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开挂在大汉 >>第522章 默认卷_第五百二十二章 誓死不退

第522章 默认卷_第五百二十二章 誓死不退

不大一会儿,樊哙的家人便被带了出来,有近百人。 吕媭走在前面,她是吕雉的妹妹,没想到会被如此对待,心里别提多郁闷了。 樊市人看到李雯抱着孩子,走在前面,赶紧过去嘘寒问暖。 孩子出生了,他这个当爹的还没有见过孩子,真是惭愧。 “怎么样,没事吧?”樊市人上前询问。 “看看孩子吧,这一路上受了不少苦,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李雯问。 “一句两句话说不清楚,等回头和你细说。”樊市人道。 “你真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吕媭抱怨道。 “阿娘,怎么会?我这不是来救你们了。”樊市人道。 众人说着话,来到了空地中央。 樊哙见家人都平安,便拿出了兵符。 周勃见了,伸手去接。 “周将军,这20万人就交到你手里了,希望你能做些对百姓有利的事儿,不要寒了百姓的心。”樊哙嘱咐道。 “放心吧,都是大汉的臣子,周某自然也把百姓放在心间的。”周勃说着便接过了樊哙手里的兵符。 交接完毕,本以为没事了。但接下来周勃说的话让樊哙愤怒到了极点。 “那樊某就告辞了。”樊哙想带着家人离开。 “樊将军要去哪里?”周勃问。 “回长安啊。”樊哙道。 “樊将军请留步,怕是还不能离开代郡。”周勃阻止道。 “为何?”樊哙盯着周勃问。 “樊将军还是先留在这里吧,等陛下自由了,樊将军再随同家人一起离开。”周勃冷冷地道。 “樊某已经不是大军统帅了,留在这里有什么用?”樊哙不解地问。 “听说樊家与李帅的关系不错,也许会有用的。”周勃说完,便命人把樊哙等人继续关押起来。 左右侍卫得令,便要上前捆绑樊哙与樊市人。 那几百死忠见状,抽出佩刀,挡在樊哙等人面前,意图阻止。 “嚯,没看出来啊,樊将军,你还能说着大汉的军队不姓樊吗?”周勃冷冷地道。 此刻,樊哙已经不再是大汉统帅,虽然有数百死忠,但若真干起来,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好汉不吃眼前亏,再说,樊哙也不忍心让这数百死忠死的不明不白,于是,樊哙上前一步道:“将士们,退下吧,樊某今生能与你们一起征战,足矣。” “将军……”众人喊着,还是不后退半步。 “怎么,你们这是要造反吗?”周勃厉声喝道。 “都退下,都退下。”樊哙高声道,他可不想亲眼看着自己的死忠死在周勃手里。 于是, 这数百汉军将士只好默默地后退在一边。 结果,樊哙、樊市人,还有樊府上下近百人又被关押了起来。 “阿爹,这姓周的没安好心啊,你都交出兵权了,他还是没想着放过阿爹。”樊市人道。 “为朝廷征战一生,没想到最后成了朝廷的敌人,真是让人寒心啊。可怜一家人跟着受苦,真是窝心啊。”樊哙叹道。 “都被人骑在脖子上拉屎了,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一定要把心头的这口恶气出了。”樊市人握着拳头道。 “如今已经没了自由,还能怎么办?”樊哙摇着头。 “那不见得,那数百死忠一定不会袖手旁观的。”樊市人道。 “指望他们?没用吧,经过今日这么一折腾,周勃一定会严加防备这数百人的。”樊哙道。 “阿爹,若我们能早日与李帅和赵王达成一致,也不会有今日这个下场啊。”樊市人叹道。 “这是马后炮,不要再提了。”樊哙心里也是非常郁闷的,不仅失去了兵权,还失去了自由,这搁在谁身上,都不好受啊。 于是,樊市人便不再说话了,而且去做到李雯身边,看着自己的孩子,心里才好受了些。 汉军大营发生了巨变,在代郡的李帅与刘如意随后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樊将军被剥夺了兵权,接下来,怕是无法避免大战一场了。”刘如意担忧地道。 “要战则战,没什么大不了的,如今,咱也有近20万军队,还有代郡这个坚固的城池,就算汉军进攻,也别想轻易拿下城池。”李帅道。 “可是真要对汉军动手,本宫还是于心不忍啊。”刘如意叹道。 “没办法,这就是政治,你死我活的斗争是免不了的。”李帅道。 “难道就不能握手言和吗?”刘如意还是想着能和平解决此事。 “他周勃不是想着攻城吗?若是陛下能禅让了帝位,殿下成了大汉的新皇帝,那周勃的进攻就是大逆不道。”李帅道。 “逼陛下让位,这事儿不是很好吧。”刘如意犹豫了。 “殿下,我们的终极目标是长安,大军在外面虎视眈眈,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李帅道。 