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化太子一党的同时,李帅也在想着法儿地壮大戚姬的势力。
不过,戚姬在朝中没有吕雉那么深厚的根基,所以,这事儿办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没有难度的话,李帅还不乐意做呢。
不断地挑战自己,这才活得有滋有味啊。
既然刘不想为刘如意留条后路,那么自己就得成全了刘邦,帮他完成这个心愿。
该找谁来进谏出头呢?
李帅凭着脑海里那点为数不多的历史知识,想到了一个人,对,就是他,赵尧,错不了。虽然是个小人物,是一闪而过的一个配角,但能出现在《汉书》中,绝对不简单啊。
此刻的赵尧,所任职位是符玺御史,相当于现在的副检察长,掌管皇帝符玺。这是一个侍奉皇帝的官,官衔虽然不大、前途却不小。毕竟,能和皇帝说上话,自然就有不轻的分量。
既然汉书中提到了这个人,李帅决定去会一会他,看看这个人究竟有几斤几两重。
于是,李帅带着萧剑来到了赵府外。
李帅递上名帖后,等待回应。
过了半天,也不见有人出来。
“怎么回事?这赵府的办事效率怎么这么低呢?通报都这么费劲?”萧剑抱怨道。
“再等等,不急。”李帅心平气和地道。
“少爷,用不用我用剑说话?”萧剑说着,摸了摸腰间挂着的宝剑。
“扯淡,今日是来会客,又不是来打架的,不要动不动就刀啊剑啊的,能用嘴解决的问题,就绝对不用手。”李帅教训道。
“知道了,少爷,我就是看不惯别人对少爷傲慢的态度。”萧剑笑嘻嘻地道。
“对我的好不要这么赤裸裸地说出来,要不就变味儿了。”李帅白了萧剑一眼。
“少爷,我真的不是拍马屁啊。”萧剑回过味儿来了。
“闭嘴吧。”李帅摆了摆手。
萧剑还想辩解一下,这时,门开了。
只见一个中年男子,身着正装,走了出来,
此男子个子中等,白白净净,器宇轩昂,一表人才。
“听说是李将军来了,赵某特意更衣,前来迎接,耽误了些时间,还望李将军莫怪。”
不用这,此人就是赵府的主人赵尧了。
“冒昧前来叨扰,还望赵大人见谅。”李帅客气地回道。
“诗仙能来一叙,让寒舍蓬荜生辉啊,请,快请进。”赵尧做了个请的手势。
李帅与萧剑便走进了赵府。
虽然赵尧也算是个御史,官职不大也不小,但府里的装饰摆设非常简朴,没有一丝豪华奢靡,从这可以看出,这赵尧应该是个清官吧。
等主客都落座后,便开始攀谈起来。
“赵大人,看家里的摆设比较简朴啊,怎么连套八仙桌都没有啊?”李帅问道。
“说实话,我真坐不惯那八仙桌,还是跪坐在这里比较舒服。”赵尧笑着道。
“赵大人这话就说错了,坐不坐得惯,得坐了之后才能知道,我觉得赵大人应该买一套摆在这里,就是当摆设看看,也不错啊。”李帅建议道。
“算了,买那东西没什么用,何必花那冤枉钱啊。”赵尧道。
“既然如此,那这样吧,明日我便让人给赵大人送一套八仙桌来。”李帅道。
“啊,使不得,使不得啊,无功不受禄,赵某怎么能收这种大礼啊。”赵尧推辞道。
“赵大人,你也知道这东西就是我家的那些工匠做出来的,不是什么金银财宝,算不得大礼,就是一套用具而已,就这么定了啊。”李帅笑着道。
“既然如此,那赵某就谢谢李将军了。李将军能文能武,是大汉的栋梁之才啊。”赵尧夸赞道。
李帅暗道:这赵尧收礼,看来也不难打交道啊。
“哪里,哪里,都是世人冠以的一些虚无的头衔罢了。”李帅谦虚道。
“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好谁坏,谁能干,谁是庸才,百姓说了算啊。”赵尧道。
“赵大人能有这种境界,佩服,佩服。”李帅恭维道。
“一些感慨而已,感慨而已。”赵尧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知赵大人对朝中这次龙袍事件怎么看?”李帅突然转了话题。
赵尧盯着李帅看了一会儿,淡淡地道:“从东宫中发现了龙袍,足以证明太子心怀不轨,应该从严处理。”
听赵尧这样一说,足以说明赵尧不是太子一党。
于是,李帅一拍大腿,道:“对啊,就应该这样,可是陛下迫于压力,选择了平缓的处理方式,毕竟,若太子有事,朝中的一干众臣的利益受损,怕是都会跟着遭殃啊。”
“李将军所言极是,如今能与太子一党争斗一下的,也就是戚姬和赵王了,无奈戚姬和赵王的实力差一些,在这次争斗中,怕是要落下风了。”赵尧看得很透彻。
“那么,赵大人看好哪一派呢?”李帅盯着赵尧问。
“这,这不太好说,世间万事都在变化,今日的强者不见得就是明日的胜利者。”赵尧的话说得模棱两可。
“哈哈。”李帅大笑,“赵大人这话说得有味道啊。”
“李大人过奖了。”赵尧笑了一下。
“赵大人是太子一党吗?”李帅突然问了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
赵尧看了李帅一眼,道:“能不回答这个问题吗?”
