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开挂在大汉 >>第186章 默认卷_第一百八十六章 主谋付出水面

第186章 默认卷_第一百八十六章 主谋付出水面

面对狂傲的右贤王,刘邦选择了隐忍,此刻,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面见大汉皇帝,还不快行跪拜礼?”樊哙怒斥道。 “哼,本王只对单于跪拜,大汉皇帝算什么?白登山之围,若单于听本王的话,现在坐在上面的人就不知道是谁了。”右贤王还对冒顿单于在白登山放走刘邦耿耿于怀。 白登山之围是刘邦心中永远无法弥合的一块伤疤,在朝堂上的臣子都知道,不能提“白登山”这三个字,否则会换来刘邦最严厉的惩罚。 没想到右贤王竟然公开叫板,不把刘邦放在眼里。 这不是存心找事吗? 娄敬看在眼里,急在心中。若刘邦一生气,处理了右贤王,那公主被劫一案就永远破不了了,而且也会引发大汉和匈奴之间的战争啊。 果然,刘邦怒了,一拍案几:“你算个什么东西?竟然在朝堂上如此放肆。来人,给朕绑起来。” 外面的侍卫得令,进来便把右贤王给来了个五花大绑。 右贤王见自己摸了老虎的屁股,他心里也发虚了,毕竟,这里是大汉,刘邦说话一言九鼎,想要他的命那是如探囊取物般容易。他有些后悔刚才的口无遮拦了。 “怎么?这是要杀本王吗?本王可是代表单于出使大汉,如今公主被劫,是想杀人灭口吗?”右贤王把单于搬了出来。 刘邦盯着嚣张的右贤王,不说话。其实,刘邦虽然怒了,但还没到要杀人的地步,而且右贤王不是普通人,若真处理了右贤王,那一定会惹怒单于,那大汉与匈奴间将会战争不断,这对大汉和大汉百姓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啊。 所以,刘邦暗自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当听到右贤王说什么杀人灭口时,皱了一下眉头,问:“何为杀人灭口?” “哈哈,堂堂大汉,竟然在自己的国土上被人劫持了公主,这种事传出去,有损国威,这么急着杀本王,难道不是想杀人灭口吗?”右贤王狂笑。 刘邦气得脸都绿了,恨不得扑上去咬右贤王几口才解恨。不过,那样的话,岂不更说明自己心虚吗? 想到这里,刘邦淡淡地道:“公主被劫,这是我大汉的事,用不着你一个外人来瞎叨叨,既然朕答应了和亲,就一定会给单于一个交代。” “是吗?本王拭目以待。”右贤王顿了一下,问道:“不过,真要处理劫持走公主的人吗?” 听到这话,刘邦知道右贤王肯定了解其中的一些隐情,便问:“右贤王当时也在现场,难道知道劫持公主的人是谁吗?” 右贤王看了一眼娄敬,继续道:“当然知道,本王的人还被那该死的火霹雳炸伤了呢。” “究竟是谁?谁这么大胆敢劫持公主?”刘邦焦急地问。 “为首的人是李帅。”右贤王说出了真相。 “啊?李将军?” “这不可能吧?” “是啊,还说丢了火霹雳,这不是监守自盗吗?” “……” 右贤王的话犹如一个晴天霹雳,让朝堂上的人都吃惊不小,纷纷小声议论。 “这不可能,李帅身为将军,一直带着火霹雳军与匈奴作战,怎么会干劫持公主的事呢?”樊哙首先站出来提出了反对意见。 刘邦也觉得蹊跷,盯着右贤王,问:“你这是在挑拨是非,想乱我大汉吧?” “哈哈,”右贤王狂笑,“想多了,想多了,本王不过是说出了自己见到的事实而已,倒是皇上是不是不想对李帅下手啊?” 面对右贤王的逼问,刘邦不知该如何回答了。毕竟,李帅是难得的人才,说实话,若真要对李帅下手,他刘邦还真有些不忍。 