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后,刘邦来到戚姬处,一副气冲冲的样子。
“陛下今日是怎么了?是谁惹陛下生气了吗?”戚姬上前问。
“哼,那些文武百官没有一个和朕是一条心的,个个都是狡猾的狐狸。”刘邦气呼呼地道。
“陛下,难道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惹陛下不高兴了吗?”戚姬不解地问。
“是啊,今日,朕提出要废除太子,你猜怎么着?他们竟然一起反对,让朕下不了台。”刘邦依旧非常生气。
戚姬一听,心里一喜,看来自己平日里吹的耳旁风还是很管用的,虽然百官们目前还不支持废除太子,但只要刘邦一心要废除太子,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的,到那时候,新任太子必定是自已的儿子如意莫属。
于是,戚姬安慰道:“陛下莫急,这废立太子是朝中的大事,文武百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相信他们慢慢会同意陛下的决定的。”
“还是爱妃好,从不忤逆朕,过来。”刘邦一把搂住了戚姬,“说说看,等废除了太子,那个皇子能当新太子?”
戚姬笑道:“这立太子是朝中大事,臣妾一个弱女子还是不参与的好。”
“爱妃不必紧张,就是随便聊聊,说说无妨,朕不怪你。”刘邦爱怜地道。
“这,这,不好说,还是陛下定夺的好。”戚姬虽然心里恨不得自己的儿子当新太子,但还是没有提如意的名字。
“嗯,朕觉得如意不错,和朕的脾气秉性很像,又勤学好问,是最佳的做储君的人选。”刘邦道。
“谢陛下厚爱,臣妾在这里替如意谢陛下隆恩。”戚姬赶紧起身行礼。
“不必多礼,快过来。”刘邦说着,又把戚姬拉到自己的怀里,一边抚摸戚姬一边说,“虽然朕有这个想法,也在朝堂上提了出来,但朝中的文武百官一起反对,这就不好办了。”
戚姬闻言,收起欢喜的心,问:“陛下的意思是……”
刘邦想了想道:“废立太子是大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朕得给百官一个过程,总不能因为废立太子,把朝中的百官都辞退掉,不过,这个过程不会太久。”
刘邦算是给戚姬吃了个定心丸:这个太子之位迟早也是如意的。
戚姬一下又高兴起来,又是给刘邦捶肩又是捏腿,无微不至地服务着。
再看吕雉,得知刘邦在朝堂的决定后,一下子惊呆了,连手中的茶杯摔在了地上,都没有反应。
“娘娘。”一旁的侍女(太子的心腹)小声道。
“这是真的?”吕雉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真的,娘娘,这消息是太子递过来的,还说,让娘娘去吕府会合,一起商量应对之策。”侍女回道。
吕雉急了,急忙穿戴一番,带上侍从,向吕府行去。
来到吕府,刘盈已经在吕泽的卧房了。
“母后。”刘盈道。
“拜见娘娘。”吕泽道。
“怎么回事?”吕雉来不及寒暄,着急地问。
刘盈看了看吕泽,把吕雉拉在一边,道:“母后,陛下要废太子的事儿,您知道了吧?”
“不是你让你的侍女来通报的吗?这是真的?”吕雉再次确认。
刘盈点了点头道:“是真的,母后。”
吕雉看了一眼躺在病床上的吕泽问:“国舅知道吗?”
“我还没有告诉他。”刘盈道,他实在是不忍心用这个坏消息让吕泽徒增担心。
“唉,都这种时候了,还是大家一起想想办法比较好。”吕雉说着,来到了吕泽身边。
“你们在说什么悄悄话啊?还不让我这个老头子听了?”吕泽笑着问,丝毫不知道已经发生了很严重的事情。
“阿兄,是这样的,今日陛下突然提出要废除太子。”吕雉道。
“什么?”吕泽一听,情绪激动,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一大口鲜血喷了出来。
“阿兄,你不要激动。”
“国舅,国舅。”
吕雉和刘盈一间吕泽这么个情况,都急了。
吕泽用手帕擦掉了嘴巴上的鲜血,摆了摆手道:“不碍事,这血吐着吐着就习惯了。快说说,这废除太子究竟是怎么回事?”
