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言情 >>娘子她娇心似铁 >>第301章 如何做到的
而崔晟那边,主要是手下品阶最高的便只有吕博承这一个人了。 原本他手下有不少将军的,谁让他凤翔军不说吃肉了,还经常连肉汤都吃不上呢。于是很多有门路的将军,都带着亲近手下改投别的元帅门下了。 导致崔晟可信任的手下,也没几个人了。 得用又忠心的,怕真的只有吕博承一个了,崔晟便也放手让吕博承去折腾。 于是凤翔军便闷头发展自己的势力。 有一个开始懂得要权要势的将军,是件可喜又可怕的事。 吕博承这边只想闷头搞发展,悄咪咪地把队伍的实力壮大。 但平地也能起波澜。 日子太安稳,闲得蛋疼的人就总想搞些事。 王湖死后,各路义军纷纷蛰伏。 他们没有王湖的势力,兵马没他多,钱财也没他多。 王湖都被朔军干翻了,他自己及一众妻妾都被朔皇砍了头颅,别的义军自然也不敢再上窜下跳。 义军没声息了,但各节镇,各节度使拥兵自重,纷纷搞起割裂来。 朝廷不知道吗? 当然知道。 只不过朝廷对地方早已没了约束的能力。 关中禁军加起来不过十万左右的人马。而一个大的节镇就有十数万人马。连小小的凤翔都有数万人马。 朔皇能怎么办? 装看不见呗,还能怎样。 反正有吃有喝宫里也不缺女人,天天宫乐缭梁,乐哉快哉。 理那些烦心事干嘛。 一堆有野心的节镇纷纷盯着长安。而这些节镇中,又数乌全忠人数最多,兵马最壮。 王湖的死,乌全忠是要付一大半责任的。 先是带着人马投降了朔军,后又数度带人马追杀王湖的军队,不断收纳王湖的降军。 最后王湖走投无路时,听说乌全忠也派了人去逼他自尽,以换取兄弟们活着。 王湖死后,乌全忠俨然已成了大朔第一功臣。 七月,朔皇大玄楼举行受俘仪式,大封功臣,乌全忠先是被封为检校司徒,后又加封为同平章事,沛郡侯。 已是位高权重。 朔朝,是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综理政务的。而三高官官并为宰相。 其中,中书、门下二省地处宫内,视为机要中的机要。经常联称。 乌全忠这个同平章事,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因这两省设于宫内,乌全忠便时常出入内宫协理政事。 除了时常出入内宫协理政事,乌全忠得了王湖大部分人马,手下兵马迅速扩大,版图也极速扩张。 原本他刚归顺时,便得了个汴州刺史。后来逐渐得了整个河南。把富庶的河南,划归他的版图。 又从河南往四周扩张,相继得了苏北、山东、河北等多个藩镇。 王湖死后,乌全忠,已然是中原诸军镇中势力最强的一支。 而此时,又得封同平章事,得以出入内宫,给了乌全忠诸多机会。 朔皇全然不知,只耽于在后宫享乐。 朝事一两个月都不处理一回,信重乌全忠,政事都推给他处理。 乌全忠得到日日出入内宫的机会,更是因政事繁忙,时常在内宫留宿。 天天替朔皇处理政事,干些苦活累活脏活,转眼却看到朔皇好吃好喝,搂着女人听着乐人伶人吹拉弹唱…… 他乌全忠心里能不起一点小波澜? 他比朔皇哪里差了? 是他不能打,还是他长得比朔皇差? 好像是有点差,没他皮肉那么细嫩,也没他白。 但他难道肌肉不比朔皇更有力?更耐力持久? 放下那个女子,让我来! 这种事,他乌全忠天天看在眼里,天天都想大吼一声。 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已不能满足他了。 但他忍了。 这一年冬天,不仅满朝各地都出奇的冷,还出奇的不平静。 本来朔皇自登基以来,朝堂就不稳,各地起义军不断,最后他还被迫迁都巴蜀。 最后又折腾回长安,又是惊又是吓,又是折腾得,身体本来就不怎么好,又好酒色。 也不知道怎么的,年才刚过完,朔皇就在自己的行宫暴毙了。 惊呆了一票人。 这下子,风雨飘摇的朔朝可能要更乱了。 朔皇暴毙的消息传到凤翔。 崔晟立刻就对着朝都的方向扑通跪下了,哭了起来:“我皇……痛哉哀哉……” 吕博承却没什么感觉。 他也想掉几滴泪来着,但挤不出来。 垂着头跪在崔晟旁边:“元帅,还是准备准备,带人进京吊唁吧。” “正是正是。” 崔晟回过神来,急忙下命,全军披麻带孝,各处都挂上白布,带颜色的东西统统都收了起来。 而他则急急换上缟衣,命吕博承暂代他的职,守好凤翔军,便带着一支人马往朝都去了。 吕博承这边在军营里转了一圈,把犯忌讳的东西,该收的都收了起来。 肉食也命人收了起来。 吃素一月。 下完令,不说鼓乐了,大家连走路都轻了。但总不能大军什么都不做了,齐齐面对面痛哭吧? 于是,吕博承便下令,除了一日两回,对着长安的方向跪地哀嚎外,其他时间该干嘛干嘛,训练不能少。 该练军姿的练军姿,该练本领的练本领,该跑步的跑步。 众将士都觉得吕博承是个魔鬼。 大过年的只放了他们一天假不算,这皇帝都没了,还不给他们哀痛的时间,天天不是练就是练。 但无人退缩。 都想活着。虽然累得跟狗一样。但没人抱怨。 又过了一月,崔晟没回来。 此时吕博承得到消息,听说是先皇异母弟弟继位。 还有一个消息是,乌全忠被加封为梁王。并把山西大部,河北部分划归乌全忠管辖。 吕博承听得消息,眉头皱得死紧。 不过是王湖的一个降将,是怎么一步步从刺史做到梁王的? 他老爹一个私塾先生,没把他教导成秀才举人,倒让从小好打架惹事的乌全忠,从义军里发起家来。 就算被朔朝一众将军说他出身不正,看不起他降将的身份。 但半点没影响他升迁,瞧人家这,转眼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下了。 这才多久的时间。 吕博承没想明白。 这有些人的升迁之道是不是太顺了些?老天爷的亲生子吧?爬升得这么快? 又过了一月,崔晟还没回来。 吕博承有些不安起来,历朝历代,旧皇新皇更代,总要搞些事。 不会这么背吧?这不会真出事了吧? 要不要带人去迎一迎? 正当吕博承打算往军中挑人手的时候,崔晟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