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言情 >>鬼才夫人生活录 >>第十八章 山中人兮芳杜若

第十八章 山中人兮芳杜若

回府以后王氏把余惊未消,脸色涨红的女儿送到自己屋子里。回来才奇怪地问蔡斌:“刚才那是郭家来人?来干吗?” 蔡斌把一个装饰精美的桐木盒递给王氏:“来送订亲信物。这个你收好,等阿媚将来出嫁时让她带着。” 王氏打开盒子往里一看,是个做工精良的金锁,有成人半个巴掌那么大,正面是用纂写得“福寿永昌”四个字,背面是勾勒的繁华花样。看上去做工不俗,价值不菲。王氏拿起金锁仔细瞅瞅问蔡斌:“你回的什么?我把你的那件玉佩放靠墙柜子的第一层了,就是那个紫檀盒子的,你找到了吗?” 蔡斌点着头:“我给的就是那个。你先别管其他,把这个给收起来吧。” 王氏点着头,往里屋走了。她这会儿有些被搞糊涂了,怎么女儿才五六岁大郭家就急着把定亲信物送来了呢?她家大女儿的订亲信物可是到长到十岁了才送的。而且还不是当公公的亲自来的。不过仔细想想,她也就释然了:管他谁送的呢,反正亲是早就定的了。什么时候送不是送啊?再人家主亲自来,也是对自家女儿重视不是?看来女儿那里还是得严加管教,不得辜负了人家一片心意。 于是第二蔡妩在林大家那里上完课,正要趁姐姐不注意,溜号跑到自己书房研究《杜康拾遗》去呢,王氏就派人寻摸来传话:夫人叫您过去,是有要事相告。 蔡妩眨着眼睛,一头雾水,也不知道王氏到底叫她干嘛。迷迷糊糊就到了自己母亲那里。结果去了以后,蔡妩才发现,王氏叫的,就她一个人。她阿姊不在。 蔡妩心里开始嘀咕:不对呀。以往要学什么的,肯定是阿姊在前头,她在后头。她就是个来打酱油的。怎么今这架势,看着倒像是她挑大梁呢? “娘亲,你找我啊?” 王氏放下账本看着女儿,扭头看着女儿心里闪过一丝不忍:这才多大点儿孩子就要让她正正经八百学中馈,她听得懂吗?不行,不懂也得跟着学。这丫头办事有时候就够出格的了,要是在再治家上出问题,将来到了婆家可有她受的。复杂的学不了,就让玉儿先教她女红。 “阿媚,从今起,你就跟着你张姨娘学打络子。平日里得空就到我这里来,不用干什么,在旁边看着就好。” 蔡妩一愣,先是抬头看看王氏,王氏面无表情。再去转向张氏,张氏继续低着头默不作声装壁画。 蔡二姑娘回过味儿了:噢,敢情老娘这不是找她商量的,是直接给她通知呢。她有的反对吗?没樱 于是,在那之后,蔡妩朋友继一堆乱七八糟的学习后又多了个任务,旁听家务兼学女红。 五六岁的孩子,手指还并不灵巧,力气也,所以蔡妩在入学以后,目瞪口呆地看到张姨娘一双巧手如十指纷飞般迅速的结成一个漂亮的最简单的络结。而自己的则是歪歪扭扭,一团乱毛。等她第三次把丝线纠缠到一起后,蔡妩终于忍不住拿敬畏无比地眼神儿去看张姨娘了:这得有多少工夫才能练到她那个熟练程度啊?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蔡妩的课余时间都被那满簸箩的线线结结充斥着,搞得这姑娘从开始的看到张姨娘身影就发憷到后来好胜心起,不信邪地开始跟丝线死磕:把自己关屋子里拿搞科研的精神去打络子,弄得一干家里人儿都忍俊不禁。 两个月后蔡妩完成了一个马马虎虎的成品。立刻兴奋雀跃,颠颠儿跑去王氏那里。