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悬疑 >>津门迷案 >>第八十四章 李君安的奇迹

第八十四章 李君安的奇迹

改名为李君安的胡明一终于找到了地下党组织,对于李君安这个新名子和他的护船队长的身份真是百感交集,即是兴奋高兴又是感概。 他半年多来与地下党失去联系,又因怕给父母和金曼玉一家人,亲戚好朋友带来危险和伤害,他无法去津城探望。 他对于远在万里之外的未婚妻金曼玉,住在塘沽港区的悉尼旅馆时,在生活区的国际海员电讯局发了一封加急电报: 祥称他调动了工作,秘密执行一项任务,让她停止向警署发信件。把给他信件发往自己的家中,他也声明晢不能给金曼玉回信。 他和周大伟见面的时间太仓促,也不能叙说多半年的奇迹经历: 那天李君安刚到船厂,船厂主邓师傅又以李队长相称,谈起成立护船队的事: “李队长,咱们说办就办,我去村公所办理成立护船队的事宜。 我们这个公所不是官面上办的,是我们村民选举了几个德高望众的绅土组成的,我也是其中的一个。 要是官面上的人来了,我们就连哄带蒙,花几个钱把他们打发走,其余就给村民们协调他们的事情,什么开个门脸干买卖了,成立个民间队啦。邻里发生个矛盾调解了等等。 可我们这村里的人心齐,不管是渔民村民都挺和气,有了意见都找村公所,家家都练武。 村外的土匪渔霸,流氓地痞等坏人,都不敢到我们这村撒野,他们要是连抢带偷的,那每家渔叉就把他们穿个透心凉。 那年,八国联军用舰炮轰毁了北塘炮台,大清朝的军队吓得逃跑了。 联军马上就要进村子了,村里的男青年,老人妇女手持大刀渔叉,守护村子,几百人都宣誓与村子共存亡。 八国联军一个小队到了村口,看见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两尖渔叉,也不知道这里村民们拿的什么武器,要和他们拼命,他们也不敢冒然进村。 他们只炸毁了北塘炮台和古城门楼子,没有进村就向津城进发了。北塘渔村才免遭涂炭,越来越火气。这就叫狭路相逢,勇者胜。 你师哥王顺风年轻时,就当过我们村的武术教头。今天你来了,全村人一定会高兴的。你去住房里,等着听好消息吧” 邓师傅微笑着去了村公所,李君安来到收拾好的住房。这个青砖瓦房是在船厂里最好的房屋。邓船长的侄子笑喝喝地一口一个师傅叫着,把他让进了屋。 这屋子真是明亮干净,古香古色的家俱应有尽有,能挂着蚊帐的红木大床上,红花的被单,粉格的被褥枕头都已摆好。这个十六,七岁的侄子,连八仙桌上的一壶茶水都沏好了。 他把房门钥匙交给李君安又倒了一杯茶水递了过来: “师傅,这房子你还满意吗?,哪不行我再收拾” 李君安高兴地逗他: “这房子太好了,你别干了快休息吧,我看这房子都象娶媳妇的新房了,凭你这勤快利索劲,你以后是我的好徒弟” 邓船长的这个侄儿也给逗笑了,双手一抱拳向他施礼: “谢谢师父的夸讲,我一定和你好好学习,苦练武功,成为师傅一样的武术高手” 他们俩人又说又笑聊了起来。邓师傅的这个侄子叫邓中民,他的一家人原先都是渔民,到了邓中民父亲这辈就不出海打渔了,搞起了内河运输。 这因为是,那时的清朝政府被八国联军打败了,给强盗们割了不少地界又赔巨款,财政紧张了就盘剥出海的渔民。清政府的官兵常到村公所按人头收渔业税,这让村里的渔民苦不堪言。 他们见到塘沽运洋和沿海的码头越来越多,村子又处于蓟运河的出海口,用渔船搞运输货也很挣钱。 村里大部分渔民都改了行,渔民变成了村民,北塘的渔船码头也停靠了不少商船。邓中民的父亲在内河运输的买卖越干越好,养了两条大船。 