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逍遥小军侯 >>第583章 挥师
然后下令,神雷军及神雷坊整体搬迁到城内安置。 一声令下,一万神雷军立即行动起来…… 搬迁神雷军及神雷坊,是个大工程。 总共一万余人合力搬迁,从凌晨四点多钟,一直忙到天色大亮,时间来到了辰时末,早上九点钟左右。 整个搬迁的工程,终于完成了五分之四的样子。 还剩下一点小尾巴,再需得半个时辰,就能彻底搬空。 恰在此时,张公公找到祝修远,说陈皇紧急召集群臣入宫议事。 祝修远猜想,可能是昨夜连夜渡江及攻打江浦县城的钟山王,送来了捷报。 而陈皇召集众臣议事,应该就是商议钟山王那十万精兵,是留在江浦县城驻防呢,还是继续往北进军,趁燕人的西路大军未到之前,将滁州三县拿下? 果不其然,待祝修远匆匆赶到宫里,来到谨身大殿,朝会刚开始,陈皇就宣布了钟山王发来的捷报。 经数个时辰的鏖战,钟山王所部十万精兵,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歼灭清流侯所部数千人。 清流侯收拢二万余残兵,连夜弃城北逃。 钟山王顺势占领了江浦县城,在城外扎下营寨。 呈送捷报之际,还呈上一份奏折,请求留下一万精兵驻防江浦县城,其余九万精兵,还有钟山王本人,立即渡江返回京营。 因陈皇曾说过,待钟山王攻下江浦县城后,不得他的命令,不得撤兵。 所以钟山王才有呈送奏折这一举动。 “诸位爱卿,钟山皇叔已然攻下江浦县城,待燕军兵至,首先面对的就是江浦县城,不再是京城了。” “此举大大缓和了京城所面临的威胁!” “不过,钟山皇叔,还有江浦县城的十万精兵,究竟是去是留,诸位爱卿不妨畅所欲言!” 陈皇将一本奏折丢上龙案,发出“噗”的一声轻响。 他再正了正龙体,缓缓转动脑袋,扫视着下面一众大臣。 “陛下,京营本是为了宿卫京师而设,不宜久留在外……当留下一万精兵,留守江浦县城,其余九万精兵,及钟山老王爷,需立即渡江返回,坐镇京营,主持京城防务大局!” 京营中的一个副将出列拜道。 “臣等附议!”九个将军齐步出列拜道,他们都是京营中的副将。 京营共有二十万精兵,所有总共就有二十个副将,钟山王带走十万人马,同时也带走了十个副将。 这朝堂之上,就只剩下十个京营副将了。 “陛下,燕人西路大军十五万人马,还未行至滁州范围。目前来看,滁州之全椒县、清流县、永阳县,三个县城中,只有清流侯两万余残兵。” “清流侯所部残兵,在钟山老王爷的京营将士面前,不堪一击,何不趁西路大军未至之机,兵分三路北上,一举拿下全椒、清流、永阳三县县城。” “如此一来,我京城北部,又多出数县的屏障,将大大缓解京城所面临的压力。请陛下明鉴!” 御林右卫大将军韩清山慷慨陈词。 “韩大将军,京营将士宿卫京师,乃是本职!”京营副将瞥着韩清山,“钟山老王爷率十万精兵,渡江攻打江浦县城,本就极为不妥。” “现如今,那江浦县城既被拿下,钟山老王爷就该立即带兵返回京营!若让老王爷带兵驻守在江浦县,这就是本末倒置!” 这位京营副将一发话,其余副将也纷纷涌上,七嘴八舌,在那“围攻”韩清山。 接着,国相李忠“下场”,却是声援韩清山,说什么“现在局势危急”、“当以大局为重”等等,反正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李忠话音一落,他身后的一众文官们,则立即出声支援。 他们人多,声势浩大,就算一人一口唾沫,都能将这十个京营副将淹死。 武官这边,众将面面相觑后,不约而同,也一起声援韩清山…… 这谨身大殿上,满朝文武,除了少数几个人没有出声之外,比如祝修远。其余所有文武大臣,都支持韩清山。 