王氏验收时眯眼看良久才点点头:“还可以,也算勉强过关吧!” 蔡妩心里人儿立刻泪目:她忙活快两个月啊,到她娘这里只混了个勉强过关!亏她之前还沾沾自喜来着。看来打这东西果然是要赋的! 交了这次女红的差,蔡妩心想,自己这回总算可以松口气歇息一段时间了。可是哪知这想法冒出来没几,蔡妩就在一个下午和她阿姊一起被王氏领去了院子里。 院中已经站着排了一长溜的姑娘,从六七岁到十二三,年龄参差不等。一个个微低着头,像是等待检阅似的。蔡妩给瞧得满头雾水:这……这什么意思?比美还是选秀?那叫她来干什么? 蔡妩把脑袋转向王氏,王氏只是笑意盈盈地对她点头。蔡妩更困惑了:娘,好歹给我点提示以后再点头呀。你这样点得我更摸不着头脑了。 “阿姊,你知道这是要干吗?”蔡妩拉拉身旁的姐姐,压着嗓子,悄声询问。 阿婧弯下腰,声地猜度:“大母是让我们自己挑人?我瞎猜的。” “嗯,有道理。我也这么想。咱们要挑什么样的?” 蔡妩声地询问,然后俩姐妹就头靠头在一起嘀嘀咕咕。 远处王氏纳闷地问张氏:“玉儿,你她们能过了今这一关吗?能挑出得了眼缘的人?” 张氏微微抬头看看两个姑娘,声音极轻:“学了那么长时间,应该没有大碍。” 她话音刚落,就见阿婧直起身,走到了那群姑娘跟前,上上下下地仔细打量着每一位姑娘,然后在一位方脸姑娘面前停下:“你叫什么?今年多大了?” 方脸姑娘答:“回姑娘话,奴婢邱女,今年十二岁。” “家是哪里的,家里可还有什么人?” “家原在扶风,后来受了灾,才来颍川。家中只有一个母亲。” 阿婧听完不置可否。转了转,又来到一个圆脸姑娘身前,问她同样的问题。圆脸姑娘一一答了,阿婧退回去站到自己妹妹身边。 蔡妩声问:“定下了?” “嗯,就她们两个了。你去吧。” 蔡妩点了头,也学着刚才阿婧的样子迈着碎步到了一众姑娘跟前,然后招呼不打,径直向一个身材瘦瘦,眉梢眼角轻微上挑的鹅蛋脸姑娘走去。 “你叫什么名字?” “回姑娘,奴婢叫四丫头。”鹅蛋脸姑娘不知是紧张还是激动,回话的时候声音有些发颤,脸色也泛着淡淡的红晕,瞧着将来长大应个美人坯子。 蔡妩可没管那么多,她就在听到名字后微微愣了:死丫头?这什么名字?这家爹娘怎么比阿公取名还不靠谱? “那你姓什么?” “奴婢没姓。奴婢自就是孤儿。” 得,这还是在人牙处长大的可怜人。 蔡妩沉默着定了她一会儿,回头冲王氏喊:“娘亲,我就要她了。” 王氏扫了眼她手指的人,微微眯起眼睛,不置可否。 阿婧则几步上前声提醒:“你还可以再挑一个,挑一个稳妥的。” 蔡妩眨着杏核眼:“不用了。她一个就够了。” 阿婧横了她一眼:“你知道她们将来是干嘛用的吗?” 蔡妩茫然地摇头:难道不是做贴身丫鬟的吗? 阿婧正想脱口而出那是你将来陪嫁的!但一转念:算了,了她也不懂。还是等将来大母告诉她吧。 于是蔡家大女牵起妹妹的手,领着妹妹到了大母身边。跟大母了自己挑中的那两个人。然后抬起头,心地看着王氏的脸色。 王氏听罢阿婧的汇报微笑地点点头,转向蔡妩,当娘的又担忧地蹙起眉:阿婧这孩子倒是挺明白事儿。挑的都是老实本分,又长的不太狐媚的。至于阿媚那里?啧……看来还是得加把劲。这回就算了,那姑娘面相虽不讨喜,但阿媚喜欢,就留了她吧。 王氏想到此,冲张氏递了个眼神儿,张氏会意,悄无声息地离开去人牙商量留饶事。而王氏则沉着声对两个女儿吩咐:“把你们的人都领回去吧。记得,以后长长心,跟她们好好处。”