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其它 >>洞鉴黑白 >>第六章 囚 爱第二章 悔 恨

第六章 囚 爱第二章 悔 恨

第二节悔恨 一失足成千古恨,回首已是百年身。 戚小刚的人生,似乎总与悔恨息息相关。从他童年能够记事起开始,他好像总在悔恨的漩涡中,循环往复,辗转轮回。 生活在农村的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男人,不会赌博的,微乎其微,简直像大熊猫一般稀有。 戚小刚就是这样一种稀有的男人。 追根溯源,能够如此洁身自爱,还得从他六七岁时遇到的一件小事开始。 戚小刚和所有的农村孩子一样,很小的时候,就得帮助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六七岁的时候,他常常得做的,就是扯猪草。 夏天的蚕豆地、苞谷地、洋芋地里,以及荒山、沟菁,总会长满各种各样鲜嫩多汁、色彩绚丽的猪草,什么娥二苌、水苎麻、剪刀菜、灰刁菜、苦马菜、野小酥,等等等等,种类繁多,千奇百怪。——多年以后,他长大成人,到城市打工时,发觉昔日他扯来喂猪的那些猪草,十有八九,公然,竟是,连人也可以吃的东西!而且,订价还颇为不菲。这些以前农村人扯来喂猪的猪草,被装进漂亮的瓷盘碟盏里,城里的少爷、小姐,还有那些肥头大耳的成人,一个个竟稀奇宝贝得了不得。戚小刚首次看见这种场景的时候,简直是哭笑不得。吃的原材料,是同一种东西,不过是做成熟食的方式不同,盛放的容器不同,一样的野花野草,便同类殊途,有的喂进了猪嘴,有的贡奉进了人的五脏庙。 扯好满背箩的猪草后,一起下地干活的小朋友,便会聚在一起,玩一种名叫“打碑”的游戏。具体的玩法是,在一米多远的地方,把一块长方形的石头,竖着放在地上,玩游戏的人,站在固定的位置上,丢石头去打那块竖放着的石头,把石头打倒的为赢家。 戚小刚是个做事踏实的人,和一起扯猪草的小伙伴相比,他总会比小伙伴们早点完成工作。把自己的背箩,扯得满满的,有时候,还会冒尖出来。得用一根绳子拴住,否则,那从背箩里冒尖出来的猪草,就会掉落在地上。 同伴中有几个年龄比他大几岁,又非常奸滑的人,凑在一起,就打歪主意。他们哄着戚小刚和他们一起玩“打碑”的游戏,赌注是每输赢一次,就用一把猪草抵账。 在他们的怂恿鼓动下,戚小刚上当了。和他们一起玩起了这种游戏。 那些人是经常玩这种游戏的老手,戚小刚则几乎从来没有玩过。 很快,戚小刚的一背箩猪草,便被那几个大一点的小伙伴,全部赢了过去。他辛苦了一下午的劳动成果,转眼全部进了别人的背箩。 戚小刚沮丧万分地回到家里时,运气又极端不好,恰巧碰到了他那以严厉着称的父亲。见儿子空着背箩回来,老头子便严厉地追究起来,得知儿子参与别的小孩子玩“打碑”游戏,把自己扯的猪草全输光了。作父亲的,不容分说,扯过一根园桩,狠狠地直往儿子身上用劲打去。直把戚小刚打得皮开肉绽。 戚小刚的妈妈,哭着相劝。反被戚小刚的父亲打了几棒。边打边恶狠狠地谩骂:“自古慈母多败儿。小小年纪就不学好,全是你娇生惯养给惯出来的。” 戚小刚的父母,一直没有生养,近五十岁了,才生下他这么个儿子。老来得子,换成其他人,不知会对孩子宠成什么样。可戚小刚的父亲偏偏不会这样。 戚老头是个远近出名的木匠,心灵手巧,技艺精湛,据当地好多人传说,戚老头是学过鲁班书的人,他给人做家具,做门窗,主人家得好好款待他,敬奉他。礼数稍有不妥或不周到的地方,他就要给这户人家“整耪皮”(青云县方言,指故意做些拆台使坏的事,让对方难堪甚至吃亏等),让这户人家吃不了兜着走。 据说,有一次,他一个同族的堂妹家,请他去做一道大门。但这户人家较为贫困,做饭菜招待他时,他嫌寒伧,便故意收拾这家人。大门做好后,既好看,又气派,关起来也是严丝合缝的,不愧是手艺精良的名师杰作。但是,这门有个罕见的毛病,每逢夜半三更,屋里的人全部熟睡以后,门总会突然炸响,仿佛有人猛然运用强力,轰然推开房门,把门闩弄坏,强行闯入了一般。 大门在深夜骤然发出的那种诡异声响,总会把屋子里熟睡的人吓醒。