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逍遥小军侯 >>第584章 监军
众臣纷纷侧目,心中胆颤,这江城伯,尼玛也是一尊活阎王啊…… 咦,不对,这江城伯一来京城,就制造了“三大冤案”,牵连数千,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他们怎么忘了这件事,嘶…… 但金陵王听了这话,两眼却是一亮。 拿着尚方宝剑耍威风,似乎……好像非常不错的样子! 再者,此行乃是直入钟山王军中,以尚方宝剑之势,威逼钟山王就范……金陵王心里越想,越觉得此事似乎非常适合他! 钟山王,他本来就恨之入骨,昨夜朝会,那钟山王毫不留情面,当着众臣的面,竟怒斥他“滚回去”! 滚? 他金陵王,以后可是要争夺太子之位的,还是未来的陈国君主,钟山王怎敢用“滚”这个字眼! 想起昨夜之事,金陵王心头就是火起。 他越发觉得,持尚方宝剑,威逼钟山王就范,是一件非常解气的事。 可是……这事儿也有危险,金陵王心中有些怕怕。 因此在那左右迟疑,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江城伯放肆!” 忽然一个怒斥之声响彻大殿。 众人忙看去,原来是京营中的一个副将。 只见他大踏步上前,甲胄在身,看起来就像是一座移动的铁塔。 他走到祝修远近前,挥手怒斥,其状可怖。 庆幸祝修远见机得快,忙侧身避开,这才避免被喷一脸的口水。 “钟山老王爷,乃皇亲国戚,陛下皇叔,而你江城伯,只不过仅仅一个外臣而已。再者,钟山老王爷乃是王爵,地位尊崇,而你江城伯,区区一个伯爵,芝麻绿豆般的爵位,安敢口出污言?” 那御阶之上的陈皇,听了“区区一个伯爵”的话,稍稍有些不自然,并与隔壁的尤贵妃交换了下眼神。 “今日若不是在朝堂上,本将必会代钟山老王爷,好生教训于你!好教你知晓,什么是上下尊卑!” 这副将怒不可遏,须发皆张,连声呵骂。 若这里不是朝堂,他可能还真会动手。 而祝修远则面不改色,他凝着眉,盯了眼此人,然后面朝向陈皇。 “不错!”陈皇想也没想,“爱卿此去,乃是为了家国大计,谁若胆敢不尊朕的圣旨,阻扰爱卿,爱卿但取其头颅也无妨!无论他是谁!” “好,有陛下此言,那臣就放心了!” 接着祝修远转身,面对那京营副将,冷笑道:“你是京营副将?本官虽只是区区伯爵,但好歹也是将军,你身为副将,竟敢当众辱骂于本官?” “你还有脸提上下尊卑?待本官取得尚方宝剑,第一个就斩了你!”祝修远横眉冷脸,那个“斩”字咬的很重。 “你……” 京营副将没有想到,在这朝堂之上,当着众臣及陈皇的面前,祝修远竟敢当众威胁他。 他就像是被一支毒箭射中般,吓了一跳。 其余众臣,听了此言,心中更是惊骇。 他们默默后退一步,不敢去招惹现在的祝修远,生怕惹祸上身,被那尚方宝剑给摘了脑袋。 而那金陵王,听了方才陈皇肯定的答复,及现在祝修远威胁京营副将的话,他两眼猛地增亮。 好……好威风! 好霸气! 这种威风霸气,他想要,他想对钟山王施展一下。 他目光闪动,心中那个念头,已经逐渐占据上风。 “你方才说,假若今日不在朝堂上的话,你就会教训本官?” 祝修远冷眉冷眼,他身板纤瘦,在甲胄在身的京营副将面前,犹如一只弱鸡。 但他的气势,却是越来越足,盯着那副将,咄咄逼人。 “倘若本官被你暴揍,教训一顿,必然耽搁陛下交代的差事!而方才陛下已有明示,若有谁胆敢阻扰本官,本官但可取其头颅!” “方才阁下之言,吓到了本官,本官心中不宁,怕本官出城之后,你伺机报复本官家人,所以本官取得尚方宝剑之后,第一个就斩了你!” 