最后一句话,王氏特地瞄了蔡妩一眼。把蔡妩瞄的莫名其妙:嗯?娘亲干嘛这样看她?她又惹娘亲不高兴了? -------------------------------------------------------------------------------------------------------------- 等蔡妩再次见到这个被她看中的姑娘时,已经是半个多月后了。 据,这半个月是李女带着新来的丫环们在学府务立规矩。蔡妩听了也没多想,只憋着嘴在心里感慨了句:敢情这会儿就有竞聘上岗,岗前培训了。 培训完的姑娘被李女领着到蔡妩房里见蔡妩。蔡妩倒是还没什么,姑娘却比头一次见时拘谨了不少。站在厅里,低着头,手卷着衣角,闷不做声。 蔡妩瞧了瞧,发现这孩子对李女似乎有些发憷,于是很善解人意地把李女支开,然后回身问:“先前你你叫什么名字来着?” 丫头迟疑了下,像是在回忆先前自己受的规矩:“回女二公子的话,奴婢没有名字。”回话很得体,态度也算恭谨,只是蔡妩听着却别别扭扭的。 女……女二公子?这谁教她的?李女?怎么给她这么个拗口称呼。还有,她前头不还自己叫四丫头呢吗?怎么这会儿……算了,四丫头也确实不算名字,有还不如没有呢。 “你别拘着了。李女已经走了,这里就咱们俩人。”蔡妩眨眨眼,凑到丫头跟前,仰着脸问,“是他们教你这么叫的?” 丫头抬了头看看蔡妩,相当实诚地点了头。 蔡妩乐呵地笑开:“我就知道肯定不是你自己想起来的。你也别叫我女二公子了,听着跟戏文一样古怪。” “啊?”丫头睁大丹凤眼,疑惑地看蔡妩,“不叫女公子,那叫什么?” “江…叫姑娘吧,以后见到我也好,见到其他的也好,都叫姑娘吧。” 听话人乖顺地点头。俩眼睛闪亮亮地看着蔡妩,似乎在佩服她的词汇丰富。 蔡妩被瞧得有些飘忽,绷起脸轻咳一声,一本正经道:“还有啊,你这个名字也是个问题。嗯……从今起你就叫杜若吧?以后谁问起你叫什么,你就你是杜若。‘山中人兮芳杜若’的杜若,明白了吗?” 杜若抬了头,迷迷糊糊地看着自己面前的主子,特老实的回答:“前面的话杜若明白,最后一句,杜若不懂。” 蔡妩听罢抱头哀呼了一声:看来自己眼光可能确实不如阿姊的好。挑来的姑娘实诚得要命!“没事没事,你记住就行了。等以后我再教你。” 杜若眼前一亮,声音有些兴奋:“姑娘要教杜若识字?” 蔡妩惊诧地看着欢乐上脸的眼前人,理所当然道:“当然要教。你总不能大字不识吧?” 杜若相当激动,敛了裙裾,对着蔡妩就行了一个大礼,带着有些变调地声音跟蔡妩:“杜若谢谢姑娘!” 蔡妩被她这反应弄得莫名其妙,紧接着又被她大礼吓了一跳,赶紧起身上前扶人。 傍晚的阳光照进屋子。蔡妩在床前拉起叩拜的杜若。杜若姑娘脸色涨红,无比激动地看着自己的新主子。 那会儿的她们还都不知道,在以后的岁月里,这看似主仆,情似姐妹的两人将会相携着走过多少风雨坎坷?蔡妩也不知道,她凭着一瞬间的直觉挑中的这个姑娘会在她之后的一生中都占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贫贱富贵,风波风光,再没有一个人会如眼下这个被所有人都不看好的瘦弱丫头一样,在长久的时光里对她赤胆忠心,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