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完抽奖微博后,林灰注意到他此时0010卡上的钱余额从3650万元变成3649万元。
(⊙﹏⊙),林灰记得上一次看这张卡上的余额还是3105万.
什么时候变成三千六百多万的?
原来林灰之前太沉迷于开发游戏,忽略了银行方面的到账短信。
翻看了一下21号中午收到的短信,林灰发现他不光6699那张卡上余额从3105万暴涨到了三千六百多万。
0010那张卡上的余额也从2965万美元增长到了3200万美元。
至于跟海外网文对应的那张卡上的余额虽然增长不多,但现在也变成了四十多万美元。
从这个数据来看,在过去的一夜里林灰在海外收入增长了两百多万美元,国内收入更是暴涨了五百多万。
林灰先前上线的几款游戏《人生重开模拟器》《2048》和《FLAPPY BIRD》表现其实都已经归于沉寂了。
虽然还有些用户在下载,但零零散散的下载量属实撑不起现在这种动辄几百万元的收入。
能够导致这种收入暴涨的只可能是南风APP这一款软件。
打开开发者后台,看到各个软件的数据。
果不其然,能有这个收入增长主要都是南风APP这款软件的功劳。
虽然南风APP国内版的专业模式只是零零散散售出了337份。
但是专业模式一份售价可是19999元。
这些销量分成之后就能给林灰带来大概四百五十多万的税后收入[19999*80%*337*0.84]。
再加上一些零零散散的激励收入能有五百多万的收入也不奇怪。
国内南风APP虽然有对应的专业模式,海外相应的APP却没有推出专业模式。
因为专业模式主要针对的是汉/语单次输入的原始新闻稿过长的问题。
额,这么看来岂不是说国外新增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南风APP的激励收入?
林灰看了下后台数据,果不其然。
南风APP这款软件对应的海外版光激励收入就接近两百万美元。
按照汇率来计算,这笔激励收入已然突破千万人民币了。
这个激励收入比前不久《人生重开模拟器》那款游戏的激励收入要高出几倍。
但这并不离谱,和《人生重开模拟器》不同。
《人生重开模拟器》这款软件的受众是游戏玩家,玩家的打赏很可能只是随性而为。
而南风APP这款工具类软件是生产力工具,受众一般是相应的职业用户。
职业用户在利用南风APP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情况下很可能创造出更多的产值。
在此之余用真金白银赞赏一下南风APP似乎也不过分。
事实上,国内的南风APP如果没有推出专业模式。
那些国内通过南风APP大幅度提高了新闻在内的文本处理效率的用户很可能也会赞赏激励一下林灰。
而现在国内真正感慨的用户虽然没额外打赏,但能购入专业模式就已经是对林灰相当大的支持了。
要知道,哪怕是前世,纯粹做专业软件的,几乎可以说是软件行业混得最惨的。
工业软件看似不讨好,但工业软件什么的开发一般都是背靠大树。
而且开发工业软件的一般都是国家队,根本不用担心销量的问题。
而专业软件则不然,大多数专业软件美其名曰是专业软件。
但其实对应的用户群体都很小众。
对口用户大概几千那种。
总之专业软件很难做。
林灰记得前世某高校软件专业就业老师在给学生们介绍经验以避坑的时候明明白白地给学生讲:
没事不要碰专业软件的坑。
谁碰谁翻车。
在这种情况下,林灰开发的专业软件不但没翻车。
反而能在国内实现五百多万的收入。
可以说是表现的很不错了。
更何况南风APP这款软件,林灰在开发之初是指着算法赚钱的。
并不是指着南风APP这款软件本身的收入来实现营收的。
总之,对于现在的局面林灰很满意。
……
林灰对南风APP专业模式的首日销量还算满意。
但贺天昌通过第三方数据看到了南风APP专业模式的首日下载量数据之后,却不是很满意。
贺天昌之所以不满意不是因为他嫉贤妒能,恰恰是因为爱惜后辈他才对这个数据不满意。
首日专业模式才337次下载?
就算专业模式每份收费19999元,那这337份实现了营业额也不过才六百七十多万。
看起来似乎还算不错,但营业额岂能等同于开发者收入?
平台盘剥之后开发者只能收获70%
(ps:……贺不知道林灰的分成只能按常理揣测)
而且南风APP的开发者似乎也没争取到相应政/策扶持。
反正贺天昌是没看到相应公示文件。
这岂不意味着南风APP这款软件的开发者纯靠分成的话税后收入只有不到四百万?
就这点钱够干什么的?
看起来收入近四百万对于普通人来说挺多的,但这笔钱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依旧是不够的。
而且所谓的四百万,这些钱真的是净利润吗?
贺天昌以前是做过专业软件开发的,知道专业软件开发所遇到的种种艰难。
专业软件不同于传统的普通软件开发,仅仅是软件的前期投入费用就要远大于其他软件开发。
更何况南风APP这款软件在“汉语新闻摘要处理”这方面还是开山之作。
“开山之作”,这种说辞看似光荣,但只有开发者才知道真正的开创性研发需要付出哪些艰辛。
涉及到汉语摘要这方面的研究,贺天昌虽然不是专业人士。
但贺天昌以前没少听他的新闻界好友老付抱怨过汉语新闻谋求机器摘要难度重重。
贺天昌知道他好友老付的处事风格,面对困难基本上从不抱怨。
就这样一个人都叹息的任务难度,这方面的专业软件开发怎么可能简单的了呢?
贺天昌通过一些内部资料得知新闻摘要这方面以前并不是没机构进行过研究。
但投入了近五百万除了弄出来一个还算凑合的汉语语料库之外别无所成。
至于相应的程序开发,连一个样本都没开发出来,更别提什么应用效率了。
相关的研究后来更是一度搁置了。
“汉语新闻摘要”就这么一个专业人士都觉得困难重重的领域,前期投入需要多少钱呢?
尽管一个个人开发者能够投入的钱终究是有限的。
但贺天昌觉得南风APP的开发者对南风APP这个软件的开发投资了七八百万应该也是有的。
现在首日纯收入才四百万不到而且大概率这四百万还没有日结到开发者手上,这怎么能成?
这岂不意味着南风APP的开发者现在还亏本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