“最好还是回答一下。”李帅盯着赵尧道。
“前段时间,太子结交朝中百官,也到我府上来过,想拉拢我加入太子党。” 赵尧断了一下,“不过,身为臣子,当为陛下效忠,陛下还在,岂能结党营私?”
这话说的,既洗脱了自己是太子党的嫌疑,也堵住了李帅的嘴,李帅若想把赵尧拉入自己的阵营,也不好开口了啊。
“赵大人所言极是,身为臣子,自当效忠陛下。”李帅顿了一下,“不过,朝中两位皇子相争,若想完全避开,这个可能性不太大吧?”
赵尧淡淡地问:“李将军的意思是?”
“身在朝堂中,若想有大的作为,站队是免不了的,否则会处处被排挤,我说的没错吧?”李帅反问。
赵尧点了点头。
“所以,赵大人想独善其身的想法是好的,但现实不允许啊。既然赵大人舍弃了太子,那能否与我握个手呢?”李帅说着,把手伸了出去。
赵尧是明白人,他知道李帅背后是戚姬和赵王,如果今日握手后,那意味着就是戚姬一派了。
这个手要不要握呢?
赵尧犹豫了。
一直以来,赵尧也有不小的野心,那就是当上御史大夫。但周昌却成了他的绊脚石,他做梦都想扳倒自己的这位口吃上司,但他知道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虽然周昌的智慧比不过张良、陈平,军功也没有曹参的大。但周昌的御史大夫却坐得相当稳当。这是因为周昌的官帽不仅有汗水,还掺着鲜血。(他哥哥周苛为了让刘邦从荥阳突围而光荣就义)这种血债是刘邦一生都无法偿还的了的。
在朝中,耿直无比的周昌看谁不顺眼就要说上几句,一般人都不敢得罪御史大夫,朝中的萧何、陈平等大佬也犯不上和心地善良头脑简单的周昌一般见识。
所以,大家都躲着他,该干嘛干嘛,一直都相安无事。
这样一来,赵尧若想取而代之,貌似比登天还难。
如今,李帅来访,还带着足够的诚意,这是不是扳倒周昌的机会呢?
看到赵尧陷入了沉思,李帅轻咳一声,继续道:“赵大人,赵大人?”
赵尧被拉回到了现实中,满怀歉意地道:“不好意思啊,刚才走神了。”
“没事,没事。”李帅挥了挥手,“不知赵大人想的如何了?”
“想握手也可以,不过,我是有条件的。”赵尧慢慢地道。
提条件,就是有意合作,这是好事啊。
李帅赶紧道:“赵大人请讲。”
赵尧道:“是人就有野心,都想往上爬,我也不是圣人,也不例外,所以,我的条件就是能往上爬一格。”
往上爬一格?这就意味着赵尧想当御史大夫啊。若想实现赵尧的这个梦想,就必须把现在的御史大夫周昌请走。周昌刚正不阿,但倾向于太子,若能换一个倾向于戚姬的人来当御史大夫,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样一来,戚姬的阵营就又能壮大不少了。
想到这里,李帅二话没说,便答应了赵尧的请求。
“李大人若实现了赵某的梦想,赵某一定唯李将军马首是瞻。”赵尧表态道,还伸出了手。
“好,一言为定。”
李帅与赵尧的手握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