河北一带的土匪恶霸,地痞流氓,劫贼惯偷等坏人见到两条大河流的运输船多了,就起了坏心思。 这蓟运河的水系长达几百里,即经过茂密的林森,平原土丘,也有群山。他们就锋拥而起各占山头,在这广大河岸地区劫获船只,连偷带抢,杀人越货。 这涉及河北一带各地区的官府,对两大河流的治安恶化无能为力,而且还互相扯皮。 所以,近些年这条大河的运输货船屡遭不测,这帮坏蛋对北塘的运输船队有着忌讳,知道这帮人心齐,船上的人多数会些武功。而且耍渔叉有两下子,弄不好挨上一叉子小命难保。 他们就对由河北一带去北塘的货船下手,在北塘渔港成立护船队是在好不过了,即方便又快捷地,保证了外地商船的安全。 原先,北塘村的村民有运输船的各户都是自保,有时也一同组成船队互相照顾,也对外地的商船无能为力。 在北塘码头停泊的外地运输船主们,见意北塘村成立一个护船队,可以在商船装好货出航时,雇用他们护航。 这比雇用全程的护航保镖合算,因为有时卸完货己是空船,这样的船是不容易坏人盯上,用不着保镖。北塘的村公所也考虑过成立护船队的事,但找不到合适的队长人选。 村里确时有几个武功还算可以的村民,但是他们的年岁和李君安的师哥王顺风差不多,近快六十岁了也无法担任训练护船队员,又组织或随队员护船的重任。 一个远行运输的货船在两大河流上,航程最长给用七,八天至半个月的时间。近五,六十的岁数的人随船护航,身体再强壮也不行,必须找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当队长。 这次,李君安是村公所最佳的人选,他二十三岁出头出身于沧县,是个武林之乡的武术高手。沧县的村庄都紧靠京杭大运河,距离河边很近的人们都熟习水性和河道,对货船并不莫生。 邓师傅到了村公所把李君安的情况介绍了各位乡绅要人,他们都表示回意。也让他中午到村公所借一块吃午饭,把李君安带过来和大家见个面,以商谈护船队的事宜。 到了中午,李君安跟随邓师傅从船厂来到村公所。这个村公所座落在村子中央,离北塘的渔货船码头很近。 这里也有一条繁华的街道,街两旁都是小商店,饭馆,茶社,澡堂子等各式各样的店铺,是村里人的和外地的船员,经常光顾的地方,行人来来往往很是热闹。 在街道的南面还有一座妈祖娘娘宫,是在明朝宣德年间修建的。北塘民众信奉妈祖娘娘由来己久,是为海上行船的渔民和亲人祈福。 李君安很佩服北塘的人们,经过数代人的同心协力,心勤耕云将一个临河靠海的小渔村,建成了一个有繁荣的渔港码头和街道,有浓郁乡情风俗和敦厚民风的泽国之乡。 此时,李君安也清楚了为什么孙宇福让他到北塘来的用意,这里是他最合适安全的落脚地点。他从王顺风,邓师傅和他的侄子的接触中也感到了这里敦厚,正直的风气。 他也暗下决心一定把这个护船队办好,不能辜负了北塘村民的敦厚的心意。也明白训练这个护船队的队员,不光让他们练武功练擒拿格斗。 他要让他们学习一些警务知识,怎样发现歹徒,怎样战胜歹徒。使他们成为一名不穿制服的警务人员,一个真正的护船队员。 在村公所里,这些绅土们一见到英姿飒爽的李君安,眼晴一亮都十分热情。他们边吃午饭,边商议建护船队的详细事宜。一个小时后,护船队的规则章程,组织结构都己拟定。 村公所宣布:护船队正式成立,由村公所和船厂主邓师傅,共同出资出场地。 财物,雇佣价格,人员的薪水由村公所管理,护船队的后勤事务由邓师傅负责。训练和实际工作及队员由队长管理。护船队的队部,训练场地选在邓师傅的船厂里,则日在全村贴出招聘告示。 时间到下午,一个耸立在邓师傅船厂的旗杆己树立,红黄两色的护船队旗高高飘场,船厂的大门上贴明显的“选拔队员处”的标志。 