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朱英诚惶诚恐进去县衙,到了殿上,抬头一看,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三大巨头坐上面,下面一地的席子,摆了许多酒肉,还没吃完。
朱英行礼毕,也不知该坐下来吃,还是先汇报,愣了会。
他瞄了瞄信陵君,英气逼人,正当壮年,容貌十分儒雅。再看看平原君,年纪稍大,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很是平易近人。
“无妨,你就在这说,二位贤君不是外人。有什么就说什么吧,我知道你们三人,这次去洛阳,挺能折腾的。你暂时先在我家当上客吧,到时有位置了,再让你去历练下。”
朱英心里很高兴,一见面就升了官。但他不想吃独食,说:“小可在洛阳挣的这点功劳,可不是我一个人的。”
“那当然,庄清自然功劳不小。就是庄梅麻烦点,她是个女子,在我家当上客,也就算了,功劳太大,我都不知怎么奖赏。她又不喜欢胭脂水粉,总不能让个女子去当县令吧?”
信陵君笑道:“我也听说了你们楚国这个奇女子,有机会见见就好了。”
平原君问朱英:“既然你们是三个人一起的,为什么他们不来,就你一人来呢?”
朱英见春申君不像喝醉了,那就不必隐藏了,就把在洛阳这些天发生的事,捡重要的说了下。
春申君听到庄清中了奇毒,大为惊讶,很是关心,马上就决定派个随军医师去洛阳看看。
朱英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春申君:“庄大夫嘱托我,要我询问君上,这元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楚国宫廷也是知道的?”
春申君问信陵君:“你们魏国知道这个元晶吗?”
信陵君点头:“这事传出来以后,我也曾叫人去调查,我们魏国,应该没人知道这事。”
春申君又问平原君:“你们赵国呢?”
平原君表情凝重地说:“当初长平之战,赵括战死,长平剩下的四十万军民投降秦国。各国之间,战败投降,本来也不是什么稀罕事,然而秦国却把这四十万人一下子全部杀死。听到这个消息,邯郸没人敢相信。”
信陵君说:“我在大梁听到这消息,也是难以置信。”
“我们一直在寻找真相,这秦国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杀死数十万人。直到从洛阳传出来的消息,这才明白,原来是使用了上古神兵。”
平原君转头对朱英说:“我给春申君去信,想问个明白,今日才算知道来龙去脉。”
朱英这才明白,原来春申君与他们早有通信,难怪不避他们,直接分享这个秘密。
平原君说:“这个元晶跟神兵的事,我问过赵王以及太史,他们说,这件事,涉及到古代周国,楚国,宋国,还有几个已经不存在的小国,但我们掌握的消息很少,也不知对不对,还请春申君明示。”
春申君说:“二位君候不知,这神兵跟元晶,确实跟我楚国有关,但这却不是件露脸的事呢。你们听我慢慢说来。”
春申君喝了一口酒,缓缓地从头道来。
凡事,必有头,但我们楚国所知道的头,却并非神兵和元晶的头,神兵的存在,远比我们所知的古老。
当年武王伐殷,前后其实有两次。第一次,到了洛阳孟津,就犹豫不敢渡河。是因为商王手里有一种非常强大的上古神兵。
事实上,这神兵极少拿来打仗,也是因为当时周的实力太大,因此不得已拿出来。
当时的周,占据了关中,又前进到洛阳,跟商只隔了大河。实力虽不如商,但已经是天下除了商以外,最强的方国。商纣王派使者就给武王说了句话:敢渡河来打,我就用上古神兵灭你。
当时情形如何,现在已不可考。武王是不是早就知道这神兵的厉害,更是无从知晓。但周武王就停在了孟津不敢渡河,这一呆就一年。
我楚国先祖,芈鬻熊——莫怪莫怪,不说你名讳别人不知我说什么。也不知如何得知另一处神兵的藏匿地,就跟周武王说,要去把这神兵拿回来,助他灭殷。
二位不必瞧我,我能知道的就是这些。
看来这神兵,也不止藏匿一处。
武王派了故太子,伯邑考的儿子,名松,跟着鬻熊去找神兵。他们去找了整整一年,后来,鬻熊把神兵拿回来了,但松却没回来。
