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开挂在大汉 >>第453章 默认卷_第四百五十三章 无惧生死

第453章 默认卷_第四百五十三章 无惧生死

李帅与樊市人走出中军大帐,两人的心情都低落到了极点。 虽然在刺杀右贤王之前,他们就预感到这件事会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但真正要面对这个严重后果时,心里犹如灌了铅,万分沉重。 “怎么办?怎么办啊?”樊市人揪着自己的头发道。 “没办法,这事儿太大了,想遮掩都没法遮掩。”李帅叹道。 “不行,得想个办法,不能让大汉的英雄就这么被处死。”樊市人振振有词地道。 “走吧,先去看一看韩将军。”李帅说着,向前走去。 樊市人紧跟了上去。 来到关押韩信的牢房后,只见韩信很安静地跪坐在牢房的一角,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对于自己即将面对的命运毫不在意。 “韩将军。”李帅轻声唤道。 韩信慢慢睁开眼睛,看到是李帅和樊市人来了,便起身走了过来。 “你们怎么来了?”韩信问。 “韩将军,刚才阿爹找过我们了,说你要对刺杀右贤王这件事负责?”樊市人问。 韩信点了点头道:“对啊,当初我们不是就说好了吗?” “可是,这事儿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办的,怎么能让你一人去担责呢?”樊市人继续问,他是真不忍心让韩信一人去赴死啊。 “这次因为刺杀右贤王,中断了和谈,陛下一定气得要命,韩某怕是过不了这一关了。不过,没关系,韩某早就是一个死人了。”韩信淡淡地道,丝毫不在意自己的生死。 韩信越说这样满不在乎,李帅心里越难过。 大汉的战神,不能就这么死了。 “不行,韩将军不能就这么被昏君处世。”李帅握着拳头道。 “李帅,你想到办法了?”樊市人急着问。 “办法会有的,韩将军一定要救。”李帅道。 “你们不要胡来啊,若再把你们也牵连进来,韩某会死不瞑目的。”韩信急了。 “韩将军放心,我们都不会死。”李帅狡黠地一笑,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什么?”韩信满脸疑问。 “韩将军莫急,等一切都筹划好了,会通知韩将军的,韩将军就先委屈几天吧。这是我们带来的饭菜和美酒,咱就在这大牢中来个一醉方休。”李帅大大咧咧地道。 “好,一醉方休。”樊市人附和道。 于是,三人席地而坐,开始豪饮起来。 在匈奴大本营,冒顿单于看着右贤王的尸体,心里难过极了。 本来想通过和谈,让右贤王重获自由,没想到结果却被汉人刺杀了。 这汉人太无耻了,说好要和谈的,结果却玩阴的。 “右贤王,你放心,这个仇一定要报。”冒顿单于默默地道。 “单于,咱发兵吧,拿下代郡。”左贤王带着口腔道。 右贤王的死,对于左贤王来说,打击太大了,他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才来请战的。 “现在还不是时候。”冒顿单于长叹一声道。 “为什么?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左贤王不解地问。 “我们不仅要给右贤王报仇,也要拿到足够的赔偿,等大汉皇帝送来赔偿后,我们再发兵进攻。”冒顿单于默默地道。 听冒顿单于这么说了,左贤王便只好听命。 最终,冒顿单于下令把右贤王的尸体运回到草原厚葬,而他和匈奴大军继续停留在这里,找机会给予汉军致命一击。 在长安,未央宫。 刘盈在批阅奏折,他的右眼在不停地跳。 都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难道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吗? 这时,一个侍卫疾步走进来,行礼道:“陛下,边关急报。” 刘盈抬起头,道:“呈上来。” 小桂子便走下去,拿过急报,递到了刘盈手里。 刘盈急忙打开一看,脸色便变成了猪肝色。 小桂子见刘盈变了脸色,急忙问:”陛下,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儿了吗?” 刘盈愣了半晌,才道:“右贤王在汉军中被刺杀了,和谈彻底中断了,这次怕是很难再重启和谈进程了。” “啊?谁这么大胆啊?敢不顾陛下之命,做出如此忤逆之事?”小桂子吃惊地问。 “韩信。”刘盈吐出了这两个字。 “啊?韩信?他还活着?他不是早就被先帝杀死了吗?”小桂子满脸不解。 “樊哙将军不会无中生有的,凭空捏造一个已经死了的人对他没什么好处。所以,既然樊哙将军在战报上这么说,那么韩信一定还活着,而且刺杀了匈奴的右贤王。”刘盈分析道,他觉得樊哙不会欺骗他,也不敢欺骗他。 “韩信曾经是大汉的战神,如今做出这种疯狂的举动,陛下要怎么办啊?”小桂子问。 “哼,公然和朕作对,不把朕放在眼里,这种人还能活吗?”