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悬疑 >>我在聊斋写小说 >>第八十七章 四大名着
新书还没印刷完毕,余掌柜又一次来到郭北县。 这次,一口气订了七千册。 其中包括两千册还未印刷完毕的《三言二拍:警世通言》。 看样子,销路已经打开了。 而且这一次,余掌柜还带了一个客人过来。 “顾公子,鄙人给你介绍一下,这位乃是我们金华府最为知名的戏班班主……” “在下严长青,久仰顾公子大名!” 严长青抱拳施了一礼。 “原来是严班主,久仰久仰!” 顾鸣微笑着回了一礼。 这话虽是客套话,但严长青之名他的确听宫正提起过。 宫正说,他这一生最钦佩的同行便是严长青。 并说,严长青本姓张,原本是金华府名门之后,从小便喜欢戏曲,家里却一直希望他通过读书步入仕途。 哪知,书倒是读的挺多,却无心仕途而痴迷于戏曲。 最终与家人闹翻,被无情地逐出张家。 虽说戏曲颇受人们欢迎,但戏子的地位却十分低下,被归于下九流之列。 张家乃金华名门,又如何容得下家里多出一个戏子? 被逐出家门之后,严长青拜入了一个姓严的名伶门下,姓氏也随着姓了严。 被逐出家族就意味着他的姓氏也被剥夺,总不能有名无姓。 事实证明,他的确有唱戏的天赋。 短短两年便成为金华府名角。之后没多久,又娶了一个戏班班主的女儿为妻。 老班主亡故之后,他便接手了戏班,用了不到三年时间,便令之成为金华府名气最大,最受欢迎的戏班。 “呵呵,顾公子,严班主可是特别喜欢看你写的西厢记。” “对,在下一字一品,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越看越是喜欢。 而且在下还听说你们郭北县的宫班主,用你所写的故事编了一台戏……” “杜十娘。”顾鸣笑着接了一句。 严长青点了点头“对,这本画册我也看过,真的很不错,很适合编成戏曲。 所以在下这一次来是想与顾公子知会一声,在下打算将西厢记编成折子戏。 还有杜十娘那个故事也想编一出戏,不知顾公子有何高见?” “高见倒谈不上,严班主要改编戏曲我肯定是支持的。 不过,届时宣传之时需要注明戏曲出处,因为这涉及到一个版权问题。 所谓版权,意思就是说本人是故事原创者……” 顾鸣大略解释了一番,意思也不复杂,严长青一下便听懂了。 “呵呵,在下能理解,毕竟书是你写的。 其实这事我听同行提起过,故事真要精彩的话,支付一些银子也是应该的。” “哈哈,严班主能理解就好。不过,之前听宫班主提过你的事,说实话,我真的很佩服你的坚持与执着。 这样吧,不管你想改编我写的哪本书,每本只需要象征性支持一百文即可。” 一听此话,余掌柜不由爽朗大笑:“太好了,严班主,途中鄙人就给你讲过顾公子乃人中龙凤,非一般人可比。” “那是……”严长青报以一笑,随之冲着顾鸣长揖手道:“那就多谢顾公子了。” “严班主不用客气,等以后有机会了,我便到金华府看你编的西厢记戏曲。” “随时欢迎顾公子前来指点……” 一番客套之后,余掌柜又聊起了书的事。 “不瞒顾公子说,鄙人已经在姑苏府那边找到了销售渠道,下一步可能还会加量。 你这边能备货的情况下,尽量多备一些。” “太好了,有余掌柜这话,在下一定多备些书……” 聊得差不多了,余掌柜起身道:“今晚由鄙人作东,邀请你们文星书斋所有人聚一聚。” “余掌柜,你远道而来自然是由我来作东,哪有让客人作东的道理?” “顾公子你就别跟鄙人争了,下次来再由你作东好了。” 彼此推让了一番,最终还是余掌柜一再坚持,请大家去醉仙楼热热闹闹喝了一台酒。 当晚回到家,顾鸣洗了个澡,然后回到房间盘坐到床上,下意识点开系统商城界面。 目前,他有40点积分可以兑换商品。 之前本想凑到50积分时直接兑换3级技艺符。不过,今天余掌柜的到来,又让他改变了主意。 不如趁着势头节节攀升,再写一本书。 于是,便点开书籍查看。 等级升到秀才之后,商城的书籍也增加了一批。 其中有四本最为特别: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 没错,正是前世耳熟能详的古典四大名着。 其实这四本书就原着来说,与纯白话文还是有区别的,应该算作半白话半文言。 特别是红楼梦与西游记,更是有大量的诗词歌赋穿插其间,为整本书增色不少。 这四本书,每本需要40积分兑换,正好够换一本。 另外,系统特别注明说这四本书是没有经过系统改动的,也就是原着本。 如此一来,顾鸣就得稍微费一点工夫修改了。 说起来,聊斋世界的背景与顾鸣前世的历史背景有不少共通之处。 