刘如意想了想,道:“好吧,本宫再和陛下谈谈。” 这时,一个副将慌慌张张地进来禀报:“殿下,李将军,城外汉军已经摆开阵势,看着是要进攻了。” “是吗?”刘如意脸上有了焦急之色,他最不想看到的事情终于还是要发生了。 “走,去城头看看。”李帅说着,便走了出去。 刘如意也跟了上去。 上了城头后,放眼望去,只见汉军已经列队完毕,做好了攻城的准备,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城头上的人听着,马上放了陛下,否则,大军将踏平代郡。”一个汉军将领骑着战马在城下呼喊。 “让你们的周将军出来说话。”李帅在城头喊道。 “是李帅将军吗?”汉军将领喊。 “正是在下。”李帅答道。 “好,希望李将军能出城一谈。”汉军副将说完, 便拍马回到了汉军阵营。 李帅下了城头,城门缓缓开启。 骑着战马的李帅独身一人来到了距离城门二三十米的地方站定。 不久,从汉军阵营中也驰来一位将军,不是别人,正是周勃。 “李将军,好久不见。”周勃招呼道。 “周将军,别来无恙。”李帅道。 “听说陛下就被困在代郡,周某劝李将军马上放了陛下,否则,两军交战,百姓必将遭殃。”周勃说着,指了指城头上的百姓。 李帅知道,樊哙忌惮城头上的百姓,所以没有攻城,但周勃既然这么说了,就没把百姓放在眼里,攻城是必然的。 “周将军,陛下是吾等从匈奴手里救下的,放不放陛下,是吾等说了算,什么时候送回长安,也是吾等说了算吧。”李帅据理力争。 “李将军,与匈奴的战争早已结束了,大汉不能一日无主,陛下却被困在代郡不能还朝,难免会让人说三道四,所以,周某好心劝说李将军还是早日让陛下还朝为好。周某正好有20万大军,迎接陛下还朝,这阵势足够了吧?”周勃眼里有不屑之色,他觉得攻下代郡不是什么难事,救出陛下也易如反掌。 “既然周将军执意要这么做,那李某就没得说的,敢对城头的百姓动手,势必会引起众怒,到时候,周将军怕是难以全身而退啊。”李帅道。 “李将军这时在威胁周某吗?不就是区区几个百姓,碾死他们就像踩死几只蚂蚁那么简单。”周勃恶狠狠地道。 “那就试试。”李帅说完,便调转马头,回到了城里。 周勃冷冷地看着李帅的背影,也调转了马头,回到了汉军阵营中。 “全体将士听令,一炷香后开始攻城。”周勃下令道。 汉军上下一阵忙碌,做着攻城前的准备。 在城头,李帅与刘如意看着城下一片忙碌,知道汉军要攻城了,便下令城头的将士们做好防守的准备,同时让百姓离开城头。 但百姓却拒绝离开,拿着各式各样的工具,有锄头,有菜刀,有擀面杖……发誓要与城池共存亡。 本来,当初让百姓上城头是要给樊哙和城外的汉军造成一定的压力,让他们放弃攻城的念头,没想着正的要让百姓参与到保卫代郡的战斗中来,如今,想让这些百姓退出,也做不到了。 看着百姓高昂的斗争,李帅的热血也沸腾了,有了百姓的支持,还怕打不赢这场仗? “好,既然大家要留下来,那吾等共进退,誓死捍卫代郡的安危。”李帅道。 “好,誓死不退。” “誓死不退” “誓死不退” 城头的汉军将士和百姓高声欢呼,声音震天。 片刻,城下传来阵阵擂鼓声,汉军最终还是攻城了。 看着蜂拥而至的汉军,刘如意道:“他们还真的进攻了,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他们找死,那就成全了他们。”李帅的话里充满了狠劲儿。 转眼间,攻城的汉军就要攻打到城下了。 刘如意不忍心下令攻击,毕竟,对手是汉军,不是匈奴,这自己人打自己人的事儿,干着难受又窝心。 李帅虽然也不想打内战,但周勃已经打上了门,除了应战,别无他法。 等汉军冲到弓箭射程之内时,李帅下令:“放箭。” 瞬间,城下的感觉便被箭雨包围,不少汉军中箭栽倒在地。 几波箭雨过后,汉军已经冲到了代郡城下,架起云梯,要攻城了。 “火霹雳准备。”李帅下令。 几十个火霹雳兵便点燃了手里的火霹雳,在李帅的一声令下后,扔到了城下。 随着“轰轰”的巨响,传来了汉军的惨叫声。 汉军攻城的速度被有效阻止,放慢了很多。 在汉军阵营的周勃本以为一次攻击就能解决问题,没想到遇到了猛烈的阻击,尤其是火霹雳的威力,更是出乎意料。 “将军,这火霹雳很猛啊,看来一时半会儿是无法攻下代郡了。”一员副将道。 “哼,吾等有20万大军,还怕攻不下一座小小的城池?传令下去,继续第二波攻击。”周勃恼怒地道。 于是,汉军踏着尸体,踩着鲜血,继续疯狂进攻。 在城头的李帅见状,皱起了眉头。 这周勃完全是一副不要命的架势啊,不攻下代郡,誓不罢休。 “李将军,怎么办?再这么下去,即使能保住城池,怕是也要两败俱伤啊。”刘如意担忧地道。 “是啊,不能硬拼了,得想个办法。”李帅道。 “能有什么办法啊?这周勃看来就是一根筋啊,对这种人真是没得法啊。”刘如意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