刘盈反问。 “陛下圣明。”小桂子附和道。 虽然刘盈在吕雉那里就是一个受气包,但在天下人面前,他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他的威严是绝对不允许被人侵犯和蔑视的。 所以,面对韩信的逆反,刘盈毫不犹豫地起了杀心。 “马上起草圣旨,把韩信押回长安受审。”刘盈命令道。 “喏。”小桂子应道。 刚吩咐下去,太后就派人来说请刘盈过去有要事相商。 会是什么要紧事呢? 刘盈有些纳闷,不过,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赶紧命人摆驾到太后住的大殿。 二人先是寒暄了几句,接着便进入到正题。 “陛下,听闻和谈又被中断了?”吕雉问。 刘盈心里一惊,自己也不过是刚刚知道这件事,太后竟然就听说了,足以说明太后有更广的消息来源渠道,没准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太后的监视之下啊,想到这里,刘盈不禁打了个寒战。 “是的,右贤王被刺杀,匈奴怒了,和谈再次被中断。”刘盈叹气道。 “陛下,不用叹气。这和谈的决策是朝廷定的,谁要阻止和谈进程,那就是与朝廷作对,与大汉作对,这样的人留不得。”吕雉恶狠狠地道。 “母后说得对,谁和大汉作对,谁就不得好死。”刘盈附和道,“朕已经得到消息,这次刺杀右贤王的人是韩信。” “韩信,他早就该死了。”吕雉道,她的脸上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惊讶,看来她对代郡发生的事儿那是了如指掌啊。 “朕已经下令把韩信押解到长安,公开审判。”刘盈道。 吕雉想了想,道:“若是公开审判,怕是会引起一些官员或百姓的非议啊,毕竟,现在是两国交战,韩信刺杀的又是匈奴。” 的确如此,现在主张与匈奴继续交战的人也不少,不过是,没有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而已。 若是公开审判,万一出现乱子,就不好收场了。 于是,刘盈赶紧道:“是朕考虑不周。” “好了,陛下也不用自责,等把韩信押送到长安,秘密审讯就好,不用搞得满城风雨,以免造成不好的影响。”吕雉嘱咐道。 “母后说得对,朕一定按母后说得去办。”刘盈应道。 “另外,樊哙将军是怎么搞的?两次和谈都断送在他的手里,他还干得了吗?干不了的话,就赶紧让位,别站着茅坑不拉屎。”吕雉不悦地道。 “母后,樊哙将军的能力还是不容置疑的,之所以两次和谈都中断了,应该有其他原因的。”刘盈为樊哙说了好话,他可不希望临阵换将啊,万一换个没本事的人上去,丢了代郡,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没想到吕雉却说:“什么其他原因,本宫觉得这个樊哙就是倚老卖老,没什么本事可言。” 刘盈有些纳闷了,这樊哙可是自己的姨夫啊,是沾亲带故的自家人,怎么开始挑起自己人的不是了呢? 看着刘盈一脸不解的样子,吕雉直接亮出了底牌:“哀家觉得干脆把樊哙换下来吧,换个能力强的人上去,该和谈还是要继续和谈的。” 原来,是在这里挖坑啊,刘盈心里轻哼一声,嘴上却很小心地问:“母后觉得要换谁顶替樊哙将军合适呢?” 吕雉淡淡地道:“国舅吕释之是个合适的人选。” 吕释之是吕文次子,吕泽之弟,吕雉之兄,随刘邦定天下有功。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正月,被封为建成侯。建成侯国都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南。 刘盈听到这里,暗道:原来是想把自己的兄长安排到军中任要职啊。虽然刘盈心里一万个不乐意,因为吕氏集团的势力在朝中已经够大了,若再让吕释之掌握了军权,那吕雉在朝中更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了。但是,刘盈面对吕雉提出的要求却不敢说半个不字,也找不到理由来拒绝。毕竟,吕释之也是有军功的人。 于是,刘盈笑着道:“母后推荐的人选一定是最好的人选,一切听母后安排。” “陛下,你可是大汉的皇帝,要有自己的主见,哀家不过是提个建议而已,具体行不行得通,还得要由陛下定夺。”吕雉很客气地道。 刘盈心里暗想:你都说出来了,怎么能驳回去?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 “母后都是为朕好,为大汉好,让母后费心了。”刘盈拍马屁道。 “好,既然陛下同意了,那就让吕释之准备准备,去代郡与匈奴继续和谈吧。”吕雉说道。 “喏。”刘盈应道。 刘盈回到未央宫后,心里那叫一个气啊,摔了几样东西,发泄了一下,等情绪稍微稳定些,便命人写了圣旨,让吕释之去代郡把樊哙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