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言情 >>江山如卦 >>第223章 布局
采薇迎了上去。 来者正是她的老朋友们。 达部落头人肖必达,美琪部落头人史丹利、虎贝尔部落头人莫林,还有达瓦人的大萨满古里娅。 另外一个人,就是鸿胪寺主簿舒载驰。 舒载驰是朝廷命官,一起前来,应该是陪同他们来的。 “采薇小姐,好久不见啊”。 肖必达紧走几步,跟采薇握手。 汉地规矩多,讲究男女授受不亲这一一套。草原上人性格豪爽,没有那么多规矩,也就不在乎那一套。 “肖必达,你们怎么会来啦”? “哈哈哈,我们前来朝贡,前天到的,等着见皇上,今日无事,就到你这里来看看”。 古里娅上来,跟采薇拥抱了一下。 “欢迎你来京城,古里娅。霍罗宾就在屋里,我们进屋去聊。我也很想念你们,今日正好就在这里喝酒叙旧”。 采薇把一行人引入家乐福里,几人一进屋,就大感惊奇。 “采薇小姐,我们这两天在鸿胪寺,可是听到你不少传说啊。听说正月十五的时候,皇上都到你这里来了,还给你题词,真是莫大荣幸啊”。 “全是皇上圣明,皇恩浩荡”。 对于皇上给自己题词,采薇也确实心存感激。她现在觉得,这个皇上其实还不错。 “娘亲,你怎么会来啦”? 霍罗宾得到消息,急忙跑了回来,跟古里娅拥抱在一起。 “在家里呆着无事,就想到京城走走,顺便来看看,在这里过得如何”。 “母亲不用担心,我在这里过得很好,非常好,我都不想回去了呢”。 “你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说话间,林召南、冯梨村也都过来相见。 林召南此前跟采薇一起去过鲁甸,冯梨村当初从流放地出来,直接就到了鲁甸,双方也都是熟人了,见面自然格外亲热。 “鲁甸那边情形如何”? 采薇问道。 “有喜有忧”。 肖必达说道。 “哦?此话怎讲”? “喜的是,自从去年朝贡之后,茶叶、盐铁不再受皇甫烈控制,我们几家的日子好过多了,又有不少部落的人,前来投奔我们几家。突厥人那里,如今也不敢对我们轻举妄动”。 “令人有些忧愁的是,皇甫烈那里,一直对我们耿耿于怀,如今他又暗地里跟突厥人往来。我们怀疑他有不轨之心”。 这样比较机密敏感的事情,加上有舒载驰在场,按理说不适宜这样直接讲出来。 但肖必达性格直爽,又不拿采薇当外人,所以说起来也就不忌讳。 不过,采薇身在京城,加上跟舒载驰没有深交,就不好表态,只能肖必达说什么,自己就听着,也不表明自己的态度。 舒载驰倒是个很通情达理的人,见此情形,就站起来。 “采薇小姐,你们是老朋友,就在一起好好团聚一下。我就先回去了。几位客人晚上尽量早些回去”。 肖必达等人前来朝贡,属于皇上的客人。鸿胪寺负责接待他们,自然要为他们的安全考虑,所以舒载驰才跟了出来。 如今他先离开,其实就是给采薇和肖必达等人单独相处的机会。 “舒大人既然忙,就请自便。客人在我这里,自有我为他们担待。晚上会把他们送回鸿胪寺。还请舒大人不必担忧。林先生,送送舒大人”。 林召南陪着舒载驰出去,拿出十两银票,塞进舒载驰袖子里。 “林先生,这怎么好意思”? “舒大人,你我也是老交情了。过年的时候也没前去拜访。如今碰上了,一点儿心意,给舒大人买酒喝”。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 送走舒载驰,林召南回来坐下,问莫林道:“鲁甸的生意如何”? “还好,去年黄河泛滥,有不少灾民前往鲁甸讨生,如今那里人口多了不少,也有些灾民就在那里开垦荒地”。 “多去些人倒是好的,只是皇甫烈那个混蛋,觉得进了他的地盘儿,经常对这些灾民征收赋税,叫灾民们难以安生”。 史丹利补充道。 “是啊,去年冬天,皇甫烈还把三百多灾民赶出了鲁甸。大冬天的,叫这些人到哪里去求生?没办法,还是我们几家收留了他们。对此皇甫烈还有颇多不满,扬言要报复我们,这一次见到皇上,我还要提及此事呢”。 肖必达说起来这些事情,还有些气愤。 鲁甸羁縻州,地广人稀,基本上都是平原地区。 除了游牧的牧民,以前其实还有不少耕地,也有不少汉地人在那里种地为生。 三十多年前,因为突厥帝国不断袭扰边境,很多汉地人被迫离开鲁甸,回到内地。 由于草原上的人以游牧为生,不善于耕种。那些汉地人离开之后,原来的土地就大量撂荒。 皇甫烈趁机占了那些土地,把肥沃的耕地变成了自己的牧场。 这次驱赶汉地人,其实也是为了占据他们开垦出来的土地。 不过,由于大德目前跟突厥帝国的边疆总体安宁,鲁甸总体上保持了和平状态,仍然有不少汉地人涌入鲁甸。 去年冬天草原上大雪,突厥帝国的不少牧民也损失惨重,所以也有人投奔到鲁甸境内。 不过,这些人基本上都投奔到了达瓦人、美琪人、虎贝尔人那里。真正投入到皇甫烈那里的人,其实不多。 无论是农区还是牧区,要想繁荣发展,充足的土地和人口是两个必要的先决条件。 有了土地,才能有耕地和牧场。 有了充足的人口,才能源源不断地提供劳动力和兵员。 “更加可恨的是,皇甫烈还时常派人,假扮马贼,去抢劫那些汉地人。青壮男子杀掉,女人和孩子就掠夺为奴”。 “是啊,有时候连我们的人都不放过”。 几个人纷纷不休地讨伐皇甫烈。 采薇没想到,鲁甸如今的局势还有这些复杂之处。 不过这样也好,正好给她提供了机会。 “自从上次从鲁甸回来,我一直念念不忘。想着什么时候再去那里”。 采薇见时机成熟,就抛出了话题。 “好啊,我们也很喜欢采薇小姐过去呢。小姐何时过去了,想做什么生意,我们一定竭力成全”。 “我想到那里开垦些荒地,种粮养马”。 “不如这次我们回去,采薇小姐就跟着我们一起去如何”? 古里娅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