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开挂在大汉 >>第185章 默认卷_第一百八十五章 朝堂震怒

第185章 默认卷_第一百八十五章 朝堂震怒

送亲车队被袭,公主被劫,这种事就发生在大汉境内。 消息向长了翅膀的鸟儿,不久便传到了长安。 犹如一个重磅炸弹,震的长安的朝堂都晃了几晃。 在长安朝堂上,刘邦黑着脸,面对朝臣,一句话都不想说。 无能,真是无能,打不过匈奴就不说了,怎么能让一个大活人在大汉境内就这么消失了呢?这是不能容忍的,绝对不能容忍的。 “都说说看啊,公主哪里去了?”刘邦怒气冲冲地对着朝臣道。 朝堂上一片安静,谁也不敢接这个话茬。毕竟,公主在大汉境内被劫持,这是非常丢脸的事情,不仅让朝堂上的群臣觉得脸上无光,就连皇上也被重重地打脸了。 既然没人接话茬,刘邦便开始点名了。 “丞相,你说说看。”刘邦看着萧何道。 萧何上前一步,略一思索,道:“陛下,这劫匪太过于猖狂,竟然敢在我大汉境内袭击公主的车队,简直是罪大恶极,必须要尽快捉拿凶手,给天下一个说法。否则,百姓会对皇室失去敬畏,而且匈奴也会认为我大汉朝廷无能,会更加肆无忌惮的。” “嗯,丞相所言极是,那丞相可有妙计捉拿劫匪?”刘邦继续问。 “这个,这个,就不好说了,听说现场出现了火霹雳,这种厉害东西,只有关外侯李帅的火霹雳军才有吧?”萧何说到了问题的关键之处。 “是这么回事,不过,奏报上提到,李帅的火霹雳营也丢失了三十个火霹雳,这么看来,袭击公主车队并劫走公主的会不会是同一伙盗贼呢?”刘邦用手指敲着案几。 “皇上所言极是,这火霹雳都是有编号的,供应数量有限,一般人是很难接触并拥有火霹雳的,若李将军的火霹雳营真丢了火霹雳,那么,这个推断很可能就是事实。” 萧何没有把话说死,毕竟,他身在长安,而雁门郡远在千里之外,他是无法详细地得知当时发生的情况的。单靠一份奏报,往往不能还原事件的真相始末。 即使如此,圆滑的萧何也没有吐露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而是选择了恭维皇上。 毕竟,在萧何眼里,相对于前程而言,这个公主被劫案能不能破,公主能不能找回来,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嗯,樊将军,你怎么想?”刘邦又点了樊哙的大名。 樊哙上前道:“公主被劫,此案若不侦破,那有损我大汉天威,对匈奴那边也不好交代。不过,臣觉得单靠这份奏报,不足以了解当时的详情,还是问一下当事人比较妥当。” “此话何意?”刘邦继续问。 “负责此次公差的娄敬娄大人不是安然无恙吗?问一下他,便足以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樊哙道。 “对,朕差点把他给忘记了,娄敬现在身在何处?”刘邦问道。 “陛下,娄大人昨日已经回到了长安,本来要觐见陛下的,陛下生气,没有召见。”一旁的宦官小声说道。 “对,对,朕都快被他气糊涂了,这么个差事都办不好。马上召他入宫。”刘邦下令道。 “喏。”一旁的宦官便匆匆去办了。 再看娄敬,一直等着被召见,得知陛下终于肯见他了,便整理了一下衣衫,随同宦官入宫觐见。 上了朝堂后,娄经赶紧行礼:“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了,起来吧,说说雁门郡遇袭的事。”刘邦急不可耐地道。 “陛下,是这样的。本来,我们的送亲车队都快要到雁门郡了,差不多也就一炷香的功夫,就能到了。却突然冒出十来个蒙着面的贼人,他们叫嚣着要劫持车队。随行负责护送的兵将上前作战,我方有数倍于贼人的兵力,本应能驱散贼人的。可结果却不是这样。”娄经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接着说啊,结果怎样了?”刘邦急问。 “咳咳。”娄敬轻咳了几声,继续道,“那伙贼人突然扔出了数个冒着火星的圆圆的东西,滚落到兵将的脚底就爆炸了。” “那是火霹雳,孤陋寡闻。”刘邦插嘴道。 “对,陛下英明,是火霹雳。因为有了火霹雳的协助,贼人占了上风,把公主劫持在了手中。”娄经道。 “无能,无能至极,连十来个贼人都对付不了,丢人,丢人啊。”刘邦痛心疾首,被劫持的可是公主啊,虽然这个公主是“假冒”的,但也是代表大汉皇族啊。 见刘邦怒了,娄敬乖乖地站着,不敢说话了。 半晌,刘邦又问:“那你呢?贼人袭击车队时,你在做什么?你看到贼人长什么样了吗?” “回陛下的话,贼人都蒙着面,看不清长相啊。当时,微臣也十分气愤,拿了一把刀就冲上去了。结果,没打几下,就被贼人打晕在地了。等微臣醒来时,公主已经被劫持走了。微臣无能,微臣无能,请陛下责罚。”娄经请罪道。 “哼,你就是一个文官,还能指望你与贼人斗?”刘邦满脸不屑。 “陛下说的是,陛下说的是。”娄敬赶紧附和道。 “公主找不到,匈奴那里怎么交代?众爱卿可有良策?”刘邦继续问。 “陛下。”萧何上前,“本来已经答应匈奴和亲,这公主搞丢了,怕是匈奴会不依不饶吧?” “这是朕担心的问题啊。”刘邦又问娄敬,“对了,娄爱卿,这右贤王也在送亲队伍中,当时他在干什么呢?” “陛下,事发当天,右贤王嫌送亲队伍走的慢,他与几个匈奴侍卫就晚出发了一个时辰,听右贤王说,等他带着侍卫赶上来时,贼人已经把公主抓到手了,后来发生了什么,还有贼人的情况,他说要见了陛下才肯说。”娄敬说道。 “什么?他的架子摆的这么大?不见到朕,他还不说了?”刘邦的脸上有不悦之色。 “是啊,陛下,右贤王是这么说的。”娄敬说道。 “那他现在在哪里呢?”刘邦问道。 “陛下,他在宫外候着呢。”娄敬赶紧说道,生怕刘邦不召见右贤王。 “嚯,他这是猜测朕一定要见他吗?都在外面等着召见。”刘邦看了看众臣。 “陛下,也许这右贤王还真能说着更重要的消息,见一下也无妨啊。”萧何主张接见。 刘邦想:那就见一下吧,反正朝堂上都是自己的人,这右贤王若心怀不轨,就让他把尸体留在这里。 “去把右贤王找来,朕要见他。”刘邦对身边的宦官道。 宦官便赶紧去召右贤王。不大工夫,右贤王便来到了朝堂外。 “宣右贤王觐见。”宦官喊道。 接着,右贤王大大咧咧地来到朝堂上,傲慢地看着文武百官,对皇上刘邦也不尊敬,竟然不行礼。 众人怒了,都指责右贤王,说他没有礼数。 其实,这是右贤王蔑视汉朝的一个表现,在他眼里,汉朝虽然地域广阔,但兵将太弱,根本就不是对手,要不也不会同意和亲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