祝修远声音越来越大,说到最后“斩了你”三个字的时候,不由加重了语气。 他眼中透着杀气,并合身压了过去。 或许是因为祝修远眼中的杀气,也或许是因为陈皇的确说过那样的话,反正这京营副使吓到了。 祝修远前进一步,他则不由腿软后退一步。 在气势上,京营副将完败! 而这个时候的大殿中,已然是一片安静。 众臣眼睛都瞪直了! 还能这样操作的? 我擦,你手持尚方宝剑,岂不是看谁不顺眼,都可以一剑将之斩杀? 理由么,也很好找,比如祝修远方才那个“方才阁下之言,吓到了本官,本官心中不宁,怕本官出城之后,你伺机报复本官家人”的理由,真的简直了! 其实换句话说,那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 但陈皇都明确表态要支持了,那这就不是鸡毛,是能杀人的令箭! 众臣惊呆,然后又惊恐。 而那“始作俑者”的国相李忠,立在那里,眉头也是稍稍一蹙。 这江城伯,并不是可以随便拿捏的软柿子…… 而那金陵王,两眼中的亮光,已经是越来越亮。 他已经压抑不住心里的激动了,想马上就冲出去,夺下这件差事。 不过,金陵王还是有些迟疑,毕竟,在城中斩杀一个京营副将,与在钟山王的大营中,斩杀一个副将,完全是两回事。 金陵王还没被各种情绪完全冲昏头脑,还知道顾虑这个问题。 “陛下,江城伯他……” 那京营副将,连续后退了数步,然后转身面朝陈皇,颇有种向大人告状的意思。 “你方才之言,朕也听见了,若朕作为钦差,出使钟山皇叔大营的话,第一个也会斩了你!” 陈皇自然是完全站在祝修远这边的。 尽管祝修远此举有些过分,但陈皇有自己的考量。 没错,这就是偏袒,赤果果的偏袒! 效果很好,众臣噤若寒蝉,那京营副将,浑身一颤,然后默默退回原位,一脸的郁闷,又惊又怕。 他现在才体会到了,“陈皇身边第一红人”的能量。 “陛下,臣还有一个请求,请陛下恩准。”祝修远又拱手奏道。 “嗯,爱卿说吧,只要合理,朕一定会同意。”陈皇嘴角含笑。 “多谢陛下。”祝修远先拱手致谢,然后说:“陛下方才也看见了,臣都还未曾领受这件差事,还未曾领取尚方宝剑,就有京营副将,当庭威胁臣,扬言要教训臣……” “由此可见,此行之艰,若只有臣一人前去,恐无济于事。臣失陷在城外倒是小事,但不能完成陛下交代的差事,那就是天大的事了。” “所以,臣想携带五百家将,再加三千神雷军将士,随臣一同前往,以确保完美的完成陛下的差事!” 五百家将? 外加三千神雷军将士? 众臣面部肌肉都在隐隐抽动。 你这是有多怕死啊,带这么多人一起去,都可以小小的打一仗了…… 而那金陵王,听了祝修远此话,两眼中的亮光,顿时达到一个顶点。 对呀,可以带很多人一起去,带个数百上千的人,如此就能保护自己的安全……这真是一个好办法。 同时,这个办法,也打消了金陵王心中那最后一丝顾虑。 金陵王顿时激动起来,他已然下定了决心,要夺下这件差事! “嗯,爱卿所言有理,朕准了!” 陈皇大手一挥,当即同意下来。 祝修远的重要性,在陈皇眼中,自然不用说。 其实如果可以的话,陈皇根本不想派祝修远去走这一遭。 但李忠所说的,也极有可能发生,陈皇怕派出去的人,根本不顶用。 他需要一个能人,去办这件差事。 纵观京城防御,不管是御林四卫,还是金吾两卫,都有自己防守的辖区,就只有祝修远的神雷军相对空闲…… 既然不得不派祝修远出马,自然需得保障其安全! “臣谢过……” 祝修远拱手,然而,他话才说一半,一个声音就将他打断。 “父皇!” 却原来是那金陵王,已经做下了决定。 他越众而出,激动大叫一声,把所有人的视线都拉拽了过去。 特别是国相李忠,他见金陵王出列,不知他要干什么,但他那眉头,却是逐渐紧蹙起来。 “父皇,现如今京城危急,而江城伯执掌一万神雷军,值此之际,当留守城内,整军被战,以防不测。” “至于监军之重担,儿臣愿意承担!” 话音一落,满殿哗然。 众臣都懵了,现在是什么情况,他们怎么一点儿也看不懂了? 监军的差事,莫非还成了香饽饽不成? 这金陵王看起来也不傻啊,怎么还上赶着趟的去抢呢? 太不可思议了。 “不可!” 不容众臣多想,国相李忠已经站了出来,“金陵王,你乃皇亲国戚,又无统兵之能,你如何去得?” 李忠说教一顿,又面朝陈皇:“陛下,金陵王年幼无知,不知其中艰险,不能让他任性胡来!” 陈皇还未发话,旁边的御林右卫大将军韩清山,却是适时站出:“国相大人此话谬矣!金陵王固然是皇亲国戚,但莫非国相大人忘了,现如今统兵驻防在江浦县城的是谁?” “钟山老王爷!他难道不是皇亲国戚吗?同为皇亲国戚,为何钟山老王爷去得,金陵王却去不得呢?敢问国相大人,这其中有何区别?” 这朝堂之上,再次剑拔弩张。 不过这次却是国相大人与御林右卫大将军两个人干起来了。 众臣盯着那韩清山,心里又琢磨不透了。 这韩清山到底是站在那一边的?在“钟山王是否应该挥师北上”这件事上面,两人似乎站在同一条船上。 可是为何现在却又…… 众臣心中不由产生一个错觉,这韩清山,恐怕是一根搅屎棍! “你……” 李忠一时语塞,其实他心里想的,是“金陵王乃大陈未来储君,如何能够涉险?” 但这句话,万万不能说出来。 当然其中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有一件事,金陵王是绝对的正主。 若那件事办成,作为正主的金陵王却跑去涉险,万一失陷在外,这……他不是白忙活一趟吗? 自然,这条根本原因,李忠也不能说。 “还有,金陵王此去,乃是作为监军,只需监督钟山老王爷挥师北上即可,根本不需要金陵王统兵作战,何需统兵之能?” 韩清山咄咄逼人。 但旁边的金陵王,心头却忽然一阵敞亮:“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统兵作战呢?他江城伯能获得父皇的青睐,其中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打了一场大胜仗。相信本王不会比祝修远差多少……” 金陵王目光灼灼,心头已在酝酿一件事。 “至于说金陵王年幼无知……”韩清山哈哈一笑,转身面对金陵王,拱手问道:“王爷认可国相大人之言吗?” “自然不认可!” 金陵王瞥了眼李忠,也正是他的亲外公。 但他那眼神中,却满是冷漠。 李忠身为他的亲外公,曾有数次,在朝堂之上,根本不出来帮他,像是个外人似的…… 现在,他这陌生的外公,不帮他也就罢了,竟跑出来阻扰他的大计! 离心离德,金陵王心中再次对李忠失望。 “本王业已二十余岁,早已成年。况且现在国家危急,本王作为父皇长子,自然责无旁贷!” 金陵王稍稍侧头,斜眼瞟了眼李忠,冷笑道:“国相大人,本王的事,您就不用操心了!” 然后金陵王面朝陈皇拱手道:“父皇,儿臣愿报效家国,请父皇恩准!” “好!” 陈皇大感欣慰,捻须畅笑。 自从上次在朝堂上讨论梁国乾王遇刺一案后,他对这个嫡长子的看法,已然产生了一丝改变。 现在,又见金陵王大义凛然,不顾个人安危,一心报效家国,陈皇心里果真十分满意。 再者,陈皇其实本就不愿派遣祝修远出城。 金陵王,以前虽然混账,但上次朝会,他表现非常不错,陈皇认为他足以担当此任。 还有一点,金陵王此去,即便与钟山王吵闹起来,钟山王也不可能杀掉金陵王,他完全放心金陵王的安全。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