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开挂在大汉 >>第448章 默认卷_第四百四十八章 匈奴的来信

第448章 默认卷_第四百四十八章 匈奴的来信

在代郡,刘如意收到了刘盈从长安发来的圣旨。 他本来是希望刘盈能出面解救自己被关押的母亲的,他满怀希望地接旨。 没想到,结果是刘盈无能为力,还给母亲安上了牵涉到一桩命案的罪名。 刘如意呆呆地跪着,脑袋里嗡嗡直响,乱了方寸。 “殿下,接旨吧。”宦官催促道。 半晌,刘如意才三呼万岁,接了圣旨。 “殿下,保重。”宦官说完,便离开代郡,回长安复命去了。 刘如意呆呆地看着圣旨,他突然感觉自己很无助。本来指望刘盈救出自己的母亲,没想到,最终等来的却是刘盈撂挑子。 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啊? 既然指望不上刘盈,那么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于是,刘如意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了关押李帅的地方,想让李帅想想办法。 当刘如意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后,便眼巴巴地看着李帅,希望李帅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救自己的母亲。 “殿下莫急,这救人的事儿得从长计议。”李帅说道。 “本宫能不急吗?母亲被吕雉那个女人关着,一定受了不少苦,她多待在长安一日,就多被折磨一日,必须要尽快救出母亲。”刘如意气呼呼地道,话里有责怪李帅的意思。 “殿下的心情我理解,殿下放心,我一定想办法救出戚姬娘娘。”李帅承诺道。 “好,好,一切就指望李将军了。”刘如意长出了一口气。 虽然李帅答应了下来,但说实话,他可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上次救自己的家人,差点把命搭进去。这次去救戚姬,可谓是难上加难。毕竟,吕雉和戚姬的恩怨矛盾由来已久,既然吕雉出手了,肯定就不会轻易收手的。 不过,为了安慰刘如意,李帅也只能先应承下来,走一步看一步了。 他现在被关着,根本就使不上力啊。 刘如意听到李帅肯帮忙了,也慢慢地冷静了下来。 “李将军,你说能救出母亲吗?”刘如意问。 “能,一定能。”李帅极力安慰。 “唉,都怪本宫当时心软,如果强硬一些,把母亲带到代郡,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儿了。”刘如意后悔万分。 “殿下别后悔了,天底下没有卖后悔药的,事情既然发生了,那我们就全力去救人才对。”李帅道。 “本以为陛下能帮上忙呢,没想到他当起了甩手掌柜,根本就不为本宫出面,也没有打算要救母亲。”刘如意喃喃道。 “既然陛下帮不上忙,那如今之计,只能靠我们了。”李帅顿了一下,“不过,代郡的局势很紧张,我们也无暇顾及长安发生的事儿啊。” “哼,虽然匈奴凶狠,但母亲也得救。”刘如意握着拳头道。 李帅想了一下,道:“最好还算再争取一下陛下,如果陛下肯帮忙的话,在宫里有了内应,这事儿就好办了。若陛下袖手旁观,那凭借你我之力,怕是进得了皇宫,也没法从皇宫里出来。” 李帅说的是大实话,他已经不再是刘邦时代的红人了,如今不过是个无权无势的小人物而已。 刘如意看了李帅一眼,叹道:“那我再求求陛下,不过,不管结局如何,都希望李将军到时候能出手相助。” “一定,一定。”李帅应道。 “殿下放心,还有我樊市人呢,到时候,一定全力相助殿下。”樊市人拍着胸脯道。 “好,好。”刘如意有些失魂落魄地走了出去。 来找李帅,得到李帅的承诺,刘如意不过是找个心理安慰罢了。刘如意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母亲落在了吕雉的手里,那无疑是九死一生啊。 在长安,刘盈一直等着代郡与匈奴和谈的进展,他想赶紧结束这场战争,让大汉重新安定下来,让百姓安居乐业。 但很多时候,都是天不遂人愿的。 这不,刘盈期盼的战报终于传到了长安。 打开一看,刘盈的脸色便变了,看到最后,他生气地把奏折扔到了地上。 “陛下,这是怎么了?”小桂子上前问。 “这个樊哙,好大的胆子,竟然破坏与匈奴和谈。”刘盈道。 “啊?不会吧,樊将军一向是很稳重的,他怎么会干这种事呢?”小桂子很纳闷。 “战报上都写了,说是几个不听话的将领私自带兵偷袭正在和谈的匈奴,这明显是推卸责任啊。一个统帅还看管不了几个手下?再说,若没有兵符,谁也调不动兵将啊。”刘盈推测道。 小桂子想了一下,道:“前线的军情瞬息万变,既然樊将军这么说了,也许有他的道理。毕竟,这割让领土的事儿,不是什么好事儿啊,手下的兵将擅自袭击匈奴也是很可能发生的事儿的。” “嚯,看不出啊,你这么卖力地替樊哙说话,是何居心?”刘盈盯着小桂子问。 小桂子赶紧跪在了地上,道:“陛下,这是奴才的掏心窝子的话,绝对不是替谁在说话啊,还望陛下明鉴。” “起来吧。”刘盈淡淡地道。 小桂子慢慢地站起来,抹了一把眼泪额头上流出的冷汗。 “既然与匈奴的和谈中断了,那接下来必定与匈奴有一战,能不能守住代郡,至关重要啊。”