诸子百家争鸣、千古一帝秦始皇、楚汉相争、三国争霸、隋唐……这些历史几无区别。 传承而下的四书五经也是一样的。 但自大唐开始便拐了个弯,一些历史大事件或名人有重合的,但也有不同之处。 最大的区别就是,前世不少传世名篇、名诗、名词、名曲,在聊斋世界几乎没有,这就给顾鸣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因此,这四本名着想要重写的话,还是要作一些改动,以便与这个世界的背景相贴合。 思来想去,顾鸣觉得目前还是写红楼梦比较适合。 这本身就是一个架空的故事,还带了一点点神话元素。 剧情就不用多说了,经典中的经典。 总之,顾鸣相信这本书既然能够在前世成为传世之作,那么在这个世界一定也可以。 先按原着的风格重写编写一遍,以后有机会再出一版文言文版,也省得一些自命清高的读书人叽叽歪歪,鸡蛋里挑骨头。 不过红楼梦相对来说字数就多了,百来万,等全本写完时间有点久。 所以,顾鸣决定采用连载的方式,将全书分为五册,一册二十余万字。 写完一册便发行一册,如此一来周期便大大缩短了,他也没那么累,不用成天急着赶稿。 说起来,红楼梦、水浒传在顾鸣的前世曾经被禁过。 那都是当政者闹的文字狱,生怕书中内容在民间引起风波。 比如满清时代有个着名的文字狱冤案,一个叫徐骏的翰林官员写了首诗,诗中有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结果,却被认为是存心诽谤大清,治了个大不敬律,判斩立决! 不过当朝开明的多,只要不是故意抹黑朝廷,不涉及到当朝重臣,朝廷一般不会管。 这就让顾鸣少了许多顾忌,有了极大的发挥空间。 …… 当晚,顾鸣花40积分兑换了红楼梦,并开始抄录与编写。 总之尽可能地贴近这个世界的背景,也好让人更加有代入感。 如此一来,书写的速度可就比以前慢了。 不过顾鸣倒也不急,毕竟他对这本书是有野心的,不求快,力求精益求精。 并且,不知不觉也开始融入一些自己的东西。 就算是文抄公,也得努力成为最好的那一个。 总之,这本书的精髓与核心不会变,他所做的无非就是一桩锦上添花的事。 第二天上午,宫正也陪着严长青、余掌柜来到书斋。 一见面,宫正便冲着顾鸣揖礼道:“顾公子,鄙人与严兄商议过了,想在你这里搭个戏台,免费上演一出杜十娘,权当回报。” 闻言,顾鸣惊喜不已。 “太好了,多谢宫班主、严班主。不过,我也不能让你们白演,该付的酬劳还是要付的。” “不用不用……” 宫正坚持不收钱,并说一会便派人过来搭台。 “行吧,要不这样,戏台搭到外面,毕竟院子不够大。” “没问题!” 商量就绪之后,宫正当即回去叫人过来搭台。 同时又在城里张贴了几张告示,说是今晚在文星书斋外面上演杜十娘,届时金华府名角严长青也将登台献技。 消息一下子便如插了翅膀一般传开。 毕竟严长青名气很大,一众戏迷又如何肯错过这难得的机会? 下午。 顾鸣正在院中招呼几个熟人,苏灵匆匆走过来,小声道:“老爷子来了。” “哦,在哪?” “应该快到了……云儿也跟着一起来了。” “呃?” 一提云儿,顾鸣难免有些尴尬。 苏灵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不由抚嘴直笑:“你是不是担心聂小姐不高兴?” 顾鸣一本正经道:“她才不会那么小气。” “也是,毕竟你俩都订亲了。说起来,云儿上次的确很伤心,也怪老爷子考虑不周,让她当众丢了个脸。” “可不是?当时我一点思想准备都没……” 苏灵不由笑了笑,小声道:“假如说,你当时没有认识聂小姐,会不会答应与云儿订亲?” “你猜?” “切,装模作样……杜夫人来了,我去招呼一下。” 苏灵匆匆迎向院门口。 过了一会,曾天成果然带着小夫人、云儿以及丫环一起来到院中。 “曾老爷,曾夫人,云儿小姐,欢迎欢迎。” 顾鸣乐呵呵上前相迎。 “哈哈,今天人挺多啊?”曾天成下意识瞟向四周笑道。 “是啊,大家都等着看今晚的戏。” “云儿见过顾公子。” 云儿盈盈福了一礼,脸微红,似有些羞涩。 “云儿小姐不必多礼。”顾鸣微微抬手。 这时,聂小倩走了过来。 双方分别见了礼,客套了几句,聂小倩不由亲亲热热拉过云儿的手:“早就听闻云儿小姐内秀外慧,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聂小姐过奖。云儿也听说聂小姐才貌无双,早就想结识一番……” 见状,曾天成欣慰不已,抚须而笑。 顾鸣同样也很欣慰。 因为他看的出来,聂小倩并由虚情假意,更不是吃醋什么的。 