支持钟山王率十万精兵北上,趁燕人西路大军未到之前,先拿下滁州三县。 因为如此一来,京城就更加保险了。 他们这些居住在京城中的文武,自然希望京城无恙。 至于京营的职责……他们又不是京营之人,况且如今局势危急,还抱着那些死板的规则做什么? 人嘛,要学会变通才行! 这一场争论,人力相差悬殊,十个京营副将,就算他们每个人都长了十张嘴,他们的声音也很快就被淹没。 高高稳坐于龙椅之上的陈皇,他所听见的,就全是附议韩清山的话。 “好好,哈哈……” 陈皇欣慰,单手捻须,另一手往下压。 大殿中的喧嚣立即止住。 声援韩清山的文武大臣,群情激动,似乎京营副将们再有异议,他们就要挽袖子上去揍人了。 而那十个京营副将们,则争论得面红耳赤,他们甲胄在身,也是跃跃欲试。 一场“大战”,似乎马上就要爆发。 不过所有这一切,在陈皇单手下压之后,竟瞬间消失。 所有大臣,包括那十个京营副将,都齐身面朝陈皇,站得笔挺。 “既然诸位爱卿,都附议韩爱卿之言,那此事就这么定了!” 陈皇表情很严肃,缓缓转动脑袋,俯视着下面的所有大臣。 那京营副将,一听陈皇竟然同意了这件事,他脚步一动,就想越众而出,继续反对。 “谁再敢在此事上纠缠,休怪朕不讲情面!” 陈皇或许是发觉了那京营副将的异动,他目光如鹰,刹那锁定那副将,补上一句威胁的话。 那副将浑身一颤,看来陈皇已经下了决心,不容反对。 几乎下意识,他那跨出去半步的脚,立即缩回,并低下了头,不敢与陈皇那种“鹰视”相对。 这陈皇一旦不讲情面,就会把人拖出去打一百大板。 莫说体弱的文臣,他们身为京营副将,身强体健,也未必能顶住一百大板。 他要是敢跨出去,那就是死路! 谁想死? 在这个朝堂上面,那些硬骨头,那些不怕死的,早就被陈皇“血洗”了好几遍。 早就绝种了! 陈皇可不是什么讲道理的明君。 这一点,满殿大臣心知肚明。 见京营副将偃旗息鼓,陈皇高坐龙椅,心满意足。 “传朕旨意,命钟山王率所部十万精兵,立即挥师北上,全力攻取楚州之全椒、清流、永阳三县。趁燕人西路大军未到之前,站稳脚跟,将燕人阻于滁州三县之外!” “遵旨!”旁边有个太监应声而去。 众臣见此,纷纷在心里松了口气。 对钟山王的统兵之能,他们心里非常信服,相信陈皇圣旨一下,那钟山王就会挥师北上…… 钟山王带去的,足足有十万精兵呢。 而全椒三县中,最多也就只有清流侯所部的残兵两万余。 这是一场稳胜之仗! 也就是说,他们安全的保障又多了一分…… “陛下,老臣以为,恐怕单凭一道圣旨,钟山老王爷未必就肯挥师北上!” 忽然,一个声音在朝堂上响起,将众臣从“幻想”中拉回现实。 什么? 钟山王敢不遵旨? 不可能吧! 众臣忙看去,却原来是国相李忠。 他已走到大殿正中间,拱手面向御阶之上的陈皇。 “嗯?”陈皇也是稍稍一愣。 “陛下,正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钟山老王爷,本就不愿带兵出征。即便陛下圣旨下达,恐钟山老王爷也会借故推脱。” “老臣斗胆猜测,钟山老王爷最后既不会挥师北上,也不会渡江返回京营!而是僵持在那,直至陛下收回成命。” 话音一落,整个大殿中再次陷入安静。 众臣都噤若寒蝉。 当朝文武两位大佬,这是开撕了? 趁钟山王带兵在外,国相李忠就开始进谗言了? “那依国相之意,该当如何?” 陈皇微叹口气,这钟山王,虽然忠心,但有时候有也非常倔强。 昨夜朝会,钟山王还曾当面拒绝过陈皇呢。 区区一道圣旨而已,钟山王的确有太多的借口,不去遵守了,这倒是实情。 “陛下,老臣之见,当派遣一位使者,持尚方宝剑,作为督军,督促钟山王挥师北上,若有人不尊陛下之命,当立斩于剑下,有先斩后奏之权!” “如此一来,当能督促钟山王所部十万精兵北上,攻取滁州三县!” 