武王再次伐殷,从孟津渡河,在朝歌外的牧野,与殷对峙。这时候,其实武王捡了个大便宜,因为纣王的主力部队还在东边跟东夷打仗,还没回师。但就算匆忙派去牧野的,也是跟武王旗鼓相当。
这一战,没有大打,而是由武王展示了一下他所获得的神兵,纣王的人就倒戈投降了。
武王带大军进入朝歌,纣王不肯投降,焚烧鹿台,自杀而死。
这里有个问题,纣王也有神兵,为什么不用?大家别问我,我也不知道。反正,武王伐殷很顺利,基本上没有大打,殷就亡了。武王十日后就分封功臣,把跟随而来的功臣都封为诸侯。
各位肯定想问,鬻熊是在哪找到神兵的?我们楚国也一直怀疑,这神兵很可能是藏在洛阳这一片,具体哪里就不知了。因为这一片,曾经也是商人的都城,后来才搬到殷,修建朝歌城的。
而商之前,洛阳却是夏国的国都所在地。商汤伐夏,代夏而王。夏跟商一样,多次迁都,而这洛阳一带,却是做国都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我们私下都怀疑,这个神兵,在夏国,甚至夏之前,就有了。
谁留下的,不可考,都说是上古圣人,却不知是哪一个。
这个神兵,我们都没见过,但武王展示了以后,却对之充满恐惧,与天下诸侯约定,永不再用。我先祖鬻熊,因为这事,也不受赏。直到周公摄政,爆发三监之乱,周王为了安抚天下,这才把鬻熊的孙子,封为子。当然,后来我们楚国才不稀罕这子爵,自封为王了。
当时,武王与诸侯约定,这神兵之事,禁止谈论,更禁止书写。不过,说的这么容易,哪能真的禁绝呢?这事还就留下一些蛛丝马迹。
然后,过了几百年,这事我猜原本可以渐渐湮灭的,然而,周国自己出了大事。幽王被犬戎攻灭,镐京被摧残,携王与平王两王并立。好不容易携王身死,平王东迁,到了洛阳。
这个神兵的事,又重新起来了。
武王封藏的秘密,到底什么时候又被发现的,现在不清楚,但肯定不会早于平王东迁之前。而我们楚国,之所以又重新跟元晶有关系,是因为桃花夫人。
诸位,我们前面讲武王的事,说的是神兵,但是,这神兵,必须要有元晶,没有元晶,这神兵就是一破铜。武王把神兵藏好了,确实再也没有出现过。但是这元晶,在平王东迁之后,就出现了。
由于史料湮灭无闻,现在只能知道,最早被怀疑出现元晶的,是长狄人的鄋瞒国!那个时候我们楚国还没称王。
而我楚国,现在明确知道使用了元晶的,是堵敖和成王两位君主,他们都是桃花夫人的嫡子。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确定,元晶的制作方法是桃花夫人带到楚国的,可是很奇怪,作为桃花夫人的夫君,楚文王,却没有以元晶作为自己的九窍玉!
因此,白起发掘我楚国先君大夫墓,只有堵敖和成王墓中有元晶。
这里还有一个疑惑之处,成王是被太子商臣,也就是继任的穆王杀了的,咳咳,我们楚国这种儿子弑杀君父的事情,是多了点,二位莫笑啊。按理说,成王的随葬品,是穆王安排的。可是穆王自己,却也没有使用元晶。
也就是说,堵敖和成王两位楚王的前后大王,都没有使用元晶。只有这两个桃花夫人的两个嫡子,死后得到了元晶下葬。而成王死后,这元晶就再也没出现过。
因此,怀疑元晶的制作方法是桃花夫人带来的,这并非没有根据。
不过,桃花夫人自己,却不知墓葬何处,也没有跟文王葬一块。白起毁灭楚陵,就更加找不到了。
信陵君跟平原君听春申君说了那么多,听得如痴如醉,每个字都像是惊雷一样,让他们眼睛瞪圆了,就再也没缩小过。
春申君讲到这,停下来,吃肉。信陵君和平原君,还沉浸在这离奇复杂的故事中,还没平复过来。
朱英不知该不该说话,见他们三人都不说,轻声地说:“君上,您说的这武王的事,跟周王说的差不多,就是有些许细节不同。”
春申君说:“周武王的这段事情,各国知道也不奇怪。之所以湮灭无闻,一是当初武王封的诸侯,后来大多都被灭了。二是,几百年没再出现神兵和元晶,况且这事也玄乎,大家也就当哄小孩的故事了。”
“可是,我怎么也听不出来,我们楚国到底哪里不露脸了?”
春申君看了一眼信陵君跟平原君,说:“你们大概不知道,元晶是可以制造的吧?”
“如何制造?”
“用人的性命,用好多好多人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