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怒方钗 >>第70章 双管齐下
空气中弥漫着炭火的味道。 火炉内的炭火熊熊燃烧着,朝臣们不断的搓着手站在火炉旁边烤着火,还在讨论着兵部和花名册的事,谁都没有注意到刚才搬来火炉的侍卫军却是站在了大殿的两边,并没有退下。 黄旪和邱宕两个人站在原地愣了好久,谁也没有说话,这种事关杀头的大事谁也不敢走神,他们俩的表情我现在都能够想象得到。 惊慌失措的表情。 那边的王文恭和莐全俩人更是完全怔住了,他们就那么直挺挺的站在原地,火炉就在他们的面前,似乎是不怕冷,但又更像是连寒冷都被抛到十万八千里之外去了。 他们在想着该如何应对这次的突发情况,现在泰和殿里里外外都是钟世铭的侍卫军,别说他们能不能冲出去,就算是强硬冲出泰和殿,他们也会立即死于殿外的侍卫军剑下。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在内心笑了起来,想当初我刚来上都城继位之时,第一天上朝,朝臣们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还有一个刚继位的岐王,却只是唯太后马首是瞻。 更甚,王飒的手下居然还对我拔刀相向,他们那凶狠的眼神我至今难忘,根本就没有把我放在眼里,可如今呢?朝臣们在我面前行事都要看我眼色如何,就算是私下里再跟太后禀报,可他们至少不会在明面上挑事了。 不然他们今天一个都别想走出这泰和殿!这点不仅我是清楚的,他们更是清楚!不然唐虽拔剑抵着黄旪的脖子是给谁看的?为的就是给朝臣们看的! 太后的六部之中已经少了一个礼部尚书,现在又要少了一个兵部尚书,不知事后太后会作何感想。 王士怜通敌卖地被杀了,王飒造反不成又被魏乾擒获,如今被我派人秘密把给他改头换面,派到安南道当吏长去了,现在兵部尚书王文恭又大难临头,太后还不知道,登基快一年以来,与太后的争斗已经是进入水深火热的地步了。 尽管太后每次对我都会下杀手!可我还是安然无恙的活了下来。 蒋舒大婚当日刺杀我没有成功,勾结梁晋两国和派遣王飒与吴万山意欲在廊州除掉我,现在在廊州就只剩下两万晋军了,不仅王飒被擒获,统管南境军的兵符也落到了我的手里,太后在岐山安排江湖人刺杀我不仅没有成功,那群江湖人反而死了一大半,太后,下次还会用什么办法来对付我? “王上,已经安排好了,”唐虽不知何时已经悄悄的从偏殿回来了,对我小声的说道,“中庭处的侍卫军已经全部调派出来了,在这个时间段内,没人会知道泰和殿里正在发生着什么的。” 我点了点头说道:“做得很好,让你的人盯住永安殿,一旦发现太后有起驾的迹象,立马派人来报。” 在这岐王宫内,唐虽刚进宫的时候就安插了很多的眼线,太监宫女都有,虽说我不知道哪些人是唐虽的眼线,可唐虽做事,我是非常相信她的。 唐虽“是”了一声就退下了,又站在御阶下,其实让唐虽站在御阶下是钟世铭的主意,说是怕太后的势力狗急跳墙刺杀于我,所以让唐虽站在离我很近的御阶下。 在我的身后挂着一柄自岐国开朝之初就有的宝剑,这是岐王李越的佩剑,当年李越护送唐玄宗有功,唐中宗便赐给李越一柄皇长宝剑,李越又是唐皇室宗室子弟,这柄剑还是用纯金锻造的。 我站起来转过身去,把挂在后边的那柄皇长宝剑给拿了下来,这剑我小时候拿过,奇重无比,因为拿不住还摔倒了,因此还被二弟嘲笑了一番,今日我又再次拿着宝剑,感觉还是非常重。 父王说过,江山有多重,这柄宝剑就有多重,能拿起来的,那必定都是一代贤王,今日来看,并非没有道理。 