这时,樊哙又站了出来:“陛下,不要听信这匈奴的片面之言,这也许就是匈奴的奸计,切莫上当啊。” “哼,本王都与李帅交手了,亲眼看见他把公主带走的,你们爱信不信,没时间和你们扯淡了,说说和亲的事儿吧,公主没了,你们拿什么来和亲?”右贤王继续逼问。 刘邦握紧了拳头,在朝堂上,岂能容一个匈奴如此猖狂无礼? “闭嘴,公主的事自会给你一个交代,既然朕答应了和亲,就不会反悔。”刘邦怒了。 “但愿皇帝能言出必行。”右贤王满脸的不信任。 娄敬站出来道:“陛下,公主被劫的事,臣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将功补过,和亲的事继续交给臣来办吧,臣一定不辱使命,把和亲的事办得漂漂亮亮的。” “你这话倒是说得漂亮,可事儿办得太丢人了,”刘邦顿了一下,“既然你这么恳求,朕就再给你一次机会,这次若再把事情办砸了,你就不用回大汉了,在关外的匈奴之地终老吧。” “谢陛下隆恩。”娄敬赶紧行礼。 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这是娄敬一贯的行为准则,他可不想在和亲的事儿上栽跟头。 “退朝。”刘邦没好气地道,拍拍屁股走人了。 这次朝会开得是相当郁闷啊。因为牵扯出了李帅,这让刘邦很难办啊。如果劫持公主的人真是李帅,那该如何处理呢?这可是涉及大汉威严的事儿,不可轻饶啊。 在暖阁,刘邦背着手转来转去,心里也没有主意,便对宦官道:“去把丞相和樊将军叫过来。” “喏。”宦官得令后便赶紧去找人了。 不大工夫,丞相萧何和樊哙就到了。 “参见陛下。”萧何与樊哙行礼。 “平身。”刘邦道。 “叫你们二位前来,知道是为何事吗?”刘邦问。 “是关于李帅的事儿吧?”萧何问。 “是啊,这个李帅怎么这么不省心呢?朕把火霹雳军让他统领,是让他去和匈奴干仗的,他倒好,闲着蛋疼吗?怎么去劫持公主去了?”刘邦的火气很大。 “陛下,李帅是否参与了此事,还没有定论,不能仅凭匈奴右贤王的一面之词就下定论啊。”樊哙赶紧给李帅辩解。 “樊将军说的对,”萧何也站了出来,“不过,匈奴的话不能全信,也不可一点儿也不信。白的黑不了,黑的白不了。” “丞相此话何意?难道你是相信李帅会做那种事吗?他图什么啊?”樊哙盯着萧何问。 “李帅也是男儿啊,如果他真是劫持公主的贼人,那么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他贪恋美色。”萧何继续分析道。 “这理由有些勉强啊,公然劫持大汉公主,这是要跟整个大汉做对啊,就是为了美色?”樊哙反问。 “英雄爱江山更爱美人,有些人就是过不了女人这一关啊。”萧何还是认为李帅就是个好色之徒。 樊哙还想为李帅辩护,被刘邦的话打断了。 “好了,不要争吵了,公主被劫,这是事实。如今,必须要有一个重臣去雁门郡处理这件事,把影响降到最低。”刘邦道。 “陛下,让臣去吧,臣和李帅多少有些交情,一定把这件事办好。”樊哙请命。 刘邦想了一下,不管此事和李帅有没有关系,派樊哙去好像比较合适。一来,樊哙与李帅的交情不浅,二来,樊哙是武将,能震慑住边关的不法之徒。于是便道:“好,就派樊将军为特使,代朕去处理这件事,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不管涉及哪一级别的官员,一定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喏。”樊哙领命。 萧何也没有特意去争这件事的办案权,毕竟,涉及李帅,若搞不好,不仅会得罪了这个当朝新秀,甚至在刘邦那里也得不到好处。 这件公主被劫的“闹剧”暂时算是平息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