李忠还真是不客气,他莫非想借此斩了钟山王么? 我擦,大臣们都吓了一跳,这手也太狠了吧。 不仅杀人,还是借陈皇之刀杀人……高明啊。 “嗯,国相这个法子好……”陈皇所想,却是与众臣迥异,他捻须思忖一番,当即拍板:“好,朕就派遣一位使者,持尚方宝剑,直入钟山皇叔营中,作为监军!” “只是这监军的人选……不知国相有何举荐?”陈皇扫视一遍所有大臣,貌似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李忠一听这话,立即转过身来。 就站在大殿中最接近御阶的位置,左右转动脑袋,两眼眯起,在满殿大臣中搜寻。 众臣都吓了一跳,纷纷避之不及。 入钟山王军中做监军呢,这事儿总感觉不是那么简单…… 那李忠,将所有大臣都扫视一遍后,看似无意,视线最后停留在祝修远身上。 他眯了两眼,盯着祝修远,嘴角不由上扬。 祝修远心中则是一紧,有一种被毒蛇盯中的错觉。 “陛下,老臣举荐江城伯祝修远,持尚方宝剑,直入钟山王军中,督促钟山王挥师北上!” 李忠忽然转身,面朝陈皇,拱手一礼,声音非常洪亮。 祝修远身周,隐约传来阵阵舒气之声。 见祝修远“雀屏中选”,他们自然也就安全了,随后,他们又幸灾乐祸的看着祝修远,毫不掩饰。 祝修远眉头紧蹙了一下,随即就舒展,同时心中也安定下来。 不就是去当监军么,有什么难的,见机行事罢了。 万一不成,或者有危险,他干脆提前跑路好了。 正好,江城伯府已在做准备,若陈国待不下去,他就举家搬迁到梁国。 梁国虽然不是一块净土,但还有乾王在,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何处不可安身立命? 祝修远做的准备多着呢,根本不惧各种狂风猛浪。 那国相大人,想借此坑害于他,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立身为人,可以不惹事,但绝对不能怕事。 李忠既然发下了战帖,你就算跪地求情,求他饶了一命,那也是无用的。 只能应战,接下战帖。 至于结果如何,就看个人手段高低了。 所以霎时之间,祝修远内心就平静下来,准备沉着应战。 “祝爱卿,国相举荐于你,你意下如何?” 陈皇眉头动了动,但还是看着祝修远问道,他思来想去,发现祝修远还真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霎时之间,满殿大臣,都齐刷刷的盯着祝修远。 有的人还做好了准备,若祝修远推辞,他们就会扑上去,给他戴上无数顶高帽子,逼迫他接受。 那金陵王,也轻松惬意的盯着祝修远,他也打着“祝修远不接受就逼迫他接受”的想法。 其实就这件事儿来说吧,入钟山王军中为监军,是个两头都不讨好的差事。 在金陵王及大多数大臣看来,祝修远肯定会“挣扎”一番的。 所以他们看好戏之余,也纷纷做足了准备,只要祝修远拒绝,他们就会扑上去…… “陛下,既然国相大人提携,臣心里自然是感激不尽……”祝修远走到大殿中间,侃侃而谈,面色非常淡然。 不过,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反话吗? 金陵王及众臣都微感意外。 “不过陛下,为了完成这件差事,臣有一件事想再次确定,还有一个请求,请陛下恩准。” “哦,祝爱卿但说无妨。” “臣想确定一下,那尚方宝剑,果真可以斩杀不尊圣旨之人么?即便那个人是……钟山老王爷?” 祝修远这话,听得大臣们心惊肉跳。 怎么着,你还真在考虑要不要斩了钟山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