” 胡明一转身见到一个五十岁左右,腰粗体壮穿着一身黑色绸锻衣裤的男人,满脸微笑地走了过来。 搬运工赶忙把这个男人给胡明一介绍: “胡警官,这就是我们的周老板” 胡明一上前握了握周老板的双手: “周老板,又麻烦您你” 周老板也挺热情: “胡警官,太客气了,前天。我们还到警察署报了一个案,其实可能只是个小偷,打伤了晚上看夜的老人没什么大事,胡警官还亲自来了” 胡明一反应很快: “周老板,我是侦探处重案组的,听这警署向我说了这件事。您这隔壁的小洋楼里出了人命案,我怕这小偷是不是冲着小洋楼来的。 昨天,我抽不开身,今天就早早来了了解一下情况。刚才我听您的员工说,昨天晚上,又发现了一个白衣人,从小洋楼的顶子跳到您这粮店的仓库房上了,好像是个女的” 胡明一又问周老板: “周老板,那天晚上,看夜的老人怎么发现有人进了粮站,又是怎么受伤的” “来,胡警官,到我办公的屋里祥细谈吧” 周老板客气请让,胡明一进了他的办公室,两人坐了下来,他谈起了前天晚上发生的那个伤人的怪事: 前天晚上大约八点左右,粮店的看门老人和往常一样巡视院子。 这时,夜空黑云密布,一阵阵闪电照亮着院里的一切,他从闪光中看见右面的库房房顶上,有一个白色人影,便急步拿着手中的一棵长木捧,奔到库前看个究竟。 可那个白色人影奔跳到平房顶子上,当他又跑到平房时,从房顶上飞来一个小砖块正砸在他的肩膀。 他痛得哎呀一声差点摔倒在地上,等他站稳时,那个白色人影早就不见了。 他回到院子的门房,插好门脱了衣服一看,自己的肩膀己红肿起来,疼的他一夜也没躺住。后来,他再也没见到有人跳进粮库。 等到第二天早晨,周老板来到粮库时,看门老人把昨天晚上遇到小偷,和被小砖头击伤的事说了。 周老板让他赶紧到诊所看伤,并到附近警署报个案,叮嘱他回家后休息几天,等伤好后再来看夜。 随后,周老板和后面陆续到来的员工,一块查看了院子的库房和各间屋子,可什么物品也没有丢失,他们都很庆幸。 周老板就分咐年青些的搬运工,分别临时顶替受伤的老人看夜。 周老板讲叙后,也迷惑地问胡明一: “胡警官,您考虑的对,从前天和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来看,那个神秘的女人要是个小偷,也不是冲着粮库来的。 她只是借着粮库的屋顶进出小洋楼,那她到那里干什么?,那里吊死了人挺吓人的,又都空无一人,是想从楼里偷点东西” 胡明一不能说别的,只能顺着周老板的话回答: “周老板,这太有可能,您也知道这小洋楼住的是富商,又空无一人。如果偷件古董,明清的花瓶类比偷您这一袋大米,白面值钱。 而且,那些东西个头又小又好拿,杠着您这一大袋米,他也不好上房啊” 胡明一最后,这一句话也让周老板笑了起来: “胡警官,你说的事我这粮站没有值钱的,大米白面的也不好拿。我们只存粮不卖粮,又没现钱,这小偷只能偷那小洋楼。 那看门大爷有点太莽撞了。只要这小偷不跳到院里,就别管她,省得逼急他就伤人了。 我回来告诉看夜的人:这个小偷不是飞贼,也是很有武功,三,四米的高的房顶一跃而过,让他们多加注意” 胡明一和周老板又聊起,小洋楼最近发生的一系奇案。周老板心中对这小洋楼里的一家人很是疑惑: 这一年多的时间,粮站里外天天车水马龙总开着大门,周老板也在院里院外忙乎。可是这一年多,他没有正面遇过那个小洋楼的富商黎元明,长什么模样都没见过。 有一次,只看见了黎元明挎着二姨太出门的背影。 每天早晨,都是大太太领着两个儿女出门上学,从粮站经过,她见到熟人也不搭人,打个招呼就走了。 这个二姨太很少出门,就是出了门,过了几天或半个月她才背着提包回家。 后来,周老板从进出小洋楼的客户,才查觉富商在天津郊县或外地有买卖,那些客人刚来时,向粮站的人打听小洋楼,都是外地口音。 令人更反感的是,这一家人刚住进洋楼后,还有几个日本模样商人来找这个黎元明。 几个月后,周老板又感觉到,不知为什么这些客户和客人都消失了,不到小洋楼来了。他也弄不清这个富商干的是什么买卖。 周老板只有和那个女佣人王玉琴还熟细些,她每天买菜,采购物品从粮站门口经过。 每到月初和冬天,她都花钱雇粮店的铁拉车和搬运工,给那一家人买些煤炭和过冬的大白菜,但是和熟人也是少言寡语。 这一家人在周老板印象中,总是神神秘秘的,这个小洋楼也是清静幽深。 哪知道,这一年多后,小洋楼就出了人命大案,让周老板评说这些事,就认为这个小洋楼风水不好太晦气。 他们聊了半个多小时,胡明一也没从周老板的叙说中得到具体重要的线索,就向他告辞了。 离开粮站,胡明一又进了小洋楼,仔细查看了楼里一个多小时,尤其是阁楼,也没发现可疑的脚印。 