村里的有些武术功底,或迷恋武术的青年看到告示,觉得来了位武术高手当护船队长,纷纷来船厂报名。 李君安很高兴,对几个女青年也要参加训练,加入护船队让他犯了难。还是邓师傅为他解了围,立即在告示上注明:只招收男青年。 那几个己报到的女青年认为告示有误,她们是无辜的不能退出,李君安只能让她们暂时接受训练,以观后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李君安的精心训练,十个护船队员己合格上岗。 这十个队员在十几天内出色地,完成了几批次的护船任务无一有差错,这样的成绩得到船主的好评: 说他们不光武功很好,也是不穿警服的专业警察,能警觉地发现窃贼小偷,抓捕驱离,发现土匪们的动向能快速躲避。 水上的护船队成了水上业余警队。邓师傅的侄子聪明伶俐真成了李队长的好徒弟。他用心听讲师傅有关侦察,警戒,窃贼和小偷活动规律和习性的知识。 有一次李君安和他闲聊,讲了讲欧洲的德国人训练军犬的事情。他从中得到了启发,村里找来了几条大黄狗放在船厂,好好喂养。 李君安见到他这样喂起大黄狗就知道有原因,问起邓中民: “徒弟,你是想把这大黄狗训练成军犬,帮咱抓劫贼小偷咬流氓地痞,这土狗行吗?,能比得上狼狗警犬?” 邓中民一笑: “师傅,我这大黄狗都是纯种的,这狗能从人的眼神上和动作分好坏人,我训练了几天要不咱试试。 我让大黄狗看着把自己口袋的二块大洋在桌上,我就走,让大黄狗在这看着,可别人谁也拿不走上桌上的钱。你刚要伸手大黄狗会叫,你再拿它就要扑上咬你。要不找人试一试” 李君安也十分爱奇,他从训练场上找来了两个队员,一同和邓中民带来大黄狗作试验。果然,他放在桌子上的两块大洋真被大黄狗看守住了。 只要一个队员要伸手,大黄狗就狂叫起来,另一个队员还要拿差点被大黄狗扑上咬上一口。 李君安高兴地拍了拍邓中民的肩,祝贺他的成功,开答应把大黄狗放到船上试验,训练它晚上放到船舱外夜深人静时看守货物。 他们师徒俩觉得,如果大黄狗在深夜人的最困乏时,也是劫贼小偷趁这个下手机会发现他们,它能狂叫惊醒护船队员,或吓跑咬跑他们。 李君安和邓中友带着大黄狗,到船上守护货物的实验也成功了。他们又训练了八只大黄狗。分别配给了八位护船队员。 以后,北塘护船队在蓟运河,潮白新河这两大水系的名声大振。北塘村公所和船主邓师傅对这个由胡明一化名的李君安刮目相看,都赞尝他聪明能干,对他懂得如此多的警务保卫方面知识,也有疑问。 但是,他们都认为李君安是一个了不起的良将之材。至于他有什么样的身世和背景都不重要,认为他是一个正直的好青年。 邓师傅的侄子邓中民,把博学武艺高强的李君女看成了祟拜的偶象。在自己的一家人和亲戚那可没少夸讲李君安。 他的父亲几次要邀请李师傅到家作客,以达谢这个好师傅对自己小儿子的精心培养。 李君安的十几个徒弟个个敬重这个师傅,他们从师傅学到了是任何武术高手那学不到的知识,和一些进步思想。他们在一生中都受益非浅。 那些侦查警戒,识别罪犯,格斗擒拿,心理学等等知识和训练是一个保镖和警卫人员,以至特工必备的技能。 这些护船队员只可能从警察学校和特工训练班里才能学到的技能,他们确从自己的师傅那得到了,这才使护船的工作成绩斐然。 抗日战争中,这些护船队员有的成了地下党优秀的战土,有的加入了八路军。邓师傅的侄子邓中云也参加河北吕正操将军的冀中人民自卫军。知道李君安这段经历的战友认为这是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