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言情 >>贞观匹夫 >>第565章 皇帝的退让
“当然,为人父母,偏心到非要伙同幼子弄死长子的,也不是没有。只不过,准备好离心离德就是了。” 王恶的话,戳心。 再英明神武的帝王也会老去,变得昏庸。 少壮的储君羽翼正丰,已经接手了相当大的权力。 这个时候,新老碰撞,很可能成为大唐的灭顶之灾。 别的不说,朝中的大臣,无论结果如何,都将有半数毁于其中。 在李世民过分的偏袒下、李承乾强硬的态度中,大唐隐隐成了三个阵营,天子派、太子派、骑墙派。 李世民有些无力。 虽然太子掌权了,李世民狠狠心,还是可以易储的。 代价很大,大唐的实力、大唐的稳定肯定要受影响。 问题在于,以他伤痕累累的身体,还能撑到再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储君吗? 没有时间了啊! 以前对李承乾的苛责,细细想来,竟是真的不想让他继承帝位么? “百骑不能撤。太子要交待,百骑中郎将霍燃罚俸一年,晋王亲王爵追回,晋王府长史秦钟着百骑即刻捉拿,夷三族。晋王府属官、内侍、宫女全部轮换。”李世民终于狠了狠心,端正了自己的屁股。“太子意下如何?” 殿外的霍燃长叹了一声,老实低下了头颅。 白狗偷吃,黑狗当灾,偏偏黑狗连一声冤都不能叫。 叫了,也许这狗肉就能上席面了。 这就是鹰犬的悲哀,难怪王相不愿意一直执掌百骑。 李承乾挺直身板,拱手,一言不发地向殿外走去。 跨过门槛,李承乾的身子突然一软,幸而被随行的宦官架住。 “御医!” 宦官惊慌地叫着,声音里带着哭腔。 “回曲室。” 李承乾无力地开口,态度却很坚决。 身后的两仪殿,李世民的目光很复杂。 虽然皇室少有亲情,可闹到这地步,亦非李世民所愿。 …… 众所周知,自称心死后,李承乾再没踏入东宫后宫半步,从来只是宿于简陋的曲室,不再召人侍寝,清心寡欲得像个出家人。 无论是太子妃还是东宫属官的劝谏,也不能让李承乾有丝毫改变。 李世民除了能派出御医之外,对此也束手无策。 父子关系僵化到这地步,李世民难辞其咎。 曲室内,御医用蘸了闷倒驴的棉花洗净李承乾脸上的血污,上药、包扎,吩咐三日时间不许碰水,再辅以参须乳鸽汤食补。 外伤算不上严重,休养几日就好,主要还是失血。 认真说起来,太子的伤,是心伤。 能公然让太子受伤的人,当世只有一个。 尽到职责的御医迅速走人,不想牵连进皇室的大漩涡中。 李承乾喜静,曲室除了一个贴身宦官,不许留人。 昏昏沉沉地睡了许久,李承乾睁开眼,床沿前站着两个稚嫩的身影。 “厥儿、象儿,你们怎么来了……” 李承乾有些意外。 “阿耶,跟阿翁服软吧,额们现在斗不过他的。甚么仇甚么怨,都可以在日后再算。”庶长子李象岁数大些,见识也广些,说出的话颇有几分谋略。 “阿耶……”李厥只是啜泣,不知如何是好。 李承乾只是轻叹一声:“你们还小,不知道世间的险恶。若是阿耶现在不够强硬,或许就没有日后了。” “以后,你们兄弟之间要相互扶持,最好远离权势是非。记住,除了兕子姑姑,不可以相信任何人。” “李象、李厥,在阿耶面前发誓,永远不会手足相残。” 两个娃儿懵懂地发誓,却不知道这誓言以后会不会兑现。 曲室外的苏嫣然默默垂泪。 这个“任何人”当然包括她。 当年称心之事,幕后也有她一份,这才是李承乾坚决不踏入东宫后宫的原因。 妒、恨,才会让堂堂太子妃乱了方寸,才会导致消息外泄到李治耳中,才会有李世民的闯入,才会有称心的冤死,才会有李承乾对东宫后宫的绝望。 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 太原,晋王府。 李治听着中官宣诏,目光望天,哑然失笑。 辛辛苦苦扮了那么久的迷途知返,本以为争到了一丝机会,没想到大兄一脚又踹回来了。 大兄果然骨子里还是有狠气的,不愧是当年身为幼童就敢提剑挡在青雀身前的人物。 在宰辅面前与阿耶翻脸,宁死不退,换了自己,敢么? 不敢的。 与大兄相比,自己的手段,不要说别人看不起,就是自己都嫌弃啊! 还是嗣王,还是永远无缘继承权的爵位。 偷鸡不着蚀把米,本以为遇刺的事报上去,能获得更多同情、谋取更多利益,却不想大兄这样骄傲的人,竟然也学了蓝田侯的臭毛病,动不动就掀桌子。 皇室之间,丑恶公然被插手的青雀现诸文字,发行于长安,自己的名誉尽毁,日后在文人这一头更难获得支持。 毕竟,胖泰的文坛泰斗之名不是浪得虚名的。 或许,只能考虑世家了。 “大王救命!” 晋王府长史秦钟凄厉地叫喊着。 此刻的秦钟披头散发、面目狰狞、状如厉鬼,却被两名百骑军士摁着,身子动弹不得,硕大的木枷卡在颈上,合枷。 李治缓缓闭上了眼睛:“去吧!汝妻子,本王养之。” 谋划失败,自然要承受相应的代价,而秦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之一。 中官用奇特的尖细嗓音回应:“晋王恐怕养不了他的妻子。陛下圣裁,秦钟谋逆,诛连三族。” 李治瞬间觉得脸都肿了。 死宦官,你成心的不是? 哪怕你早一点说这句话,本王也不会损这老大的颜面! 中官面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没错,就是故意的,你晋王又能奈额何? 一天天的搞事,整个皇宫、东宫都因此饱受困扰,多少内侍、宫女因此丧命,咱家险些被拖下水。 有机会报复,咱家会放过? 知不知道天下甚么人不要招惹? 宦官! 整个晋王府,除了晋王李治与王妃郑尤女,所有属官、内侍、宫女全部被轮换,再没有一张熟悉的面孔。 被换走的属官,难免诏狱走一遭。 内侍、宫女,掖庭又要多了许多新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