可想而知,昨天晚上,进到楼里的那个白衣女人是个特工高手,她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的。 难道她就是那个日本谍报机关的女特工吗?这几天,她私自一人到小洋楼来找有关巨款的线索? 胡明一想来想去,当前日本人和青帮赵大公子谁都可能没有掌握,找到巨款的主动权。 失望的胡明一又回到警署去上班,等待晚上与刘长江会面,能得到有价值的情报。 晚上八点夜幕降临,胡明一沿着海河边来到柳树林里,再次和刘长江接头,刘长江揭开了这个神秘的钥匙和存单的迷底。 刘长江仔细观察了胡明一的这把钥匙,又把那张存单和钥匙上的英文相核对后,对胡明一说道: “这把钥匙和存单上面都有HSBC的字母,HSBC是英国汇丰银行英文缩写。我拿着这个存单问过一个金融专家,他说: 这存单是汇丰银行给租用私人保险箱的客户开具的,单子上面的数字号码,就是保险箱的号码。这个汇丰银行对私人客户最讲信誉,保密性强。 明一,你这钥匙就是汇丰银行保险箱的钥匙,这钥匙和存单都证明二姨太李香玉在英国汇丰银行的金库里租了一个私人保险箱,那里保存着重要的财物。” 赵长江又问胡明一: “黎元明会不会把那批巨款的存单汇票,也存入了二姨太的保险箱里?” 胡明一肯定的回答: “可能性不大,我觉得二姨太租用的这个私人保险箱里,只有她个人的财物。 要是有她丈夫巨款的存单和汇票,她不会冒着风险与赵友军合作,去再找小洋楼的保险箱。她早就回南京了。 刘长江又问了胡明一不解的问夫妻,又是不法买卖的亲密合作者,他们是一棵绳上拴着蚂蚱。她又这么能干,黎元明为什么也瞒着她转走巨款?, 是他们夫妻关系出现破裂,还是二姨太作了背叛了丈夫的事情吗?” 刘长江的提醒让胡明一讲起: 赵友军和二姨太在图书馆的一段婚外恋情,被赵太公子的手下,一个也戴黑圆框眼镜,文质彬彬,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发现的事情。 刘长江慌然大悟,告诉胡明一: 这位赵大公子的手下他认识,这个身材,貌像和他相似的中年人,就是劝业场天宫影院的业务经理陈冬季。 因赵大公子是天宫影院的二股东,就派一个师爷陈冬季担任了影院的业务经理。由于他和刘长江长像差不多,被赵大公子戏称他们为劝业场的孪生二兄弟。 由于刘长江与赵大公子是单线联系,陈冬季并不知道他与赵大公子的关系。 天宫影院和天景戏院相隔不远,他们两人都担任着如此重要岗位,又都是文人,你来我往渐渐成了好朋友,无话不谈。 有一次,刘长河和陈冬季闲谈,陈冬季说起了他撞见了赵大公子的一名手下私自和一个富商的二姨太约会,这个手下可能就是赵友军。 胡明一也明白了赵友军的口供是有事实的,他又请教刘长江: “刘先生,即然二姨太把自己的财物放到了英国汇丰银行私人保险箱。那黎元明把巨款汇入这些国外着名银行,再把汇票放入银行的私人保险箱里,这样不是最保险安全吗” 刘长江高兴地回答: “那太有可能了,那只要有银行保险箱的号码钥匙,打开保险箱,有了汇票那完全可取钱,这就是我们寻找巨款的主要方向” 胡明一和刘长江的互通情报,终于找到了寻找黎元明巨款的脉络。 刘长江又向胡明一解释: “黎元明的巨款不同于二姨太私人保险箱里的财物,他是由日本银行转帐来的钱款,是股份公司的资金,有存单或汇票就可转移,取出巨款。 由于这个原因,组织的上层才批准了他们合作去寻找黎元明的巨的” 他们便恋恋不舍的分别了,并订于三天后同一时间在这里相见。 以后,胡明一走马上任,担任了意大利租界警局重案组的组长,赵学铭已调入重要组,他们在一个办公室里更好的协同办事。 胡明一上任第一天,他轻闲地和赵学铭商讨如何处理他们手中二姨太私人物品,桌上的电话机铃声响了,他拿起听筒对方竟是二姨太的二哥。 原来,这个上海美国领事馆的华人官员于昨天,被请到租界的工部局,警察局长亲自向他们哥俩宣布,二姨太的案子己了结,他们妹妹的杀人凶手赵友军以伏法,警局奖利了重案组的有功人员。 他这次打来电话,一是感谢胡明一和赵学铭,也庆祝他们升官。 二来是,他们办完了二姨太李香玉的后事,把她葬于闽粤公墓。 明天就要回南京,今天下午六点钟,他们哥俩两邀请胡明一和赵学铭到燕春楼赴宴,以示达谢。 胡明一和赵学铭决定,借这个酒宴把二姨太私人保险箱的钥匙和存单,交于她的两位哥哥。以借花献佛了结了二姨太案子的所有事项:。 两人欣然应邀,下了班后,换了便装赶往燕宾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