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言情 >>贞观匹夫 >>第385章 江南春
至于书,那不是问题,孙思邈的颜面怎么也得给的。 王恶承诺,《西游记》第一轮讲完,新书一定开讲,一定以道家为主。 孙思邈抚须不语,眉眼里透着浓浓的骄傲。 道友,贫道这颜面,中用否? 岐晖自然乐得一通盛赞。 能完成出书这个任务,楼观台在各派中就极有颜面了。 …… 事实上,《西游记》的第一印已经完全到位。 一个是完整魔改版的《西游记》,五十万册。 好吧,王恶不知道岳丈陈成哪来的信心,这数目贼夸张,大唐识字的人有五十万不? 还有一个配图的儿童版《西游记》,据说也印了十万册。 图自然是陈成另外找人配画的,王恶又不懂画。 完整版的《西游记》,王逸仙、陈诗语、李世民那是得送的。 儿童版《西游记》,王仁、王延、兕子、李治人手一套,几个娃娃乐滋滋的。 三日之后,李世民开始抱怨了:“王端正,你这书,有毒啊!” 王恶一脸懵懂。 “兕子和稚奴成天拿着小木棍耍,叫喊着要大闹天宫,朕的花瓶遭殃咯。” 李世民心疼与欣慰交织。 损失归损失,头疼归头疼,看到兕子与稚奴从丧母之痛中走出来,李世民还是很欣慰的。 “玄奘和尚要到沙州了。” 李世民脸色有些阴沉。 佛家的兴盛,是有为帝王不想看到的。 玄奘取经归来,加上《西游记》的助推,佛家怕是要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了。 又是王端正这臭小子干的好事! 王恶一肚子委屈。 额不过是蹭一蹭热度,又没弄出“震惊!XXXX”的恶俗文章,怎么就背锅了呢? 这锅,应该甩给玄奘。 …… 曲江池畔芙蓉园。 秋老虎最是肆虐,只有在这里,借着清凉的池水,洗去身上的燥热。 今日的芙蓉园,往来无白丁。 这是皇室自文德皇后崩后,第一次举办聚会。 男主角:皇帝李世民。 女主角:贵妃韦妃。 皇室的下一代成员: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嫡三子、晋王李治;嫡长女、长乐公主李丽质;嫡女、晋阳公主李明达;庶子、纪王李慎。 纪王李慎是韦妃再嫁给李世民后诞下的子嗣,在宫中向来没有存在感,今日公然露面,是不是意味着夺嫡的队伍里又增加了一员? 李承乾的面色微微沉了一下。 李慎今年才九岁,不足为惧,但韦妃下场的话,自己的储位怕是有威胁了。 没娘的娃儿,难呐! “今日之聚,一是各位卿家为大唐劳累这些年,朕过意不去,特意犒劳诸卿;二来,是韦妃身为阿娘,要为远去就藩的纪王李慎饯行。” 李世民的话让场下一片喝彩。 李承乾面色一正,难得地浮现出一丝惭愧。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李慎就藩,自然不会再对大位有威胁。 以就藩的藩王之位,还能让李承乾感到有威胁的,唯有吴王李恪啊! 韦妃真睿智,早早就让李慎逃脱了权力争斗的旋涡。 来日孤若登大宝,定封她为纪国太妃,准她随纪王就藩。 李承乾不敢保证自己是好人,但可以保证,那些对自己心存善意的人,自己绝对会投桃报李。 李慎眼里流露出浓浓的不舍,倚在韦妃身边,一言不发。 韦妃压低了声音:“慎儿,阿娘请阿耶给你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你谨言慎行。早早就藩,阿娘知道你难受,可你要做好了、坐稳了藩王之位,日后就能救阿娘的命、救你自己的命。” 李慎轻轻擦了一下眼角,挺直了身板,努力地点头。 对于一个孝顺的娃儿来说,为了救阿娘的命,他愿意付出一切。 “今日小聚,岂可有酒无诗?” 长孙无忌的心也落了下来,开始凑趣。 外甥的位置没有危险,可真是再好不过了。 “今日风和日丽,便以‘风’字为题,但凡诗中带‘风’便可。” 李世民道出题目。 这样的题目,并没有甚么难度,连李治都下场写了一首诗,虽然平仄上略有欠缺,好在意思顺畅、诗尾押韵还不错,没人会挑剔一个九岁娃儿的诗。 李泰咧嘴,歪头看向王恶:“蓝田侯向来诗才出众,今日可不能偷懒啊。” 王恶张口就来:“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程咬金、尉迟恭拼命的喝彩。 “黑炭懂个屁的诗,这是听到个弓字就疯狂喝彩了吧?” 任城郡王李道宗不阴不阳地刺了一句。 “你懂个屁!连额尉迟恭都听得懂的诗,那才叫好诗!你以为那些酸不拉叽、无病呻吟的叫好诗呐?” 尉迟恭直接喷了过去。 然后两个老冤家开始你一拳、额一脚的对殴,变成近身摔跤,再演变成挖鼻孔、扯耳朵的架势。 呵呵,谁也没法说他们是真打还是在演戏。 反正,这就是贞观朝武将的日常。 李世民头疼不已:“行了,晚辈们在呢,留点颜面。王端正这诗何名?” 王恶一笑:“诗名《塞下曲》。” 李泰眼睛一眨:“额听出来了,这是飞将军李广的一个典故。当年李广酒后巡视,风吹草丛,以为藏有猛虎,张弓射了一箭,箭矢入石。” 武将们喝彩声更加热烈了,连李世民都赞叹不已。 有典故,且彰显汉唐雄风,连挑剔的文官都不得不表示钦佩。 李泰鼓掌:“如此好诗,本王以一首《春风》和之。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去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改自清代袁枚《春风》。) 文官的喝彩声一片。 武将表示迷惘,魏王说的是甚呦? “既然‘风’的题目已经过了,不过赵国公出题?” 李世民抛了个眼色给舅兄。 长孙无忌在心底轻叹了一声:“既然如此,臣就斗胆了。‘风’之后自然应当是‘雨’,规则不变,这一次由蓝田侯率先接题。” 长孙无忌刻意把王恶提到最前面,却丝毫不影响今日预期的效果。 王恶一笑:“如此,本侯就以一首《江南春》破题。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武将们基本没兴趣,即便听懂了也没甚兴趣,又不是出征的诗,没劲! 文官却是惊讶地张嘴,连向来自傲的李义府都心悦诚服。 短短几句,便将一幅优美的画卷呈现在众人眼前,造诣之高,令人难望其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