女人吃醋无可厚非,但有事没事成天吃醋那就真成妒妇了。 聊了一阵子,二女大有成为闺蜜之态,开始以姐妹相称。 片刻后,丫环泡了茶过来。 品了几口茶,曾天成便忍不住问:“听说新书快要印好了?” “对,后天差不多。” “到时候一定要给老夫留上几本,能亲笔题个名则更好不过,哈哈。” “放心,这个完全没问题!” 小夫人由衷道:“顾公子的书真的是让人不忍释卷。” “对对对,老夫以前从不看白话本,但顾公子写的书,一定要看。” …… 傍晚时分,戏曲还没开唱,照北街已经熙熙攘攘。 特别是书斋外面,更是不知围了多少人,大家都想早点来占个好位置。 今晚的戏,虽说严长青并不是唱主角,毕竟他之前没排过这出戏,只能算是友情客串一下。 但就算如此,依然为这台戏添彩不少。 毕竟是金华府名角,人的名,树的影,一众戏迷只求一睹其风采。 天色一黑,宫正便走上台,并邀请了严长青与顾鸣一起上台隆重介绍了一番。 严长青走到台前拱手一圈:“感谢各位乡亲父老对严某的厚爱,今日应宫班主之邀上台献个丑,还望大家不要见笑才好。” 这般谦虚之词当即换来了如雷掌声。 轮到顾鸣时,同样也拱手一圈,并朗声道:“我谨代表书斋全体人员向大家致与真诚问候,同时广而告之,本人的新作这两日便要开售。 这本书包含了三十余个小故事,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谢谢!” 台下,又是掌声如雷。 接下来,正戏开演。 台上,锣声、鼓声、唱腔声。 台下,不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气氛十分热烈。 曲终谢幕,掌声依然经久不息。 对于演出的效果,顾鸣是十分满意的。既为书斋拉了一定的人气,同时也借着这个机会宣布了一下新书上架的消息。 相信开售那天,又将会是一场火爆场面。 回到家,顾鸣照例先完成三次写作日常,随后继续再创作红楼梦。 差不多写到半夜时分方才倒床休息。 第二天,严长青又一次来到书斋,虚心地向顾鸣请教改编方面的事宜。 他比较感兴趣的便是西厢记,故此,讨探最多的便是此书的剧情与人物。 对于这出戏,顾鸣也是很感兴趣的。 毕竟严长青的名气与戏班规模要比宫正大的多,一旦西厢记火了,说不定会慢慢传遍整个江南。 可以说,这是双赢的事。 故此,很是用心地与严长青探讨,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倒也让严长青受到不小的启发。 又等了一天,第一批《三言二拍:警世通言》终于印刷完毕。 余掌柜先带走一千册,余下的一千册等下批印好之后从镖局托运。 至于书斋这边,可谓盛况空前。 书还在大车上没卸下来,店铺内外已经有百来人排队。 并且,还有不少人陆陆续续涌来…… “咦?顾公子又准备写新书了?” “天啊,他都不睡觉的么,这写书的速度也太惊人了……” “多写一点不好么?我还嫌不够看呢……” 一进店,便有不少人看着墙上悬挂着的一幅醒目的字画热议纷纷。 画上是一男一女依偎在一起,并分别标注了名字:贾宝玉、林黛玉、 左侧,书写了一行字:新书《红楼梦》正筹备中。 右侧,题了一首曲词: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太美了~” “好想看这本书……” “董生,这本书什么时间开售?” “各位,顾公子说这本书正在构思中,而且他还要准备秋闱,故而要等上一段时间。” “理解理解,我等在此预祝顾公子乡试中举!” “多谢,回头一定向顾公子转达大家的好意……” 当天,上门买书的顾客络绎不绝,一直持续到近夕食时分,人流方才开始稀落。 日落时分一清点,各类书籍共计售出八百余本。 其中《三言二拍:警世通言》占了大半,近六百本。 这是开业以来最火的一天,想必接下来的几天就算比不上今日,但也应该差不了太多。 现在,整个县城的书生几乎都到文星书斋买书,包括近郊的也是。 另外两家书铺已经门可罗雀,只能咬牙打价格战,甚至是进一些地摊书籍拉人气。 这样做多少会吸引一些贪便宜的人,但对文星书斋几乎没有太大影响。 简单来说,去文星书斋买书的人有可能大字不识一个,甚至全家都不识字。 他们买顾鸣写的书只为了求个心安,求个平安。 还有一部份人是奔着县令大人的面子去的,哪怕多花一点钱也无所谓。 除了书籍,其他书生寄售的书画势头也不错。 如此便吸引了更多书生前来寄售书画,还能在诗画社结交一些朋友,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