刘盈便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吕泽听后,抚了一下胸口道:“百官全部反对,事情还不算太坏,还有缓和的余地。”
“是吗?阿兄可要想想办法,阻止陛下废除太子啊。”吕雉急忙恳求道。
“娘娘放心,这是关系到大汉江山社稷的大事,老夫不会放手不管的。”吕泽道。
有了吕泽的承诺,吕雉的心放下了一半,她相信自己的这个阿兄一定有办法让陛下改变废除太子的决定的。
等吕雉和刘盈离开后,吕泽前思后想,觉得再这么躺在床上,根本就没办法让刘邦改变决定,必须要去一趟宫里,当面与刘邦说道说道。
于是,吕泽命人备车,要进一趟宫。
可是吕泽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再这么折腾一圈的话,怕会病的更加严重。但为了太子,为了吕家的将来,吕泽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既然已经无法行走,那只能被人抬着进宫了,于是,吕泽躺在一个简易担架上,被下人用马车送到了宫门口。
侍卫见状,赶紧进去通报。
刘邦闻言吕泽来了,料想也是为了太子的事儿,这种时候,如果吕泽不出面,那不是他的风格。
不管吕泽是为何而来的,都来到门口了,若不见的话,也太说不过去了,于是,刘邦赶紧宣吕泽觐见。
两个下人抬着吕泽来到了长乐宫的暖阁,放在地上,便退了出去。
“拜见陛下,恕臣不能行礼。”吕泽半躺在担架上,喘着气道。
“哎呀,周吕侯,有什么事儿派人来说一下,不就完了?怎么还亲自来一趟?你这身体不好,还是少动弹的好。”刘邦关切地道。
“谢陛下关心,不过,若臣再不动弹的话,怕是大汉的江山社稷都要不稳了。”吕泽的话里有话。
“周吕侯,你这是什么意思?大汉的江山社稷怎么就不稳了?”刘邦的脸上没有了笑容,毕竟,他是一国之君,被人说江山社稷不稳,那意思就是他这个皇帝当的不称职。
“咳咳……”周吕侯咳嗽了几声,平缓了一下情绪,“陛下,臣听闻要废除太子?”
“周吕侯的消息很灵通啊,怎么,周吕侯有异议?”刘邦不悦地问。
“陛下,储君是一国之本,不能轻易废除啊。”吕泽恨不得站起来给刘邦跪下,但身体不允许,动了动,还是没有站起来,想跪下也不可能了。
刘邦背着手走了一圈,没有直接就废除太子的话题往下说,反而问:“周吕侯的身体可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啊,得找太医好好看看,快点儿好起来,大汉需要您这样的人才啊。”
“陛下,臣的身体就这样了,不用陛下这么费心关怀,陛下还是考虑一下不要废除太子这个问题吧,若废除了太子,不仅会寒了百官的心,也无法向天下百姓交代啊。”吕泽继续劝说。
刘邦有些烦了,不悦地道:“废除太子的事儿,朕已经在朝堂上宣布了,让朕怎么更改?难道你想让朕做一个出尔反尔的帝王吗?”
“臣惶恐,臣绝无此意,只是废立太子是天大的事儿,不能就这么轻易地去做啊。”吕泽继续苦口婆心地劝说。
刘邦早已预料到吕泽会站出来反对废立太子,所以,才趁吕泽卧病在床时,才提到废立太子的事儿。没想到,吕泽如此上心,拖着带病的身子进宫劝说。
“不要再说了,你若不想让朕陷入言而不信的境地,就不要掺和这件事。”刘邦冷冷地道。
“陛下,殿下忠孝有加,秉性良好,虽然有些贪玩,但也一直寻求上进,陛下为何如此绝情,要废除太子呢?”吕泽的口气带有一丝责问的味道,他深知自己的时日不多了,就是拼上这条老命,也要让刘邦改变废除太子的决定。
“绝情?什么叫绝情?”刘邦气得指着吕泽的鼻子道,“他结党营私,残害手足,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吕泽有些愣住了,若说结党营私,还有那么一点儿影子,试问哪一个皇子身边不围着一群臣子呢?就是皇子不主动结党营私,那些臣子们也会趋之若鹜,极尽谄媚的。
半晌,吕泽才弱弱地道:“陛下,太子怎么就残害手足了?臣不明白。”
“好,那朕就给你说道说道,”刘邦撸起袖子,看似一副要揍人的模样,指点这吕泽道:“西市刺杀案,你不会没听说吧?一个阿三或吴管家能办成这件事?幕后之人十有八九是太子无疑,他就是见不得如意好,要把如意身边有能力的人全部杀掉,才甘心。”
吕泽一听,有些蒙了,因为西市刺杀案是他一手策划的,怎么就被算到了太子的身上了呢?这是什么情况?
刘邦偷偷观察着吕泽的表情,发现吕泽的心神已经乱了,这是刘邦想要的结果。