骇然起床,慌忙点亮油灯,起身察看,大门却依旧严丝合缝地关着,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可是,每天晚上,夜半时分,这样诡谲的怪响,总会如期而至,弄得人心神不宁,冷汗涔涔。 戚老头的妹夫,也是个胆大的人。他听人说过,读过鲁班书,懂得“做法”的木匠,常常会在人家的门轴后面,不易为人发觉的地方,偷偷画上“符张”,这样,便可达到收拾人的目的。可他仔细察看了自己家中的大门。别说“符张”,门轴、门闩、门缝,任何地方,连个记号也没有。 为了察看究竟,他便白天睡觉,晚上点着油灯,一直守在堂屋里,想看看大门炸响是怎么回事。可他坐了几个通宵,大门都悄无声息,一点响动也没有。他一熄灯睡觉,半夜三更,大门又炸响起来。 没奈何,戚老头的妹夫一家,又只好重新把戚老头请到家里,好茶好饭、好酒好肉的招待了一次,求他破解破解。戚老头的妹夫悻悻然地对着这个得罪不起的舅子说:“他大舅(青云县习俗,用自己孩子的口吻称呼自己的同辈人,以示尊敬),我们一家做得不周到的地方,还望你高抬贵手,请你帮忙看看,这门,到底是咋个一回事。我在家倒无所谓,就怕我不在家的时候,半夜炸响,吓着你妹子。” 戚老头似笑非笑地望着妹夫,抿了一口酒,站起身来,走到大门边:“这门好好的,不会像你们说的那样吧?等我看看,咋个一回事。”弯下身去,在门轴那里,用手掌摸一摸,又屈起手指,敲了一敲,重新回到酒桌前。“这门绝对没有问题,肯定是你们听错了,严丝合缝的,咋个会响。” 自那以后,那门便恢复正常,从来没有炸响过。 也正因为戚老头有这种收拾、整治人的本领。大家都既有点敬他,也有点怕他。当然,还会偷偷地恨他。此前,他一直没有子嗣,大家都在暗地里说,这是一种因果报应。戚老头滥施“法术”,泄露了天机,这是老天爷对他的一种惩处行为。 戚小刚出世以后,这些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戚老头教育儿子,不止严厉,甚至,还有些狠毒的意味。他常说,人看从小,马看蹄爪。一个人,长大后能不能成大器,看他小时候的德行,便可料知个大概。 听说儿子公然玩“打碑”游戏,把一背箩猪草都输个精光,这还了得!从小就养成如此恶习,长大了,任你万贯家财,也耐不住他输。他对自己这个独儿子,如此生捶死打,内心,倒也真是为了儿子好,他信奉的、崇尚的教育方式,是中国人历朝历代,从老祖宗那儿就沿袭下来的,奉为圭臬的准则:不打不成器。黄金棍下出好人! 三字经上不是说过了么,“玉不琢,不成器。”即使有美玉的胚子,也得用刀、用挫,去雕琢、打磨,才能琢磨成令世人珍惜、喜爱,有着非凡价值的器物。人也同样如此。孩子太小,又是血肉之躯,经不住刀挫、雕琢、打磨,难倒还经不住棍棒捶打么? 那次毒打,把戚小刚打得皮开肉绽,打得昏死了过去。苏醒过来以后,在床上躺了三天,才能勉强喝下一点米汤。 戚小刚的妈妈哭得死去活来,冒着自己也被殴打的巨大风险,咒骂戚老头是蛇蝎心肠。 戚老头毫不让步,劈头盖脸就骂了回敬过去:“你懂个XX!火从小时救,人自幼时教。十赌九烂,九赌成贼!春耕不好误一年,教子不严害一生。依得你这个烂婆娘,娇生惯养,以后长大了,让他成贼成盗去。” 小时候的这段经历,幼年时自己所受到的棍棒教育,让戚小刚成年以后,心理上仍有阴影。总是崇尚暴力。遇到什么事,很少冷静思考,理智处理,总会不由自主地选择暴力处置方法。事后,他又深深后悔。可每次事到临头,他总会选择令他事后痛悔的处理方式,把从前的错误,一犯再犯。植根于骨髓深处的陋习,仿佛一种可怕的诅咒,戚小刚永远摆脱不了。 成年以后,戚小刚最不愿意,看到那些做家长的,随意体罚、鞭打自己的小孩子,把孩子打得尖声锐叫,又蹦又跳,围着施展暴行的家长转圈,无论如何奋力挣扎,却都总是逃不脱,家长那铁箍一般紧紧锁住自己的大手。 每次看到这种场景,戚小刚都有一种冲动,想跨步上前,一把夺过施暴家长手中的木棍、树条等等惩罚工具,狠狠砸在地上。或者,干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依然把那家长拉在手里,猛然鞭打,打得他同样尖声锐叫,围着施暴者又蹦又跳却难以逃脱。