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悬疑 >>米豆和他的体验屋 >>第169章 蜜罐技术迷惑杂音者

第169章 蜜罐技术迷惑杂音者

主意打定。 表面上,阿星不动声色。 实际上,他已经暗中设计好了程序陷阱。 用专业的术语来说,程序陷阱就是“蜜罐技术”。 这是一种专门针对黑客的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对攻击方进行欺骗的技术。 这项技术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是通过假象来故意让攻击方进行行动,引诱黑客前来攻击。 就像是一个无比诱人的“蜜罐”,摆在黑熊的面前。 当攻击方侵入“蜜罐”之后,就会暴露出自己的攻击意图和动机以及入侵路径,从而进一步地将自己的IP暴露出来。 一旦对方暴露出IP,就可以迅速锁定,从而一举拿下。 当然,这仅仅只是理论的层面。 这次的执行,对阿星来说,难度在于对手的高明。 不但是同门,而且是同级。 这就比较棘手。 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阿星做出了一次大胆的尝试,那就是给出货真价实的信息。 此话怎讲? 一般来说,蜜罐技术分为实系统蜜罐和伪系统蜜罐。 前者,是真实有效的诱饵,即让对方get到之后会有真实收获。 后者,是虚拟的,假的,不用多言。 任何对抗,本质上都是信息量的对抗。 一旦让实力相当的对手真的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无疑是将自己献祭。 是很冒险的。 为此,阿星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方才决定必须要这么做。 为了获取“杂音者”的信息,就必须自损八百,阿星做好了这个心理准备。 这次蜜罐技术的载体,自然是那首千人千面的音乐,那么,如何通过这首音乐来设置这个“诱饵”呢? 按照阿星之前的设计,米豆在进入他的专属体验屋之后,是层层闯关的游戏体验过程。 每一层的设计都是有目的,有想法在里头的。 而这个目的和想法,说白了就是设计策略,这就涉及到机密信息。 阿星决定将这块内容放进去,当做“饵”。 马上,米豆要闯的第二关,就是对抗他的“拖延症”。 没错,就是那只跟随他进入到体验屋世界的黄色沙漏,要成为关键道具,开始发挥作用了。 在2070世界,民众对“拖延症”已经很陌生,地球人身上所带有的这种类似的小毛病,在他们看来,是可笑且低等的。 而实际上,他们忽略了一点,就是他们和地球人属于同根文明。 也就是说,照理说,2070世界的民众也应该会有类似“拖延症”这种小毛病存在。 他们之所以没有,并不是自然进化的结果,而是科技的干预。 比如,他们从出生的时候就被植入了生物芯片,通过这种芯片,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关于世界的基本认知,以及模块化的信息储备。 当有了这些打底之后,他们会快速地适应社会已经铺就的生存环境,那就是沉浸在刷分器的虚拟世界中以攫取信息为乐。 这就好比是一个天然湖泊,有了这个湖的生态系统打底,再怎么多的雨水进来,都不会出危险。 向民众展示米豆对抗自己拖延症的过程,无非就是想引导民众开始关注,人类天然带有的那些诸如此类的小毛病,真的全无意义吗? 为什么是他,或者,whyme? 这是本次米豆体验屋大冒险的战略意义的开端,也就是引导2070世界的民众,开始重新认识他们的世界,以及面临的问题。 换句话说,在一个电影已经消亡的世界,一个已经不需要说教的世界,一个民众的认知已经高度发达并且趋同的世界,要唤起他们的思考,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交给科技去做,是他们的口头禅。 能让他们兴奋起来的,只有通过米豆在体验屋中的这场直播。 这是一场多幕剧,犹如他们不曾经历也不曾想象过的人生。 第一幕已然成功,成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这第二幕,就是要牵动他们的神经了,让民众开始朝深层认知而去。 阿星在执行的蜜罐技术计划,即将泄露这些信息给“杂音者”,已经相当于将阿莱迪的半盘大棋展示给了对方。 自然,对方也能够通过这些信息推演出阿莱迪的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是什么? 阿星不担心这个问题,因为,这连他自己都一知半解。 只有阿莱迪清楚。 阿星只知道,阿莱迪面临一次事关全文明前途命运的艰难决定,这个决定是什么,只有阿莱迪本人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 在他本人没有给出这个答案之前,所有的推演都是假设。 再说,即便能够推演到这个抉择是什么,能否影响和干扰阿莱迪呢? 这不是阿星所担心的问题。 他对领袖的崇拜到了仅次于神秘之主的地步,他高枕无忧。 高效的社会,自然是讲究分工的。 也许,这也是分工思维的一种体现。 有了这些设计认知之后,阿星快速地将这些信息植入到音乐中去。 这就是高维文明的牛哔之处,没错,整个宇宙就是信息的组成。 掌握了这个法门,一切都可以通过信息载体进行传播。 只需要精妙的设计。 仅此而已。 很快,阿星就将这个“一石三鸟”计划完成了三分之一。 他摁下了发送。 将这个信息发送给了赛蒙。 蜜罐技术开始运行。 可以预见,当“杂音者”收到这段信息之后,会有着怎样的反应。 他们一定是高度重视,如获至宝。 相当于破解了一段重要的指令信息,从而愈加了解到了阿莱迪团队的策略意图。 像“知彼知彼百战不殆”这种认知,都属于全文明人类的基本认知。 简直都是本能一般。 当然,也可以预见到,“杂音者”不会迅速地做出反馈,他们一定会小心翼翼,如同一只饿狼在食物上仔细嗅上一嗅,必须确定安全之后方才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阿星一边格外关注赛蒙的表现,一边着手进行剩下的三分之二的工作。 当赛蒙在接收到这一段信息之后,会有如何的反应? 阿星手边的数据模型已经给出了运行数据。 赛蒙是一个经过设计的虚拟人,他身上的变量是可控的,是可以被运算出来的。 只要对照这个推演,找到赛蒙的行为误差,就能够轻易计算出来,“杂音者”的干扰比例和手段强度。 这真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信息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