刘盈陷入了沉思。 “陛下,这个事儿应该和太后通通气啊,若是和谈不成,那还得往代郡派兵才是,代郡不能丢啊。”小桂子提醒道。 “对,摆驾。”刘盈下令。 “喏。”小桂子应道。 此刻,太后吕雉正在大殿内愁眉不展呢。因为她也收到了一封信,这封信不是樊哙写来的,而是来自匈奴冒顿单于之手。 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是孤独寂寞的君主,生在沼泽,长在草原,我多次到边境来,希望能到中原游览一番。太后也是孤独寂寞,一个人居住,我们两个寡居的君主都很不快乐,无以自娱,还不如我们以己所有,换己所无。 若太后同意,可以来雁门郡来找我,若太后不同意,那匈奴的铁骑将踏过代郡,直抵长安,我们在长安再见。 这封信有极大的威胁和挑衅。匈奴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让吕雉屈服投降。 吕后阅读信后,认为自己受到了极大的挑衅和侮辱,准备杀掉匈奴使者,给匈奴一点儿颜色看看。 一旁的宦官提醒道:“太后,匈奴就如同禽兽,不值得为他们的话动怒。再说,当年先帝尚且被困在白登山数天,这匈奴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吕雉想了想,道:“也是,本宫差点被气糊涂了,前几日不是说在和谈吗?这匈奴怎么冷不丁来了这么一封信?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宦官道:“奴才也不大清楚,应该是发生了什么变故吧?” 吕雉问匈奴使者:“怎么回事?冒顿单于放弃和谈了吗?” 匈奴使者道:“不是我们放弃和谈,是樊将军背信弃义,在和谈的时候偷袭单于,单于发怒,这才让我来送信的。” “什么?”吕雉一听,脸黑了下来,“这个樊哙是怎么搞的?他这是想造反吗?” 宦官赶紧道:“太后息怒,太后息怒,在没有搞明白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前,不能相信匈奴的一家之言啊。” “也是,这匈奴生性残忍狡猾,万一他是来离间的,那我们可就吃大亏了。”吕雉道。 就在这时,刘盈的车辇来到了大殿之外。 “陛下驾到。”宦官高声喊道。 “陛下来了,去迎一迎。”吕雉下令。 宦官便赶紧去了门口,迎接刘盈的车辇。 “太后在吗?”刘盈问。 “在,还有一个匈奴使者。”宦官回道。 “什么?匈奴使者?”刘盈闻言,三步并作两步,走了进去。 见到吕雉后,刘盈便急着问:“母后,这匈奴使者来做什么?是不是要对母后图谋不轨?” “没事,陛下,他就是来给哀家送一封信。”吕雉说着,把信递给了刘盈。 刘盈接过来,看来一遍,越看越来气。 “混账,这匈奴太放肆了。”刘盈气呼呼地把信揉成了一团,“来人,把这使者拖出去。” 侍卫得令,进来便要拖匈奴使者。 匈奴使者叽哩哇啦地乱叫,张牙舞爪,很不服气。 “慢着。”吕雉道。 侍卫们便退在了一边。 “怎么了,母后,这个匈奴使者如此羞辱母后,难道不该杀吗?”刘盈不解地问。 “匈奴如此放肆,的确该杀,千刀万剐都不为过,”吕雉顿了一下,“不过,樊将军不是正在和匈奴和谈吗?匈奴人为什么会突然发难,送来这么一封信呢?” 面对吕雉的质问,刘盈只好把刚刚收到的战报内容说了一遍。 “原来如此,怪不得匈奴突然发难呢。”吕雉恍然大悟,“这个樊哙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连手下的将领都节制不住,还当什么统帅?” “母后息怒,樊将军已经自责了,并处罚了手下不听话的将领。”刘盈想为樊哙说几句好话。毕竟,现在是用人之际,可不能随意撤换主帅啊。 “那这样,给樊哙下一道圣旨,继续与匈奴议和,绝对不能再出岔子,否则绝不轻饶。”吕雉命令道。 “母后放心,朕一定严令樊哙,不能再出乱子。”刘盈应道。 在吕雉面前,刘盈始终软不拉几的,根本就硬朗不起来。没有一个帝王该有的样子。 吕雉又对匈奴使者道:“回去告诉你家单于,议和继续,若再对哀家不敬,哀家一定集大汉全国之力,不惜与匈奴决一死战。” 匈奴使者便离开了。 吕雉叹了一口气,问道:“战报上说了是哪个将领违抗君令,偷袭匈奴了吗?” “没有,只是说已经处罚了。”刘盈回道。 “哼,都不敢说名字,越捂着越说明有问题。一定有那个李帅,没准还有樊市人,甚至刘如意。”吕雉猜测着。 “母后,这割让土地,的确是一件耻辱的事,一些汉将有异议,也实属正常,相信经过这件事儿后,他们会收敛很多的。”刘盈道。 其实,刘盈心里也不太赞成割让土地,若真的把雁门郡割让出去,那他刘盈就是千古罪人。但在强势的吕雉面前,刘盈只能服从。 很多时候,刘盈这个帝王当得是很窝心的。 表面看着风光,内心却是苦逼一个。 “好了,这事儿就先这样了,陛下多督促一下,尽快与匈奴议和,平息这场战争。”吕雉说完,挥了挥手。 刘盈便离开了大殿。 来到大殿外,刘盈的脸色不太好看。 每次来到这里,刘盈都找不到那种帝王的感觉,他就好像个跟班似的,不折不扣地执行着吕雉的命令。 他可是大汉的皇帝啊,怎么能这样呢? “陛下,去哪里?”小桂子问。 刘盈回过神来,道:“长乐宫。” 只有在长乐宫,刘盈才能找到那种帝王高高在上的感觉,也只有在长乐宫,刘盈才更像一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