当然,每一次,戚小刚都竭力克制住自己,终究没有做出这种出格的行为。可是,他对这样的家长,这种恶劣的行径,简直是深恶痛绝。 当众鞭打孩子,这种十分糟糕的丑陋行为,让被体罚的小孩子,饱受肉体痛苦和精神恐惧的双重折磨,如果旁边有人围观,有人嘲笑(这种残虐行为,公然还有人笑得出声来。发出嘲笑声的人,与施暴者一般残忍无二),还会对孩子的自尊,造成深及灵魂的、不可修复的损伤。在孩子内心深处,埋下自卑、胆怯的懦弱种子,还有信奉暴力、缺乏理智的祸根。 戚小刚很恶心一种说法,当家长的,动辄数落、责骂孩子,自己如何如何辛苦,如何如何付出,全是为了这个收账讨债的孩子,倒好像,这个孩子,是吵着闹着,要来到这个人世间似的。其实,孩子何辜,要跟着境况如此不堪的家长,受那种可怕的折磨。反过来,其实,应该是这种没有能力,让自己的孩子过得轻松、愉悦、幸福、安宁,过得快乐无忧、衣食饱足的家长,反躬自省,扪心自问,你既没能力给孩子美好的生活,那你把孩子带到人世间来做什么? 无力改变自己的恶劣境况,无力创造现世的美好人生,便常常会绝望于自己无能和懦弱,恼羞成怒,把无名怒火,转嫁、宣泄到自己的孩子头上,把无辜而又深受其害的孩子,当作他无力改变现实的一种祸害和根源。 这是一种多么无耻的责任推卸和甩锅行为!这样的家长,简直是恬不知耻。 戚小刚幼年时遭到父亲的那次毒打,让他深深后悔当初自己参与“打碑”游戏的赌博行为。 这一行为引发的毒打,幼年时常受父亲斥责、羞辱、毒打后深种内心、植根骨髓的自卑、懦弱,以及崇尚、迷恋暴力的恶劣德行,随着戚小刚的逐年成长,如蛆附骨,如影随形,熔铸成了他内向、粗暴、寡言少语的性格。 检视内心,戚小刚明白,粗暴,其实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懦弱,是无力把控自己和他人,从而导致局面失控的一种气急败坏。仿佛一条狗,遭遇危险时,伏下身子,咧嘴露牙,再把脖颈上的毛,根根耸立起来,做出马上就要攻击的态势,试图以此震慑、威胁、吓唬对手。——真能降服对方,哪里需要这些无用的花招。 与妻子杜秀琦结婚以后,对妻子刻骨的爱意,以及那汹涌澎湃的激情,让他惊惶失措地迷失了自己。从未与人如此亲密、贴切地相处过,从来没有放任过自己,把自己活脱脱、坦荡荡地交付与对方。他害怕了,畏惧了,觉得自己不男人了。他得硬起心肠,拿出脾气,想法降服住这个让自己迷恋、迷失、迷醉的女人。 于是,戚小刚精心设置了一个局,一个根本摆不上台面,站不稳脚跟,说不出理由,无聊又委琐的行为,被他公然无耻地实施了。当妻子背着一背箩猪草,汗若水淌地走进屋,本能地伸出一只脚,拨动一下他预先故意放置在门槛下的鞋子时,他甩手给了新婚妻子,一记响亮的耳光。 杜秀琦被他莫名其妙地殴打过后,看着他的那种眼神,戚小刚一辈子也难以忘怀,那种惊讶、愤怒、屈辱,还有,那种漫涌而来的,无止无息的,发自内心深处和灵魂底里的孤傲、冷漠,透过寒冰一般的眼神,像根无坚不摧的利箭,直射他的胸腔深处。 戚小刚知道,那一耳光,把那个信任他、依赖他、热爱他的妻子,从此打没了。陪伴着他的,是另外一个人。之前的那个妻子,在他戚小刚的世界里,被他那一耳光,给活活打死了。 戚小刚当时就悔恨得捶胸顿足! 但是,一个男人的虚荣和所谓的自尊,驱使着他,不但没有忏悔,反而外强中干地继续责骂妻子,斥责她少了应有的,对丈夫尊重膜拜的礼数。 如今身陷囹圄,想起当年父亲对自己的教诲,戚小刚产生了一种恶劣的快意。父亲其实过世早了点,他应该活着,看看,他的教育模式,他的家教杰作,是个什么样子和后果。 戚小刚对破坏他饲养海狸鼠、害他散财招灾的黄强明,出手殴打,痛加惩戒,这种简单粗暴的行为,是潜伏在他身上,他一直以来都难以更改的劣根性的一种明显表现。 戚小刚深深后悔了! 可是,马到崖头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他戚小刚,从小到大,干过的后悔事,又岂止是能数的那么几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