宝剑反射着亮眼的金光,剑鞘镶嵌着四颗宝石,有龙纹图案,宝剑修长,但因为太重,拿在手里会表现得非常的不自然。 谁会拿着这么重的宝剑去战场上杀人?据说岐王李越拿到这柄宝剑后,并没有佩戴在身边,就是挂在这王座的后边,这柄宝剑还没有见过血。 我坐在王座上,轻轻的抚摸着剑鞘,我握住剑柄,用力一拔,就把剑拔出来了一点,剑身通黄,看起来锋利无比,这也说明着这柄宝剑不被经常拔出。 “王尚书难道就没有什么话要说吗?”我把宝剑收回剑鞘,冷冷的突然说道,“不为自己辩解一下吗?王尚书?” 朝堂顿时就变得安静下来,朝臣们都一齐看向我,满脸都是惊奇,他们谁都不会想到这时候我会突然说话。 还特别说的是王文恭王尚书。 就连王叔也疑惑的看着我,皱着眉头不知道我要说什么,唐虽紧握着剑柄巡视着殿下的朝臣们。 那王文恭早就被吓坏了,我刚才说的话他自然是没有听到,这个时候就有人轻声咳嗽了几声,那王文恭和莐全才反应过来,发现我在盯着他们,王文恭才一路小跑跑到殿前跪下。 “王上叫臣不知有何吩咐?”王文恭头都抵到地上了,此时他的心绪恐怕已经害怕到了极点,那边的莐全也是一脸的担忧,他想可能王文恭出了事他也跑不掉,可我没打算在这件事上就要连他一块除掉。 如若王文恭和兵部变成了死棋,太后一定会不惜任何代价保住户部的,兵部栽了跟头,可不能让户部也跟着栽跟头。 “这魏乾和钟世铭都去搜集证据了,事关兵部,王尚书不想说点什么吗?”我笑了笑说道,“这伪造兵籍花名册可是死罪,王尚书不会不知道吧?” “臣当然知道!”王文恭狠狠地磕着头说道,“按大岐律例,伪造朝廷公文者,一律处死,不得赦免。” 看来王文恭很清楚大岐律例啊,不过为什么还是要犯呢?尽管他不知道我已经知道了真相,可还要表现出一无所知的样子来给他们看,为的就是要让朝臣们心服口服,因为有着铁一般的证据! 虽说太后掌控着朝野,可我这个岐王的地位也不是白白出来的!在太后的统治下,还有谁还能记住大岐律例?那条后宫之人不得参与朝政还有谁记得? 是因为他们都忘记了吗?当然不会是这样的,他们投靠太后,自然不会把大岐律例放在眼里,因为太后参与朝政本身就是大岐律例所禁止的,又有谁会在意? 可在我这里,大岐律例重新被提出来,我就是要告诉朝臣们,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无论是谁触犯到了法律,就像是岐共王处死那个宗室子弟一样,绝不手软! “此次事关兵部,又是方大人亲自提出来的,让本王甚是震惊啊,”我淡淡的说,“先前王尚书一直在管理兵部,难道就没有发现这个情况吗?还是说,是手底下的人私自伪造的?” 说着我看了看黄旪,我指的自然是黄旪,谁知黄旪就低着头说道:“启禀王上,就算此事是由方大人提出来的,说是兵部保存的花名册有误,可我们之中又没有谁见过到底谁才是对的,王上就这样下了定论,恐怕言之尚早吧?” 他这是在说我直接给他们强加了伪造公文的罪名,想不到这个时候黄旪居然还能想到这个地方上去,也不愧他当了这么久的兵部兵籍官了。 “黄大人所言并非没有道理,”我放下手里的皇长宝剑,靠在王座上说道,“所以才让魏乾和钟世铭前去兵部和户部取来各自保存的花名册与账本,究竟谁对谁错,一看便知。” “那万一要是方大人故意栽赃陷害呢?”黄旪抬起头来看着我说道,“那王上岂不是冤枉我们了?” 这个时候,黄旪就开始反击了吗? 我原本还以为他们就这样一句话也不说,最后让我把所有事情都给暴露出来,然后抓了他们就完事了,想不到黄旪现在就开始反击了。 不过,这样下去会更加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