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重生大明之秦王 >>第一零二章 成都夺权
成都 这座芙蓉花开的城市里,曾留下过无数文人墨客的诗句。 而从秦时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开始,成都的繁华便已经注定。 上千年来,岷江水灌溉下的成都平原。到今天,依旧是蜀中富庶的保证。 城门外,上万士兵的集结。打破了这座热闹,富庶,悠闲的城市。 眉县的叛乱发生已经二十日时间。从成都五卫所出兵镇压的官兵,已经开拔了三波。 这是四川都指挥使司普亮,组织集结的第四波镇压官兵。前三次的发兵,都已经败退回来。 经历过三次平乱失败。让普亮这个四川最高军事长官,怒火中烧。 这次普亮在没有等来南京的圣旨前,下定决心。抽调三个卫所官兵,必须剿灭叛军。 朱樉来到成都时,正看见了密密麻麻的士兵集结场景。 “四川都指挥使普亮,参见秦王殿下。” 对朱樉的到来,普亮皱着眉头下拜行礼。 朱樉封地在陕西,突然出现在成都。让普亮心中疑惑的同时,心中更是恼怒至极。 因为到现在,他都没有收到关于朱樉入四川的任何消息。 在地理位置上,无论朱樉走那条道路入四川。都应该会被发现,有汇报才是。 因为从陕西进四川的必经之路上,普亮都布下了一个千户所的兵力。用以防备朱樉。 一个千户的兵力,在崇山峻岭之中的险路上。防备一万精兵都措措有余。 毕竟从陕西进四川,不是大巴山就是南北分水岭。 而且,每一处关隘峡口,都是普亮亲自安排驻扎的。 当然,普亮如此用心防备朱樉入川,并不是他的主意。而是来自南京朱元璋的命令。 看朱樉带来的兵力,虽然面前只有一千余人。 可是,普亮可不会相信。朱樉会妄想以这一千兵力,拿下成都。 想必,大军在后面不远。朱樉这是要先礼后兵? 至于朱樉来成都这一路,没有消息的事情。 普亮估计,都是四川的军政官员选择了倒戈。 四川因为紧靠陕西,朱樉实行的很多政策。自然都传进了四川。 以汉中为列。 汉中虽然是山区,可就因为是陕西。那里的百姓比四川百姓日子好过很多。特别是山民,大部分都选择迁往陕西所属的大山。 普亮想到了山民,可是就没有想到。朱樉的五万大军能悄无声息的进入四川,来到成都。正是因为在山民的帮助下,才能避开四川官军。 “参见秦王千岁。” 有了普亮的带头,四川军方官员全部都对朱樉下跪。 “都免礼。” 朱樉先是客套一番,随即便提出。 “普大人,这次本王来成都,就是为了亲自领兵平叛。您不会怪本王喧宾夺主吧!” 普亮一惊,他没想到朱樉竟然要夺取自己的兵权。 朱樉这句话,让他为难万分。 他为难,可是朱樉却步步紧逼。 “请普大人将虎符交给本王,本王也好发布军令才是。” 朱樉有此无理要求,是他想锻炼自己的五万亲军。 四川官军,太平多年。朱樉并不打算让他们冲在第一线。 在朱樉看来,他的这个要求或许对普亮很过分。但,朱樉认为,他这是对大明百姓负责,对士兵的生命负责。 “殿下,恕臣不能奉命。” 普亮想了想,还是决定拒绝朱樉。 “殿下,臣为四川都指挥使,领兵平叛是臣职责所在,不敢劳烦……” 朱樉不听普亮的就事论事。而是直接打断,黑着脸,问道。 “普大人,你不给本王脸面也就算了。如果这次平叛在失败,那别怪本王将替父皇诛你九族。” 朱樉冷哼,见普亮有恼怒的倾向。继续开口喝问。 “一个小小眉县,就打退你三次平叛。到底是叛贼太过厉害,还是你太无能?” 普亮当然知道自己的失职。这次组织上万士兵,也是存了一定要消灭乱贼的决心。 可是现在听到朱樉要灭自己九族,普亮的心里压力是突然陡增。 朱樉的身份,普亮不敢小视。更加不敢忽视朱樉的誓言。 “臣请殿下,主持大局。” 普亮面对朱樉赤裸裸的威胁,败退。 因为他就是失职,朱元璋最多就是免了自己的官身职务。 而朱樉这个年轻王爷,既然当众说下狠话。那么自己如果真的平叛失败,朱樉为了自己的颜面,恐怕神仙也救不了自己。 能做到一省军区司令这个位置。普亮他是不怕死,而且他也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可是他怕就怕朱樉这样的愣头青,祸及家人。 普亮很识时务,将代表四川军权的虎符,跪地呈给朱樉。 朱樉毫不客气,一把接过。 “普大人,放心。平叛胜利的功劳,依然是大人的。” 普亮不在说话,而是默默点头。 “传本王令,成都所有千户以上官员。半个时辰后必须到此听令。” 朱樉高举虎符,发布接替四川军权后的第一个命令。 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的时间足够军官们赶到指定地点。 “普大人,请起。” 发布完命令,等普亮身后一众军官领命而去以后。朱樉才将跪地的普亮,扶起身来。 让普亮跪地,朱樉就是为了看看四川其他军官的态度。 结果很好,没有一个人说不。 扶起普亮,朱樉便询问普亮。 “普大人,可有叛军具体情报?” 普亮既然选择交权,便做好了甘心听命的准备。面对朱樉的问话,普亮便将自己掌握的情报一一道来。 洪武十二年,农历四月初六四川眉县大地主彭普贵,杀县令造反。短时间就控制了眉县。 朱樉一路来成都,关于起因传闻是各不相同。可是朱樉听了普亮的话,觉得普亮的话,可信度很高。 普亮说,这彭普贵可不是一般百姓。他是眉县第一大地主,是豪强。他的影响力,甚至涵盖了四川数个州县。 至于原因,是因为眉县县令颜师胜。在查关于四川走私吐蕃茶叶一事,牵连到了彭普贵身上。 走私,在大明是重罪。 再加上颜师胜为官清廉,掌握了彭普贵足够证据后。不受彭普贵贿赂一事。 彭普贵自知死路一条的情况下,这才决定死中求生,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