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开挂在大汉 >>第344章 默认卷_第三百四十四章 太子带兵

第344章 默认卷_第三百四十四章 太子带兵

同年九月,陈豨公然造反,自称代王,夺取赵国、代郡大部分的地区。而韩信成了帮凶,也就是陈豨强有力的左膀右臂。 对于陈豨的这次举旗造反,刘邦是有心理准备的。 毕竟,以前周昌多次上书,已经收罗了陈豨的一些罪证,而且李帅也去了一趟代郡,发现了陈豨的异常行为。 但当陈豨真正起兵造反时,刘邦还是有些震惊。当年刘邦自己起兵是为了消灭暴秦,拯救受苦受难的百姓。而这陈豨是为了什么?权力?金钱?难道自己给陈豨的还不够多吗? 刘邦想不通,真是想不通。 其实,这贪婪的人性已经遮住了陈豨的眼睛。陈豨不满足于当一个称霸一方的诸侯王了,他要整个天下。 虽然刚死了老爹,刘邦的心情很沉重,但他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悲伤。 对于造反者,必须给予最猛烈的回击。 在朝堂上,刘邦威严地看着众臣,众臣连大气也不敢出,当着刘邦发泄怒火。 半晌都没人说话,朝堂上安静极了,几乎连掉根针的声音都能听到。 “众爱卿,说说啊,对于陈豨造反,该如何应对?”刘邦冷着脸问。 老大问话了,总得有人接话吧,否则岂不冷场了? 萧何上前一步,道:“陛下,对于有异心的造反者,绝对不能客气,要坚决回击。” 刘邦点了一下头,继续问:“其他爱卿呢?有何建议?” “丞相所言极是,对造反者不能客气。” “对,不能客气。” “必须要打,往死里打。” “……” 有了风向标,众臣便开始附和起来。 刘邦看着众臣,发现‘商山四皓’没有发言,便做了个往下压的手势,又指了指‘商山四皓’,道:“四位先生,你们有何建议?” ‘商山四皓’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东园公唐秉上前一步,道:“陛下,大汉建国不久,百废待兴,在这种时刻,竟然有造反者,自然是发兵镇压即可。” 刘邦点了点头,看来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正合自己的心意。 “不过,臣有个建议。”东园公唐秉顿了一下,“此次让殿下挂帅北上吧。” “什么?让殿下挂帅?”刘邦诧异地问。 一旁的刘盈也是心头一惊,他知道这是东园公唐秉给自己争取立功的机会呢。不管刘邦答应与否,都应该表态的。 于是,刘盈上前一步,道:“父皇,儿臣已经长大了,希望能给儿臣这个机会,一定将那叛贼斩杀干净。” 让刘盈带兵征战,这是刘邦没有想到的,他还不能决定,毕竟,这是上战场作战,是要真刀真枪地干,不是过家家的儿戏啊。 刘邦看向众臣问:“众爱卿,意见如何?” 萧何想了想,上前道:“陛下,殿下的成长也是需要锻炼的,臣觉得可以让殿下试一试,再派一个得力的老将军,应该问题不大。” 眼看刘盈就要得到这种带兵打仗的机会了,就在这时,樊哙站出来道:“陛下,那陈豨多年征战,作战经验丰富,不可小觑,而且身边还有韩信,若派殿下去征战,怕是不妥吧。” 刘邦知道,樊哙这样说,既有对刘盈领兵作战能力的怀疑,也有对此次征战的担忧,樊哙是不希望刘盈立功的。 李帅也上前一步道:“此次征战,路途遥远,对方又是经验老道的大将,希望陛下慎重定夺。” 刘盈闻言,恨得牙痒痒,暗道:不就是看不得我好吗?等我有机会一定要把你们统统打倒在地。 两派势力针锋相对,刘邦必须要做出一个抉择了。 自己终究是老了,大汉的江山总得有人来继承,也许这次还真是个机会,若太子能脱颖而出,打一个大胜仗回来,那真的对他另眼相看了。 想到这里,刘邦拍板决定:“好了,不要争了,这次平叛就由太子领兵,周勃为副将,集结精兵20万,希望你们能不辱使命。” “一定不辜负陛下的厚望。”刘盈与周勃上前道。 结果,征讨陈豨的方案就这么定了下来。 退朝后,太子刘盈趾高气扬地走到李帅面前。 “怎么样?你想从中阻隔,没戏吧?等本宫打了大胜仗回来,看你还有什么话说。” 刘盈说完,便迈着四方步走了。 看着刘盈嚣张的背影,李帅摇了摇头。 “骄兵必败,殿下如此心态,又没有上过战场,这次征讨的结果如何,不好说啊。”樊哙叹气道。 “算了,陛下都决定了,你我再说什么也没用了。就是搞不懂陛下这是怎么想的,难道陛下不想赢得这场战争吗?”李帅摇了摇头,与樊哙一起离开了大殿。 刚到了大殿门口,一个小宦官就过来道:“樊将军,李将军,赵王有请。” 樊哙与李帅互相看了看,便随小宦官向赵王府行去。 到了赵王府,在大殿内,只见戚姬与赵王刘如意早已在等候了。 “拜见娘娘,拜见赵王。”樊哙与李帅行礼。 “不必多礼。”戚姬道,“请坐。” 等樊哙与李帅各自跪坐后,戚姬焦急地道:“太子就要带兵出征了,这可如何是好?” 赵王道:“太子哥哥要带兵打仗了?本王也想上战场啊。” “你还小,上什么战场?”戚姬爱抚地摸了一下刘如意的脑袋。 “娘娘,凡事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太子带兵出征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李帅道。 “此话怎讲?”戚姬满脸疑惑的表情。 “娘娘,此次反叛的是陈豨和韩信,这样的对手不一般,而太子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让他上战场只有输的份儿了。”李帅分析道。 “对,李将军说得对,这次陛下的决断有问题,很可能会让大汉的军队遭遇灭顶之灾啊。”樊哙也道。 戚姬若有所思地道:“如果真如二位所言的话,那太子此次出征很可能折戟沉沙啊。” “娘娘所言极是,此战很可能成为太子的滑铁卢。”李帅道。 “滑铁卢?”戚姬不解。 “就是太子失败之地。”李帅解释道。 戚姬点了点头,继续道:“话虽如此,但也不能小看陛下此次的决定是,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陛下此次能让太子带兵作战,那么下次很可能做出更加偏向太子的事儿来,我们得为赵王多想想了。” “娘娘说得是,等有机会,臣一定在陛下面前为赵王美言。”樊哙道。 “臣也会这么做的。”李帅也附和道。 “嗯,本宫明白你们的心意,既然太子带兵的事儿已经无法更改了,那就等着看事态的发展吧,希望如你们所言。”戚姬淡淡地道,她的内心对樊哙和李帅的判断还心生疑虑。 “娘娘放心,就等着看好戏吧。”李帅道。 “好,本宫累了,你们散了吧。”戚姬道。 于是,樊哙与李帅便退了出来。 路上,樊哙担忧道:“难道就这么看着不管了吗?20万汉军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我们能有什么办法?这是陛下决定的事情啊,只能看看再说了。”李帅摇了摇头。 二人聊了很久,才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